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志愿服务的发展,志愿者人身权益受侵害的情况也日益普遍,但有时却得不到及时的救济和补偿。在志愿者人身损害责任主体无何归责的情况下,国家对志愿者的补偿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2006,(2):51-51
问:我9岁的孙子放学回家,与19岁的林某同行。经过一户人家时.看见一条狗趴在门口.林便唆使他用石头砸狗.我孙子照做.结果被狗咬伤。请问:我孙子被狗咬伤的医疗费应由谁负责?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2004,(6):40-40
问:受害人身体遭受伤害,责任人应当赔偿哪些费用?答:人身损害是指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司法解释》)第17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私家车数量剧增,机动车交通事故频发。另外,劳动者在工作单位受伤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工伤保险制度应运而生。那么,劳动者在正常上下班的过程中因交通事故受到伤害时,该选择何种赔偿方式才能完全、有效且及时地弥补自己所遭受的损失呢?由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与工伤保险赔偿责任在性质、适用范围、归责原则、赔偿范围和标准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关于二者竞合时该如何选择各地立法不一,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同案不同判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各国在处理二者竞合时所采取的不同赔偿模式的利弊,从如何使受害人得到的赔偿利益最大化出发,提出对解决该问题的思考——即采用兼得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日渐增多,然而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这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因此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的法律适用已成为我国国际私法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违约和侵权两种具体情形入手,结合我国现行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的法律适用有关规定,分析我国现状,结合各国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完善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法律适用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曾敏 《现代妇女》2014,(4):117-117,116
随着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志愿服务环境的多样化,志愿者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在无可归责的志愿者人身损害发生后,应当引入国家补偿制度,确保志愿者的人身权益能够得到确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杨标 《老年人》2003,(4):14-15
在一场邻里纠纷中,一棵梧桐树被人砍掉了。梧桐树的主人公堂告状,不但要求砍树人赔偿树木损失,而且还索赔精神损害费,最后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请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砍倒一棵树会引来精神损害赔偿?顶替兄长当壮丁临别含泪栽梧桐1939年6月,家住湖南省新晃县鱼市镇的作田汉子杨高被国民党政府派了壮丁。抓丁的上门要人,恰逢杨高外出做工去了。面对凶神恶煞般的盘问,杨高的妻子姚金珍死活不肯说出丈夫的去向。抓丁的火冒三丈:“老公跑了,就把老婆关起来!”就在这时,只听见一声大吼:“别碰我嫂子,我替我哥去!”说话的是杨…  相似文献   

8.
颜梅生 《职业》2012,(28):68-69
据统计,仅2011年就至少有57%的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之后因不知如何索赔而走过弯路,甚至许多人因四处碰壁最终竟回到了原点。那么,工伤索赔应怎样才能直接进入快车道呢?以下案例或许能给你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虹 《职业时空》2012,(5):66-67
为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2008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根据2009年-2011年的具体操作过程实践,对加计扣除归集、核算进行归纳,以期企业全面用好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政策,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10.
周德洋 《现代妇女》2014,(9):142-142
精神损害赔偿之金钱作为法律为维护公平正义给予受害人之最终结果,也是法律对人的终极关怀在这一领域的具体表现,一直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在对如何确定数额这一问题上,并没有特别规范或具体的相关规定,更多是的一些原则性表述;在理论界,一些学者的探讨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纯法律思维或法律技术解决这一难题,似乎没有注意到精神损害是另一领域,即心理学所研究的专业性问题。因此,为了更加妥当的解决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之问题,进行必要的跨界,引入一些其他领域专业方法或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2006,(1):40-40
问:根据媒体报道,含DE-HA或氯乙烯单体含量超标的PVC保鲜膜全面禁止销售、使用。如消费者使用含有以上成份的保鲜膜造成损害,应找谁负责?李子鸣答: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所以,消费者因使用含DEHA或氯乙烯单体含量超标的PVC成份的食品保鲜膜造成损害,既可以找产家负责,也可以找商家负责。(本刊咨询组)食品保鲜膜造成损害,应找谁负责  相似文献   

12.
近期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成为社会热点,内容之一便是调高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税目的“费用减除标准”。每一种方案都能使纳税人数减少,也会使一部分纳税人税负减轻,但有学者认为,它们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大于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