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贵州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宗教文化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古今中外,人文旅游景观中的宗教文化内容都是游客为之注目的亮点。在新阶段,贵州的旅游业要得到较大发展,就不能忽视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本文在挖掘贵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如何对贵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活动,而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亦成为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论证桂林佛教文化开发必要性基础上,拟提出开发桂林佛教旅游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道教旅游文化与开发略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道教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的宫观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为开展观光型旅游提供了绝佳的旅游资源 ,而道教圣地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又是朝圣型旅游文化热兴起的源泉。本文据此提出了对其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崂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崂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道教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者有特殊的吸引力,崂山道教文化为宗教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南岳衡山宗教旅游资源丰富、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但其宗教旅游还存在层次挖掘不够、时空发展不平衡、接待人员杂乱以及市场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对南岳宗教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南岳的特色旅游资源,寻求制约南岳宗教旅游产品开发的瓶颈,并从挖掘文化内涵、整合资源、缓解供需矛盾、提高接待水平、重视市场定位等方面提出其深度开发策略,力求提升南岳衡山宗教旅游的品牌形象,促进衡山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试析中国佛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经济活动 ,而宗教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 ,成为旅游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全面分析中国佛教文化特色的基础上 ,从佛教本身和佛教艺术两个方面 ,论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并就中国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意义、开发原则、开发形式以及中国佛教旅游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是凉山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宗教文化景观具有多样性、民俗性、唯一性等特点,特色强、品位高,并与地貌、气候气象、生态景观相得益彰,利于广泛开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发掘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推进资源向资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辽西构建“东北亚文化旅游金三角”的资源优势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西部的义县、北镇市、阜新市为连接点形成的三角形地理区域,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看,该区域历史悠久,又是契丹民族的大辽王朝主要活动区域之一,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又分布着大量的历朝所建的寺庙、古塔、道观,以及摩崖石刻。宗教文化载体的密植度超过国内许多地区.是东北亚地区罕见的历史宗教文化载体密集群,加之该区域山奇水秀生态盎然,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和著名旅游风景区,因此通过整合开发,该区域完全可以构建成东北亚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历史文化旅游“金三角”。设计、打造“东北亚文化旅游金三角”。对于辽宁省实现振兴辽西北战略、对于省内文化旅游产业的提升,对于辽宁省旅游文化品牌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构建“东北亚文化旅游金三角”可以上升到辽宁省发展战略,甚至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论道家与道教文化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旅游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旅游的内核这一观点正在成为旅游行业的共识.道家、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理应成为我国休闲旅游业的重要内核.道家及道教对旅游文化有着深刻的思考,其中诸多思想对现代旅游有重要的启发.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它的文学、艺术、洞天福地、宫观、园林、庙会等民俗以及养生与特色饮食等丰富资源,都能够与现代休闲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福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以深厚珍贵的佛教历史文化艺术著称于世,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均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作为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福建省多元宗教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福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为"宗教文化旅游"正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旅游界对当今与宗教文化结缘的旅游主要有"宗教旅游"、"宗教文化旅游"之提法,本文认为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应混淆使用.文章从分析宗教、宗教文化两个概念入手,进而说明"宗教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宗教文化旅游"的提法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12.
近二十年中国宗教旅游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旅游作为一种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体验活动,是国内外旅游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的244篇(1991~2009)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20年来国内的宗教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旅游内涵、宗教与旅游的关系、宗教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宗教生态旅游等5方面。这些成果从总体上反映出我国宗教旅游研究领域狭窄、研究方法单一、成果水平不高、适用性不强的特征。今后应加强宗教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宗教旅游理论体系;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注重多学科联合,并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三峡宗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指出了宗教文化的魅力、内涵及其与旅游的关系;阐述了三峡地区宗教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三峡地区宗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旅游形象是旅游地对旅游者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的源泉,对旅游地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此文指出旅游的形象时代已经到来,旅游发展已经进入以形象为导向的第四阶段。深入分析了绍兴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师爷文化和酱缸文化,得出绍兴旅游形象定位的文化底蕴,并以此为基础阐述绍兴旅游形象定位的原则及方法,提出了以绍兴文化为基础的旅游形象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田阳敢壮山布洛陀信仰的宗教旅游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阳敢壮山是布洛陀文化的发源地,布洛陀信仰具有重要的宗教旅游价值。全球宗教旅游热引发了民间信仰的升温,而民间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布洛陀信仰的重要文化价值在于其人文始祖的地位,而人文始祖信仰则是民族寻根旅游的缘由之一;田阳敢壮山是周围地区乃至壮侗语族民众朝圣和假日旅游地;布洛陀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不可避免带有神秘文化特征,神秘文化作为文化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同时可以满足人们探寻新奇的心理特征,在此意义上说神秘文化旅游也是布洛陀宗教旅游价值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通辽市藏传佛教文化具有历史底蕴深厚、充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极大满足游客求异的旅游心理和宗教式情感需求的特点,它赋予科尔沁蒙古族文化为主打品牌的通辽市旅游资源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