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今日之东北亚日益为世界瞩目,尤其是图们江三角洲多国经济区的开发问题,已引导起了世界众多国家的关注。有的中国学者认为:“渤海国把图们江一带推向了第一次繁荣昌盛。”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多样性统一在东北亚区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整体性的东北亚史何时形成?”这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渤海国当为整体性的东北亚历史开始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宏观的东北亚史应当包括东北亚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个东北亚社会的最重要领域。笔者曾在《“渤海学”刍议》一文中提出一关于渤海国时期东北亚国际政治的总格局等问题。本文从宏观外将渤海国与东北亚史研究有关的几个问题列一个纲要,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师范学院渤海国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已有40余年历史,院内30余人发表了近百篇论文。牡丹江师范学院把渤海国史教学与渤海国史研究相结合,独具特色。牡丹江师范学院渤海国史研究史是我国渤海国研究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最近十年,渤海国重大考古发现为深入研究渤海国化学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再次证明;渤海国化学是唐及五代时期中国化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渤海国的化学工艺在渤海国科学技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88年,笔者在《试论渤海国的化学工艺》一文中,从渤海国的金属冶炼、陶瓷工艺、炼丹术中草药和颜料  相似文献   

4.
渤海国初建之际的国号究竟是“震国”或“振国”,还是“棘辐”?中外学术界始终未能形成共识。鉴于这一问题在渤海国史研究中的地位异常重要,确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求索,笔者虽曾在《东北史地》2006年第3期上发表了一篇长文《渤海国号初称‘棘辐’考》,但仍有言犹未尽之感,故作此文以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和商榷。  相似文献   

5.
牡丹江师范学院渤海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已有40年历史,院内30多人,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和专著。牡丹江师范学院把渤海国史教学与渤海国史研究长期相结合,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和考古学界对渤海国史研究历史长,成果也相当丰富。其中,同地理学相关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到目前为止,渤海史研究中利用GIS等现代地理学研究方法的研究甚少。地理学视角下的渤海国研究能够拓宽渤海史研究领域;为渤海史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制作渤海历史地图,为渤海史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有利于保护和丰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历史旅游资源;对增进中、朝、韩、俄、日间的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五年前,笔者曾写过《关于渤海国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十五年来,国际、国内渤海史学界在渤海史领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择其要者,探讨于下,以便同学术界有关专家、教授交流、争鸣,求同存异。一、渤海国是不是个“谜”?早在八十年代初,韩国的李龙范先生文  相似文献   

8.
日本《史学杂志》第97编第5号载文介绍1987年日本研究蒙古史、元史的情况,现编译介绍如下: 关于蒙古帝国时期史,杉山正明的《关于1314年前后大元国西境的小札记》(《西南亚研究》27)应说是最引入注目的作品。该文前半部分对波斯文编年史书《完者笃史》中记述  相似文献   

9.
延边大学渤海史研究室主办的《渤海史研究》(第一期)近日与读者见面,在中外渤海研究学界引起较大的反响。该刊是我国第一家渤海史研究专业刊物,第一辑收录我国近年来研究渤海史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0.
苏联著名蒙古史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对迄今为止的蒙古史研究有着巨大影响。作为蒙古史研究方面的必读文献,他的主要著作《蒙古社会制度史》受到了很高评价。《蒙古社会制度史》一书,不仅利用了蒙古文原始史料,而且还利用了经过翻译的波斯文和汉文史料,详细地论述了蒙古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堪称开先河之作。它已被翻译为日、法、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苏先生文明起源三阶段、国家发展三部曲和国家产生三类型等考古学理论,解决渤海开国史的一些基本问题,为渤海开国史的编著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特殊国土区域的角度看,渤海与我国三江源地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都需要专门立法加以特别保护。我国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了海洋环境保护的一般制度,并未充分体现对渤海这个特殊海域的特殊保护。不论是从渤海自身的自然特征,还是从国外治理闭海半闭海的经验来看,都有必要为渤海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  相似文献   

13.
渤海民族文学自唐代到元初,有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其间出现了渤海国和金代两个黄金时期,尤以后一时期的成就为高,而它却是迄今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极有必要做专门的探讨。渤海民族文学在金代复兴的历史成因主要体现在政治、文化两个方面。金代渤海民族文学最引人瞩目的特征就是它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在体质、文化方面融合的巨大历史功效和优势。王庭筠是金代最优秀的渤海作家,代表当时渤海文学的最高水平。李、张、高、王四大文学家族的出现,在渤海文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渤海民族文学是中国古代多元一体、优势互补的文学格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论建构环渤海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都因各自所存在的弊端而难以满足环渤海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法律需求,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立法模式——环渤海区域立法。环渤海区域立法建立在地方立法权合作基础之上,主要包括立法主体、立法权、立法程序和协调机制4个要素。协调性对于环渤海区域立法而言至关重要,它至少包括环渤海区域立法活动自身的协调、体系性协调和现实性协调3个方面。环渤海区域立法协调的实现最终需要借助于立法协调机制来进行,因此有必要构建系统而有效的环渤海区域立法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适度出砂是通过优化产量和油井的产能在防砂生产和出砂生产之间确定最优的生产策略。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有很大影响。以渤海胶结疏松的稠油油藏为例,提出了适度出砂提高单井产量的开采方式,并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在调研国内外出砂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实验装置,以适度出砂原理为理论基础,与现场实际生产相结合,开展了人造岩芯制作,采用筛析法和直接出地层砂法进行了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影响的室内实验研究。对渤海稠油油藏出砂油井的科学生产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在滨海新区设立天津渤海化学工业园区有五大优势。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化工园区成熟经验的同时,特别建议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更多地考虑滨海新区同时具有盐、碱、石油、天然气四大类石化资源,一定要以产业链来引导化工园区的建设,走上下游产品一体化的集聚式发展道路,树立先进的环保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毛文龙多劣迹 ,但《辽海丹忠录》和《镇海春秋》两部小说的作者限于资料 ,认为毛文龙是被冤杀的 ,在小说中通过夸饰其功、虚构情节来歌颂毛文龙 ,把他塑造成一位忠、勇、智俱全的英雄人物。虽然小说违背了真实性原则 ,但从作者所凭有椐、出于公心来看 ,它们仍属于时事小说。  相似文献   

18.
唐代渤海国文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建立者靺鞨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并勇于创新的少数民族.靺鞨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以其聪明的才智,刻苦学习和传播着盛唐文化,同时又吸收了高句丽文化和日本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筑就了特色鲜明而又灿烂的渤海文化.但是,渤海文化的发展并不平衡,社会基础也很薄弱,这也直接导致了渤海文化随着渤海国的覆灭而迅速消亡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将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已成为重要趋势。多元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参与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其中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国东部经济的发展看,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启动民间资本和发展民营经济将成为天津经济发展和环渤海地区振兴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渤海海域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海水水质迅速下降、渔业资源不断减少、旅游资源不断遭到破坏的现状,从管理角度对渤海海域污染成因进行分析,并对渤海海域污染的管理和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