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满洲第一〇〇部队"是日本侵华时期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支特种细菌部队,原名关东军军马防疫厂,由关东军总司令部直辖.通过对"满洲第一〇〇部队"的历史沿革、名称变化及出现时间、组织机构、部队人员编制、细菌战活动、毁灭及战后贻害等历史问题的仔细梳理,以使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相关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日本国家意志对细菌战的隐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731部队的历史直到现在还被掩盖着。日本政府、军部以及731部队,明知违反国际法,仍秘密进行细菌武器的研究和开发,并在中国战场使用,造成了重大的伤害。许多有关资料都证实了这一点。战争结束后,日本惟恐责任追究到天皇,举国掩盖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犯罪真相,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终战后美国调查时以提供研究数据为条件和日本达成交易,使日本政府免除战犯的起诉,掩盖了日本细菌战的罪行。这从保存在美国的记录中可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日本对常德发动细菌战攻击 ,给常德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常德会战是常德细菌战的继续 ,细菌战是日本侵略中国和世界的依靠力量。常德细菌战只是日本违反国际公约和人道原则的一小部分。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对于因美国包庇而逃避了军事法庭审判的日本细菌战战犯 ,我们必须予以充分地揭露和批判 ,日本政府更应深刻反省 ,认罪赔偿。  相似文献   

4.
口述史料是根据个人亲身经历或见闻而口传或笔记的材料.细菌战口述史料是指与(日本)细菌战有关联的口传史料、回忆录、调查记录和访谈录.目前,日本细菌战口述史料搜集与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相对薄弱、滞后,因此,研究者要有意识地、主动地、脚踏实地地投身到口述史料的采访、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去,利用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求口述历史、口述史料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二战时期一大批在 731等细菌部队从事细菌战研究、开发并使用的医学人员 (战犯 ) ,在战后不仅未受到任何惩处和追究 ,而且在日本社会各领域都担任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6.
细菌战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时期重要的战略安排。然而时至今日,日本仍试图否认细菌战事实并拒绝对细菌战受害者作出赔偿。我们有必黑只日本细菌战战略的成因及其在中国的实施进行剖析,以便更深刻地揭露日本细菌战的罪恶,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论日本军部进行细菌战的罪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细菌战部队的罪恶已为中外学者揭露,但关于日本军部对此所应负的罪责却论述不多。日本的细菌战部队是在天皇和军部的积极策划和命令下建立的。它们遵照军部的指令,进行大规模的细菌生产,用活人进行试验,以寻求使用细菌武器的最有效方法。军部为此提供了一切必要的人力、原料、设备和材料。在军部的命令下,它们在中国宁波、常德和浙赣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细菌攻击,致使中国和平居民大量死亡,还疯狂准备对苏美和东南亚地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细菌战。日本军部是细菌战的发起者、鼓吹者和策划者、组织者,他们是逃避不了对细菌战所应负的罪责的  相似文献   

8.
日军防疫给水部队在滇西之保山地区和腾、龙地区实施对人攻击的细菌战。最近在滇西发现的新物证有力地证明了日军兽医部队积极配合防疫给水部队作战的新情况。从云南的相关文献来考证,兽医部队对滇西地区的大牲畜发起的攻击形成了普遍的兽间瘟疫,从而对滇西地区的食物供应、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兽医部队的攻击行动在战术上迟滞了盟军的反攻,从而掩护了日本南方军的战略撤退。对日军兽医部队参加滇西细菌战的探讨充实了日军侵华细菌战史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9.
1939年4月18日,日军在南京建立“荣”字第1644细菌战部队,将鼠疫、霍乱、炭疽、伤寒和蛇毒、河豚毒、氰化物、砷类等用于活人作试验,协助731部队在宁波、常德和浙赣铁路一带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细菌战。  相似文献   

10.
关于731部队细菌战诉讼一审判决的批判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731部队细菌战诉讼一审判决原告虽为败诉 ,但该判决在事实认定和法律关系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法庭在几个法律争议的问题上几乎全面采纳被告方所持论点 ,而对原告方所持法律论点予以驳回 ,对此我们感到强烈不满。一审判决有值得批判之处  相似文献   

