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哲学是对传统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颠倒”,主要体现在:对思想把握世界方式的颠倒、对“从天国降到人间”的颠倒、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颠倒。这些颠倒从根本上说是从解释世界的逻辑到改变世界的逻辑,这也正是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克思对黑格尔的“颠倒”问题的传统观念暗含着三个前提:实体化、形式化和方法化.这不仅误读了黑格尔,而且误读了马克思.在黑格尔看来,所谓“颠倒的颠倒”,绝非“头足倒置”意义上的简单“翻转”,而是一个更高层面上的对立统一.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所谓“颠倒”,既非费尔巴哈“头足倒置”意义上的“翻转”,也非黑格尔对立统一意义上的理性跃升,而是一种基本视域的转换,即从理性的思维过程转向现实的批判过程;从理论意义上的解释世界转向实践意义上的改变世界.这一视域转换指向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者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是“颠倒”黑格尔“用头立地”的唯心辩证法为“用脚立地”的唯物辩证法。阿尔都塞则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结构性“根本改造”的结果。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的总体观、因果观不同。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为列宁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颠倒是失败的,实质上不过是用物质的绝对取代了精神的绝对而已。在重新考察了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之后,认为列宁在解读黑格尔逻辑学的过程中是有一个思想上的跃迁的,读书伊始的列宁确实试图简单的将黑格尔的逻辑学进行一个形式上的颠倒,但列宁在真正理解了黑格尔的思想之后,转而在实践基础上对黑格尔进行一个体系上的颠倒。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他的主客体关系是统一于否定的辩证过程之中的。然而这一过程是一个抽象的思维过程,没有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因此黑格尔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他所理解的劳动仅是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正是基于对异化劳动的理解,高度赞扬费尔巴哈将黑格尔颠倒的主客体关系重新颠倒过来,从而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同时又批判了费尔巴哈并不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是以一种思辨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辩证发展。黑格尔哲学的精华正在于他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这一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并于实践中实现了主客体关系的统一,从而改造了黑格尔哲学。  相似文献   

6.
《莱茵报》时期的经验认识使曾受黑格尔主义影响的马克思对理性国家观产生了动摇,他揭示了“实然”的普鲁士国家与“应然”的理性国家间的矛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又颠倒了过来,初步阐述了“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在《德意志形态》中,他深刻阐明了“市民社会构成国家的现实基础”的观点,从“实际的利益内容”与“虚幻的共同体”分离的新维度探究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将“特殊利益——普遍利益”的二元模式具体化为“单个利益——共同利益(实质是阶级利益)——全体利益”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预设着把国家纳入到社会机体中整体把握的思想走势。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明确提出“社会机体”和“资产阶级社会”这对研究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新视角,将从“市民社会”出发研究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具体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在费尔巴哈看来,在黑格尔注重联系和发展的历史原则中,那种以时间为惟一向度的思辨哲学方法,最终成为反“时间”的“理性专制主义”。在马克思的批判中,黑格尔的绝对方法作为应用的形而上学,具有创造一切的权能——纯粹的、永恒的、无人身的理性自我运动、自我安置自己,通过思想运动建设世界,从而把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史颠倒成纯粹思维的生产史。从根本上说,黑格尔绝时方法的形成与黑格尔颠倒日常语言和哲学语言的关系密切相关。由于在黑格尔的思辨体系中,作为有限性(时间性)存在的人是无限存在即无人身的理性实现自身的场所、工具,所以海德格尔指认黑格尔哲学仍然是在场形而上学,黑格尔时间概念是本源时间的敉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其扬弃异化劳动的观点密切联系,具有明确的社会政治取向.他考察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阐明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本质和现象的颠倒,并未触及异化劳动的经验事实,但其在神秘的形式下包含着人的异化的因素.马克思通过分析黑格尔逻辑概念的异化及其扬弃的方法阐明,它只是扬弃范畴,而并不否定现存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剖析现实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指出,黑格尔抽象掉了实践的经验内容,只是抓住了其形式方面.他揭露了黑格尔辩证法无视工人的异化劳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马克思从现实的感性实践出发,建立了以扬弃人的异化为指向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文论界对洛特曼的评价存在明显差异,根源之一,在于对待黑格尔的态度.洛特曼“去黑格尔化”的目的,是破除“内容与形式”二元论,以“思想与结构”更新对文学的传统看法.洛特曼“去黑格尔化”的切入点是语言,他抛开审美理念问题,重新探讨艺术起源,从“语言与信息“的关系出发,对人类社会何以需要艺术的问题,作出了全新解释.洛特曼“去黑格尔化”的平台在课堂,他肯定文论的教育属性,提出文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讲台,将“应用于文学研究的教学法”元素融入文论内涵.在学术史上,被“去”者与成功的“去”者,是永远都会受到后人尊崇的.  相似文献   

