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重在实用的公文,作为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实用性是公文最显著的特性,公文的内容具有实用美和威严美;公文的主题明确单一.表现为鲜明美和单纯美;公文材料呈现为真实美和准确美;统一有序的公文格式体现出规范美和严整美;公文语言之美是一种严肃、和谐的庄重、得体美。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中的象形字,能够体现先民的人本位、崇尚实用和追求审美的构形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人类自身为参照物和以人类视觉感官观照事物创造汉字;趋向简化,竖写动物象形字和采用方块性平面营构方式;追求方形美和对称美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解读美猴王之美,认为其根源于中国猴文化,经历了从鄙猴到灵猴的悄然蜕变;内在精神为滑稽玩世,是狂士传统、道家玩世主义与猴文化结合变异的新产物;美学表现主要为狂傲美,并融谐趣之美,兼具俗与雅双重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4.
台湾本土诗歌中充满中国情绪和中国意识,具体表现在血缘认同、文化承传、人文精神渗透三方面。它雄辩地说明:台湾社会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台湾本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亚文化类型,是中原文化播迁台湾的一种乡土体现,它统一于共同的华夏文化母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5.
道玄思想与六朝以"清"为美的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玄思想对六朝以"清"为美的审美意识之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清"为美即强调事物的材质之美、气韵之美,亦即本体之美."清"美也是绝俗之美.它是以道家"清静"思想为基础,体现了道家崇尚清逸的美学理想."清"作为原始道家哲学和美学的重要概念,演变为广泛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范畴,则完成于魏晋玄学阶段.尚"清"意识是玄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也是六朝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制度的文化气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制度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成型的。在政治上,它以“敬德”和“贵民”思想对统治者产生一种强大的道德约束力量;在伦理上,它把“孝亲”和“尊老”作为强化社会秩序的基点和手段;在礼乐方面,它表现出一种文质彬彬、寓教于乐的文化模式;在宗教方面,则又反映出一种尊天事祖的神秘特征。所有这一切正是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制度之文化气质的深厚而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伞头秧歌较多接受中国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创作手法,具有独特的文学美感。其美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哀而不伤的和谐之美、朴实真纯的自然之美、声韵谐调的韵律之美、清新自然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8.
《离骚》中的女子意象与汉魏六朝闺情诗中的女子意象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女子之美与花草的联系、女子之美的具体表现形式、女子的个性精神的差别上。这种差异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学美学追求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制度、伦理道德对文人人格、心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越自然地理环境呈现出淡雅灵秀的迷人之美,孕育出了雅澹秀美的吴越文化,对吴越当代小说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全方位的影响。“才子”气质是其对创作主体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求异求奇求精的把玩艺术的情趣和匠心;二,多愁善感的文人情怀和淡雅灵秀的审美情调。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它实质上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对中国传统美学、特别是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决定了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的基调、方式和审美追求,即:宇宙和谐的本体之美;生命灌注的情趣之美;整体自觉的静观之美;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神思想象的理想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