11.
伴随20世纪初中国转型,传统的"市井幸福"从人生观念到生活现实经过了曲折历史变迁。传统民间社会的幸福观是通过"福禄寿"这一文化象征体系来表达的,福禄寿分别代表子孙满堂、飞黄腾达和长命百岁。故幸福乃关乎人之运势,与其说是积极追求的目标还不如说是虔诚祈求的对象。精英阶层却对民间的这种"幸福热"嗤之以鼻,他们自身倾向于一种更具超越色彩的对道与德的追求以及更高雅的人生乐趣。在"五四"青年眼里,传统社会次序是建立在压迫的基础上的,其对幸福的追求也以女性、青年、和庶民这三个群体的牺牲和痛苦为代价。启蒙也就意味着赋予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利,把人们从礼教中解放出来,从而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拥有婚姻恋爱的自由。但是这个创建伊始的国家所面临的主权危机很快使个人的幸福追求显得可疑和徒劳。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求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在改革开放时代,伴随着"美国梦"和商品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扩张,充满五四色彩的"市井幸福"也在中国卷土重来。为了具体阐述此漫长曲折的市井幸福史,本文将分析一系列文学文本:沈复的《浮生六记》(1809),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祝福》(1924)和《在酒楼上》(1924),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1930),丁玲的《一九三零年春上海》(1930),苏青的《结婚十年》(1943),张爱玲的《倾城之恋》(1944),以及陈冠中的《盛世》(2011)。除了梳理文学史和思想史以外,本文还会对在理论层面探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个体的崛起和对日常生活的积极认可,以及情感在自由主义的民主社会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2.
<细菌战大屠杀>是美籍华裔学者尹集钧2001年7月在美国出版的一部研究二战时期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和亚洲进行细菌战的专著.书中对日军细菌战的规模、在华造成的死亡总人数和细菌战在整个日军侵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等问题作了新的判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该书采取中英文对照排版,便于向世界揭露日本侵略军的细菌战罪行.  相似文献   

13.
组织热衷于创新,应考虑创新的约束因素,使创新真正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益。从实际出发,对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帝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然而,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却是在帝国政治中度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彻底崩溃,帝国研究也被严重忽视。21世纪帝国研究再度受到关注,这既有弥补帝国研究不足的学术动因,但更有人类在全球化时代探索新的国际秩序的现实动因。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强大帝国,例如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等等。这些帝国持续的时间,长久者多达千年之上,短命者则只有区区十几年。帝国的产生和兴亡既要遵循一般的普遍规律,也有其各自具体的特殊原因。从普遍规律看,国家的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综合国力、政治制度、战略决策、领袖品性、国民素质和地缘政治等,都是影响帝国命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吴越兴亡     
吴越的历史在春秋时代前期是个空白,春秋后期始见记载。吴越的活动地域在太湖流域。从地下发掘材料看,这个地区的文化还是很悠久的。这一地区自然产品丰富,但它的社会组织松散,基层存在许多农村公社,这应当是吴越兴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卧箜篌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弦鸣弹拨乐器——箜篌的一种,在宋代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国内外对于卧箜篌起源及发展的研究较为成熟,而缺少卧箜篌消亡原因的探究和系统性总结。立足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调查法、分类法、比较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一方面,提出卧箜篌的兴起时间尚不能肯定、需考古实证佐证的观点;另一方面,与朝鲜的玄琴相对比,从文献及考古材料出发,总结提出卧箜篌在中国消亡的原因,即宫廷的垄断、其他乐器的冲击和市井文化的兴起。并在此基础上,为传承传统文化提出了“民族交流、不断改进、加强重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日本科举制的兴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代日本积极模仿唐朝的科举制,选择性地施行了考试选拔的贡举制,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以天皇为中心的封建体制。但是,随着贡举制的贵族化与高等教育的私家化,贡举制也蜕化为一种"科名世袭制",逐渐走向消亡。到了日本封建体制趋于成熟的江户时代,日本没有施行大量选拔人才的科举制,而是提出倡导学问、普及教育、推动出版的文教政策,从而为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打下了一个连续性的思想与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地处渝、湘、黔三省(市)交界的湖南洪江古商城,东临两湖、西通巴蜀、南达两广、北至关中,自古是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洪江古商城伴随鸦片、桐油、木材等商品贸易的繁荣而兴盛,伴随这些商品贸易的疲软而衰落.洪江古商城的兴衰史证明,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仅仅依靠区位优势和几种商品的中转贸易为支撑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中国文学史上韵文兴衰伴随着文学的演进。在这过程中文体的自觉和文章不朽论,对于人们高度注重文学形式有重要影响,促进了韵文的兴盛。而简牍、纸张的发明和以此为载体的书面传播则推动了散体文学的大发展,并促使散体文学的代表——小说的崛起,最终成为文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