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一年级儿童学习适应性量表,以西安市某小学510名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从幼小衔接视角系统地分析了一年级儿童的学习适应性水平、特征及现状。结果表明,一年级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良好,呈中等水平,但在年龄上一年级儿童的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且女孩的学习适应性高于男孩。并以幼小衔接断层理论为基础,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提出对策:外部包括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内部指儿童自身方面。在家庭方面,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培养一年级儿童的独立性和毅力;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学校方面,幼儿园加强与小学的交流,增强一年级儿童对小学的向往;小学要布置适合儿童的教育环境,创设良好的衔接环境;在儿童自身方面,一年级儿童要树立自主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家校合力,培养一年级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发展中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象日益凸显出来,流动儿童也随之出现。但是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存在着融入的障碍,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不平衡。基于这一社会现状,本文对流动儿童心理的适应性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流动儿童心理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的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问题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利用《学习适应性量表》(AAT)对合肥市两所小学3—6年级280名流动儿童进行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合肥市小学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有较大差异,且学习适应性问题有随年级升高而升高的发展趋势;家庭环境、独立性、心身健康、学校环境等因素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较大;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4.
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幼小之间的“衔接点”——儿童入学适应能力的培养。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转变的过程是渐进的。幼儿园大班可以向小学的教学形式逐步靠拢,但要避免“小学化倾向”。此外,幼儿园和小学都需要进一步认识游戏的意义和重要性,有必要在小学低年级引入幼儿园以游戏为中心的指导方式,发挥游戏在“幼小衔接”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基于杜威的经验哲学视角,在幼儿园和小学两学段,即五大领域主题活动课程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课程的双向衔接过程中,试图重申儿童经验的地位,探寻儿童经验作为桥梁在幼小课程经验中进行连续性生长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将作为解释和指导的课程与儿童的经验世界相衔接,揭示介于既有的儿童经验和课程中更为丰富而成熟的经验之间的各个步骤所达成的理论路径:从“起点”到“终点”的幼小课程经验应心理化和生活化;带着“地图”去“旅行”的向导式课程推进儿童经验的衔接转化;由“过去”向“未来”的实践取向课程促进儿童经验的主动创造。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后 ,在生活、学习上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适应。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各种不适应的主客观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育引导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正处于青年期的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产生许多不适应是普遍性的。高校应抓住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教育和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换,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尽快实现由不适应向适应的转变,实现个体心理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促进大学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小衔接"问题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首先,"幼小衔接"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发育的特点,开展符合孩子发育特点的工作。但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合作与衔接,不等于学前教育小学化,不能单纯地将学前教育视为小学教育的预备。其次,实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顺利衔接,不仅仅是幼儿园和保育所等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小学教育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改进。最后,学前教育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打基础的工作,因此,应该用长远的眼光对待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够顺利实现"幼小衔接",才能够为孩子生存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够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积蓄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班幼儿的视角探究幼小衔接,采用“马赛克方法”,选取三所不同等级、不同性质幼儿园的66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小学”为主题进行自由绘画和说画,并逐一访谈,了解他们对小学的认知和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与小学在校园环境、学习方式、生活节奏、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三方合作:幼儿园用心帮助儿童做好入学的准备,小学积极做好接纳儿童入学的准备,家庭配合引导有序做好儿童入学的准备,三位一体使儿童顺利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把幼小衔接当借口进行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主要表现为办园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小学化.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规律,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为了防止这种倾向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加强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正确认识幼小衔接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沟通,统一幼儿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2.
赵文博 《南都学坛》2012,32(4):112-113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的断链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断链的原因是教育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教育差异显著,各地学校教育,特别是学制、教材不一致,同时,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教育背景和教育需求缺乏了解。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断链,实现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和教育衔接,就必须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破除城乡的"二元"教育结构,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明确各级政府在流动子女教育衔接中的责任和经费承担;加强省际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合作,利用网络传递流动学生信息,强调流动学生的信息转接服务,保证流动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并进行一系列的补偿性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纵观当下大学仍然存在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与新生的实际需求不相符,教育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够,持续性不强,缺乏有力的物质保障,忽视了与中学教育的衔接等问题。据此,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学校提供符合新生特性的适应性教育;教师为新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铺平道路,并注重教育形式;学生干部、高年级优秀学生要理解、帮助新生,同时高年级学生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21世纪以来,幼小衔接问题逐步升温为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相关研究主题集中在幼小衔接内涵与价值、利益相关者、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等四个方面,并呈现从经验总结到实证研究、从成人视角到儿童本位、从关注幼小衔接外在形式到关注幼小衔接内在需求等进阶特征。今后幼小衔接研究可以从坚持儿童中心立场、建立“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明确“核心素养”导向和应用“大概念”框架等方面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与"农民工"同时产生的还有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他们的成长面临诸多问题。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得到政府、社会、学校的关注。文中着重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其原因所在,并从政府、家庭、学校、村社四个层面提出...  相似文献   

16.
幼小衔接一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注点.以语言为例,在最新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中,通过对学前一年及小学一年阶段的文学阅读、信息类文章阅读、基础技能、写作、说听、语言知识等策略的考察,发现各个方面都能做到良好衔接,并没有极端否定学前阶段的知识教学内容.这可以为我国语言教学幼小有效衔接提供一定启示,只有在学前阶段充分做好入学准备才能使小学阶段的教学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影视收视行为的问卷调查及分析,探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在没有监督、引导状态下接受影视作品过程中的道德倾向问题,尤其探讨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行为、犯罪手段、奢华生活、色情内容等对农村留守儿童法制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对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发展甚至整个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也有积极意义。因此,高校工作者应该切实加强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本文通过对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意义及其入学后的不良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新生适应大学教育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考察,立足于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角度,从箐口村传统民居聚落的总体规划和布局、聚落景观及建筑材料的巧妙应用等方面,研究箐口哈尼族聚落所具有的良好生态居住效果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不适应性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而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全新的生活,而他们多数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相准备,感到无所适从,精神压力甚大.从而产生种种不良情绪和心态.这些不良情绪和特殊心态严重影响着大学新生的起步和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为此,大学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