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英语口译不只是语言翻译,更多地是文化沟通,因此,旅游英语口译员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十分重要。文章探讨了对涉外旅游口译员的要求,影响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因素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英汉口译中的文化传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语言即是翻译文化。英汉语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种语系所承载的文化特征出现了视域融合和冲突现象。习语和诗歌典籍翻译是英汉口译中凸显的文化现象,这两部分的文化传递是口译员在现场信息处理的重点。口译的即时性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译员应注重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对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加强双语的文化储备,即时进行双语的文化解码,充分发挥好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3.
口译是一种传递与交流信息的交际行为,在口译过程中,演讲者、口译员与听者三方之间均存在着信息交流,其中对演讲者与口译员之间的交流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且这一交流因文化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随着译员主观能动性的凸显,译员的主体性理论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但是口译员主体性的发挥并没有在翻译实践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理论中对口译员中立原则的强调;使口译员在翻译实践中不能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本文通过探讨译员主体性及其发挥,阐述译员达到完全中立的困难性;透过口译的现场实例揭示主体性与创造性叛逆之间的必然联系,探讨在口译特定场合打破中立原则、合理运用创造性叛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口译员并不是简单的对不同语言文字进行转换的工具,不是仅仅进行点对点语言符号的接收和输出,而是对不同地域间文化进行交流的衔接纽带,是文化交际的当事人和衔接者。口译员可以采取不同的语言翻译技巧处置原语,调节语境,使交际顺利进行。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尽量克服被动性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本文以塞莱斯科维奇教授为代表的释意派理论为基础,从文化视角具体分析了口译员主体性在口译实践三个阶段中(理解原文,脱离语言外壳和译语输出)的发挥,但也应指出,译者主体性的表现不可能是无限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对主体发挥有很大的限制,在口译员发挥主体性期间,必须对跨文化内容进行充分理解,解决诸多导致文化差异的现象和原因等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的衔接与对接,努力降低文化内在矛盾和影响,才能真正建成打通联结不同地域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口译员的主体性是口译员为了实现交流双方的交谈目的,在口译过程中尽量克服受动性而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对发话方原意的琢磨,对听话方接受水平的预测,对话轮转换的把握都是口译员能动性的发挥。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辨证统一,因此,同样必须重视受动性对口译员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顺应论在语用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解释英汉口译具有指导意义,从三个方面解释口译场合中译语的选择,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因素、源语言结构成分以及顺应口译动态过程。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中口译员的翻译非常精彩,这不仅是总理答问有力,而且也离不开译员过硬的翻译能力,因此有必要说明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口译场合的翻译该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要求翻译学对许多根本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在翻译功能方面,跨文化交流需要充分发挥翻译的作用,不能一味强调完全掌握对方语言。在译者身份方面,译者应扩大眼界,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在翻译研究方法方面,直接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揭示文化交流中的权力关系,从而促进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9.
口译是翻译活动中的一项极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译员的要求也非常高.论文在阐述了口译中翻译笔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主要探讨了在连续传译中译员对翻译笔记所应该掌握的尺度:即既要认识到笔记的重要性,记好笔记;又要认识到笔记只是辅助,在翻译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在激活图式结构的帮助下开发大脑对讲话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记忆.只有这样,在笔记的帮助下,口译员才更加有可能做到在理解之后更加准确、全面地翻译.  相似文献   

10.
翻译批评活动伴随着翻译活动而发生,其对保证译文质量、提高翻译水平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翻译批评历来受到重视。本文以中国申奥形象大使杨澜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大会上的英语发言及其中文译语为例,运用相关翻译批评的方法对该口译实例进行剖析,认为采用适当的翻译批评方法可对口译员的译语质量及水平起到积极的监督功能,并对口译教学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不仅是单纯的言语转换行为,而且涉及不同语言间的文化转换,口译活动亦是如此。本文尝试分析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优点及不足,探讨口译员在跨文化视角下口译策略的选择以及提高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国菜英译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饮食文化在中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对中国菜的英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菜英译讲究特别的翻译原则,该原则事关中国菜英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是把作品信息通过画面中的字幕、与声音信息同时转达给受众的一种翻译类型,与口译员把讲话人的原语翻译成译语转达给听众的形式非常相似。首先对字幕翻译的定义、特点及约束性进行了概述,然后以美剧《摩登家庭》中的字幕翻译为例,探讨了法国释意派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电话口译员的言语能力是确保口译质量的关键。其言语能力的特殊性体现在处理言语信息、语言表达和言语交际的技巧这三个方面。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和培训中,电话口译员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将课堂训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不断提高言语能力,确保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探索翻译中的文化现象。论证了翻译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英汉文化差异,提出了在文化大背景下对一些翻译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对策。认为翻译不应只局限于字、句、语法方面,还应考虑文化背景这一重要因素才不至于使不同文化之间产生诸多误解,从而起到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作用,更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各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6.
在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中,西方传教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翻译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中国科技的发展。从译者主体性来看,明末清初传教士科技翻译活动具有为我性、顺应性和操控性,这三者的统一构成了该时期传教士科技翻译活动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文化环境孕育了不同的语言,造就了不同的语言特征,不同的语言特征反映着不同的文化环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不同语言间的交流便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不同语言交流过程中,翻译承担着语言沟通和文化交互的桥梁作用。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形式和内容的差异引发了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出现的词意缺省现象。这种词意的缺省需要语言翻译来进行弥合。语言翻译在弥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词意缺省的处理对译者的翻译能力要求较高,在处理词意缺省时,译者应把握原作者的意图,力求顺应对语境结构,采取相应的方法妥善处理,让读者跨越缺憾感受到原文的美。  相似文献   

18.
广告翻译的目的是将一国的产品推销给生长在另一种文化中的人 ,使后者接受前者。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及经济交流的发展 ,汉语广告的英译也越来越重要。但由于诸如审美心理、形象思维模式和情感焦点等文化心理的不同 ,广告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情感传递障碍。这就要求广告的翻译以功能对等原则为指导 ,采用省略、改译等翻译方法 ,译出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的地道译文 ,实现外来广告的当地化 ,进而打开市场 ,促进销售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的翻译活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翻译的内容和形式上看,体现了中西文化平等且平和的交流,其原因有很多,归根到底应归结为经济原因。这种翻译活动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影像文化飞速发展,为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强烈的冲击。配以字幕的电影既能使观众在有限时间内获得信息,又能满足观众欣赏原声的要求,因而广受青睐,同时也促进了对电影字幕翻译这一新兴领域研究的迅速发展。本文试图从跨文化交流角度出发,分析《赤壁(上)》的字幕翻译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字幕中文化因素传递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