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成键原子中的电子屏蔽常数规则,推广了 Allred 和 Rochow 等人的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原子轨道电负性的公式,由此计算所得的元素特征价态的电负性与 Pauling 电负性值颇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在用逐级均分法计算基团的电负性时,应象次序规则考虑重键的办法一样把重键键连的原子的电负性考虑并计算进去,以得到与实验事实更一致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负性均衡原理估算原子电荷,此概念是Sanderson提出来的,由于Sanderson电负性值一般教材难以找到,采用常用的鲍林电负性进行计算,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自从Pauling提出电负性的概念并给出一套电负性数据后,几十年来,许多学者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几十种不同的方法和标度,并将电负性推广到各类基团.从各种不同的经验或半经验的计算公式所得结果来看,虽都较接近,但对各种氧化态原子的电负性考虑得较少,因而数据也较缺乏,而各氧化态原子的电负性却有着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Klopman G的微扰理论,利用元素原子的电子组态变化,离子半径及元素电负性等参数,给出了Lewis酸碱软硬标度的新经验公式,其计算过程简便,参数易得,计算结果与Pearson分类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哲学词典将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甚至卡尔纳普列为逻辑原子主义的代表人物。尽管学界对此争议颇大,但反过来看,这一界定也许表明逻辑原子主义自身就包含了前期维氏和卡尔纳普两种思想的可能性。事实上,作为这一学说典型的代表人物及这一名称的提出者——罗素,他的逻辑原子主义本身就包含了两种世界结构模型,这正是后来前期维氏和卡尔纳普分别加以极端化的结构雏形。这两种世界结构模型的连接点在于逻辑原子和感觉材料的等同论证上,罗素本人对此的论证过于简单隐晦。本文借助当今美国哲学家W.Lycan的文章以还原罗素的论证,并得出罗素的论证是不成功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正> 一、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一)诱导效应 1.定义:碳链上因连有电负性不同的原子或基因,使碳链上的电子云向电负性较大的那个原子或基团的方向偏移的效应。一般用符号Ⅰ表示。吸电子的诱导效应用-Ⅰ表示,供电子的效导效应用+I表示。  相似文献   

8.
氢化物的酸碱性变化很有规律,无论是同一周期或主族,氢酸酸性都随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见表1)。前人从分子中电子化合状态,从分子中原子有效电荷,从分子中原子电负性以及键能的角度讨论了酸碱性的变化规律。周志华分析了原子价电子数n和原子的共价半径r对氢酸酸性的影响,提出了用下式来计算其PK值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
过渡元素有多种价态 ,亦有多种电负性 ,而 4种电负性标度中只有Sanderson电负性较完整。介绍Sanderson对过渡元素电负性计算的方法 ,所得结果为化学界所采用 ,可以补充无机化学教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在能量最小原理、Pauli原理以及Hund定则的制约下,推导出计算原子基态谱项L和S的一套简洁公式,解决了L—S耦合下原子基态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两个全同的二能级原子与单模真空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原子的偶极振幅平方压缩效应 .通过数值计算 ,讨论了原子相干性以及原子间偶极相互作用对偶极振幅平方压缩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2.
考虑了原子-分子中、低能散射的Hamilton量取CS近似而被略掉的交叉耦合项等对简并的微积分散射截面及时间反演对称性的影响,通过把微扰算符W引入耦合道Schrodinger方程中,把Lipp-mann-Schwinger方程中的精确散射波函数用CSWP基矢做展开.得到了散射矩阵S关于微扰W的多级修正的精确数学表示式,完成了对Kouri等提出的CSWP近似理论的修正.修正后的CSWP近似理论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够计算原子与分子的低能散射及异核双原子分子的散射.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一般认为: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键为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键为极性共价键。而分子的极性则取决于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例如有的教材是这样阐述的:在单质中,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原子双方吸引电子的本领(即电负性)相同,所以共用电子对均匀地出现在两个原子之间,也就是说,电子对恰好在键的中央出现的机率最大。由于两个原子核正电荷重心和分子中负电荷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多模辐射场与N个两能级原子的相互作用。当初始状态为一个原子处于激发态,其余原子都处于基态时,得到了自发发射过程中系统的动力学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其他一些已知理论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在100keV入射能量下.分别测量了Ne~-、Ar~+在铜靶上所产生的溅射原子角分布与离子入射角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在40°和70°斜入射条件下,Ar~+所产生的溅射原子角分布的溅射优先方向分别位于表面法线的两侧,溅射原子角分布关于表面法线明显不对称;而Ne~+所对应的溅射优先方向都位于表面法线方向,且溅射原子角分布关于表面法线是对称的、用TRIM程序计算了Ne~+和Ar~+在铜靶中的能损和投影射程,并依据所计算的结果用级联碰撞理论分析了实验结果,比较了Ne~+和Ar~+各自溅射机制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逐级均分法计算了一些基因的电负性,并用此结果解释了以往只定性描述的一些有机酸的强度规律。之后提出了计算方法的一点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位于高QKerr介质腔中与双模相干光场作用的Λ型三能级原子的偶极压缩效应,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Kerr效应和单光子失谐量对原子偶极压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err效应的增强,原子偶极压缩程度减弱,以至消失,而压缩时间也越来越短。但随着单光子失谐量的增加,原子偶极压缩随之增加,其压缩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8.
用BF坐标系对原子-分子散射进行描述,得到了一组新的耦合方程及耦合势的表示式。在新的耦合方程及耦合势中解除了轨道角动量及分子转动角动量间的耦合,简化了计算过程,从而能较容易地计算原子-分子的多道散射。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两种来源的原子精细结构表达式并对氢原子进行了精确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六层硅原子超原胞模型,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有效核势数值基函数组,模拟了锂原子在Si(001)-2×1重构表面上的吸附.模拟中采用三种不同的初始构型,优化计算结果都显示在吸附锂原子后,Si(001)-2×1重构表面的二聚物基本消失,锂原子在新表面的四个硅原子形成的空位上方时体系能量最低.同时还分析了二聚物中两个硅原子的"亲电子"性以及费米面附近态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