10.
古典政治经济学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认识论,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观。斯密的经济学不仅影响了舒尔茨和拜比吉,也深刻影响了黑格尔。如果说舒尔茨和拜比吉力图用斯密的分工逻辑来诠释社会历史和工厂制度的运行机制,那么,尤尔则从工艺学上终结了分工的主导逻辑,实现了对斯密的超越和发展。如果说李嘉图在古典经济学内部实现了对斯密的发展,那么,黑格尔则以斯密的市民社会逻辑为基础,力图实现对斯密的哲学扬弃。如何超越“双重颠倒”,即古典经济学所揭示的客观经济颠倒以及黑格尔为了“超越”经济颠倒而炮制出来的哲学颠倒,构成了马克思毕生思考的理论主题。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和黑格尔哲学的副本批判,也是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现实本身的批判,不仅为克服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颠倒指明了道路,也为彻底终结唯心史观的思辨逻辑提供了根本武器。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的音乐关学体现他“绝对精神”的哲学理念,他的“精神哲学”是建立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石之上,从哲学、宗教、伦理各角度阐述论证“绝对精神”(绝对理念)的主导作用。音乐作为意志的体现,也是“绝对精神”的表现途径,作为一住哲学家.黑格尔所关注的是音乐所体现的内容,音乐的价值在于它所包涵的人的“精神”或“内心”,通过心理作用而表现出来的就是平时所见的各种“情感”“情绪”。黑格尔的理论揭示了音乐本质的一个层面,即音乐的表现意义,在19世纪时期美学的研究将他的论说归为“他律论”,与专注于音乐形式规律的“自律论”对立,从现今的角度看,这两种对立的学说,实际上是辩证的关系,黑格尔的论证中体现了“形式”与“内容”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逻辑学》是黑格尔的主要著作,而“概念”是逻辑学最核心的内容,其对于黑格尔哲学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逻辑学》“概念通论”这一节内在层次的梳理,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和传统逻辑学不一样,黑格尔逻辑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概念论”要在“本质论”和“存在论”之后才可以出现?2黑格尔概念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作为主观逻辑,它和真理、现实的关系是什么?3黑格尔的“概念”是如何受到康德“先验统觉”的影响,并对之进行改造,从而形成自己的相关思想的?只有在对这三个问题先行做出讨论和回答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理解黑格尔概念哲学的本质及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西方哲学以抽象主客体关系为发展主线。马克思在颠倒黑格尔思维和意志之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感性主客体关系,从而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通过这种变革,马克思建立了一种实践的、经济的、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文学观念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一条铁定的法则。进入二千世纪以来,西方现代文论出现形式主义倾向,涌现出俄国形式主义、捷克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理论与批评流派。他们认为文学的本质不在内容而在形式,因为形式可以创造内容。这当然是一种颠倒主次的形式本体论的极端倾向,虽然他们对“文本”的重视也有值得肯定之处。但是,在西方现代文论中,荒诞派戏剧却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别具一格地坚持传统观念。尤奈斯库说:“人生是荒诞的,认真严肃地对待它则显得荒谬可笑。”①就是说,以前的现代派作家如卡  相似文献   

15.
五、黑格尔对“矛盾律”与“充足理由律”之二元并列问题的最后解决“矛盾原则”与“充足理由原则”二元并列所指示出来的问题,在莱布尼茨以后到谢林为止德国哲学中所发展的概况,我们以上已加以大体的说明。这问题的最后解决是在黑格尔。黑格尔实际上可说是把沃尔夫的途径正好颠倒了过来,而说明“矛盾原则”实际上须预先假定“充足理由原则”,而“矛盾原则”与“充足理由原则”两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于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运用费尔巴哈方法基本达成共识,但有学者据此认为这一时期马克思运用了费尔巴哈的"主谓颠倒法"意味着他是站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立场展开对黑格尔的批判。事实上,马克思是利用了"主谓颠倒法"揭示出市民生活与国家分离统一的根源在于构成经济生活的市民社会内部,而非黑格尔所强调的理性国家,而这一颠倒不是简单地恢复人的地位就能完成。马克思意识到黑格尔泛逻辑主义错误恰恰是现实世界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反映,要想完成对黑格尔的批判,就必须深入到市民社会内部。正是根基于现代社会的特征分析,才决定了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意义上的"主谓颠倒法",仅仅完成对黑格尔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第一重颠倒,而是以对现实人具体生活的辩证方法论为基础,使得马克思走向揭露现实本身就是颠倒的第二重批判。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全面地论述他的辩证法思想的同时,系统地探讨了认识的辩证本性,以及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的辩证法,并运用辩证法分析和研究了传统逻辑的理论的和认识的意义。虽然黑格尔对形式逻辑的批评是以唯心主义的形式出现的,但仍不失为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贡献。 一 黑格尔对形式逻辑在一定范围内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亚里土多德创立这门科学的历史功绩,是完全承认的。黑格尔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因为他实质上揭示了构成传统逻辑内容的一切基本形式。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思维方面的最大成就首先在于,他把思维形式从它们在认识过程中直接借以存在的感性材料里抽取出来,并使它们成为独立研究的对象。他说:“使思维形式从质料中  相似文献   

18.
[提要]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是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共同的哲学主题,他们也同样聚焦于辩证法的本体论批判这一角度。然而,费尔巴哈只专注于本体论批判这一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而未能领会辩证法与本体论的互释性,只是依据对于黑格尔哲学的“思辨神学”本性的认定而完全抛弃了辩证法。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在辩证法与本体论的内在统一的基础上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颠倒”,不仅重构了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而且揭示了本体论的辩证本性。在这样一种批判与建构的过程中,马克思刺破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外壳”,并且充分阐明了辩证法的“合理形态”,最终实现了对辩证法的真正扬弃。  相似文献   

19.
<正>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发表,标志着青年马克思离开黑格尔唯心主义,而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研究这本书的写作与费尔巴哈的“颠倒方法”的关系,对于正确说明费尔巴哈在马克思世界观转变中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受到费尔巴哈的“颠倒方法”的启迪,作为一个原因,从而开始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并逐渐走上了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在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以前,就从鲍威尔那里接受了颠倒方法,并在《博士论文》中运用这个方法批判了宗教神学和柏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继承了黑格尔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将黑格尔的“伦理关系”转换为“社会物质关系”,摒弃了他的神秘主义,并且将黑格尔对“社会关系”的认识深化为“经济关系”,从社会关系的本质(经济关系)上说明了社会关系;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从现实的历史运动出发,认为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并且决定政治国家,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决定论”,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