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诞生了一代文学巨擎——"诗仙"李白。在唐朝文学大家中,李白的诗歌独树一帜,风格独特。李白出生、成长的地方——四川绵阳江油青莲属古巴蜀地区。巴蜀地区所孕育的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李白自小受到巴蜀文化的浸润,其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不可避免地受到巴蜀文化的影响。本文试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巴蜀文化与李白诗歌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对郭沫若浪漫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特征,分析郭沫若对巴楚文化个性的感悟、认同及对现实文化思想的扬弃和升华,揭示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和审美取向对巴楚文化的隐性传承。  相似文献   

3.
虎纹是巴人图腾的象征和标志,也是其祖先的化身。它对于古代巴蜀社会意义非凡,在其文化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族群整合、社会教育、文化传递和巫术等方面。笔者尝试用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功能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识读巴蜀虎纹铜器,希望能对其文化功能的研究有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3年巴蜀文化研究动态为切入点,探讨巴蜀文化与巴蜀社会、非遗以及农耕文化等诸方面的关系。2013年巴蜀文化研究产生了一大批有创见、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内容涉及巴蜀社会、非遗、历史地理等方面,并呈现出注重对巴蜀文化内涵的解读、突出区域内历史文化名人研究、重视文化的社会效益研究等特点,但对于巴蜀文化自身的演变规律以及为古蜀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的农耕文化等诸问题所表现出的历史认识和哲学反思仍尚显薄弱。  相似文献   

5.
巴蜀汉阙是目前留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研究我国汉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贵遗产,研究其修建和留存下来的原因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和地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从修建阙这一特殊宗教象征性建筑的取材、建筑和石刻技术条件入手,探索巴蜀汉阙存在的历史原因。结果表明,巴蜀多山以及多雨潮湿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巴蜀汉阙的取材和留存可能性,注重黄老和神仙思想的宗教文化决定了其修建场所和功能,而根植于巴蜀地区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其所展示的社会形态和人文气质。总之,巴蜀汉阙的存在正是巴蜀地区地理地质条件、社会宗教信仰以及人文地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其本身所具有的地域文化和气质对于更好地探索古巴蜀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鲁迅对巴蜀文化给予过强烈关注,将《蜀碧》视为“凡有中国人都该翻一下的著作”,并直接体现在对国民性的思考中。又在邹容《革命军》关于国民奴隶劣根性的批判中,找到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他对“五四”青年时期巴蜀作家群给予了充分地评说,并且大量编选巴蜀青年作家的作品。对巴金、沙汀、艾芜、周文等巴蜀现代作家给予过热情扶持。现代巴蜀作家沾泽于鲁迅甚多,他们对“鲁学”的建立,也贡献颇大。吴虞、郭沫若、敬隐渔等对“鲁迅学”的建构,都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巴蜀哲学是巴蜀文化的精华 ,从巴蜀第一位有著述的哲学家严君平开始迄清末的廖平 ,巴蜀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两汉至魏晋的经学阶段 ,隋唐三教并盛的阶段 ,宋元明的理学阶段 ,明末清初迄清末批判理学及其君主专制与经学终结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时代,也是蜀学发展的极盛时期.此一阶段,巴蜀大地社会安宁,经济富庶,加之本地的尊儒重教传统,带来了巴蜀文化的发展和蜀学的繁荣.本文系统总结了宋代四川地区在家族文化、经学传承、史学创新和小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就,系统展示了此期巴蜀文化的面貌和蜀学繁荣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秦汉移民与巴蜀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在向巴蜀的移民 (广义 )中 ,不乏当时社会的优秀人才 ,他们和其他移民一样在巴蜀从事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对巴蜀旧貌的改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促进了巴蜀文化的重大变化。巴蜀地区滋长的各种文化精神与中原渐趋等同 ,形成为秦汉及其以后巴蜀文化一道新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艾芜的抗战小说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气韵。如《山野》在艺术手法上,作家或通过叙述者对叙述手法与叙述时间的控制,即通过插入停顿、重复叙述、倒述等手段,改变文本的叙述时长,形成缓慢匀缓的速度与节奏,契合巴蜀之人安逸闲适与自由散漫的性情;或以简单的几个人物勾画出一场耿直燥辣、爱恨分明,充满激情的山地战,映现巴蜀儿女耿直燥辣、爱拼敢闯的人物性格。在人物塑造上,艾芜以蜀地民兵、荣归军人、逃兵以及难民等,构成了其抗战小说的人物全图,其中,又以荣归军人塑造最具特色。在小说意象的营建上,艾芜选取了具有典型巴蜀文学气韵的“洄水沱”意象,将表面上缓和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汇污积垢、杀机四伏的巴蜀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艾芜的抗战小说呈现出特有的巴蜀文化气韵,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李劼人与巴蜀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四川区域文化的研究 ,往往将巴蜀文化视为一个整体。本文从巴、蜀文化的不同特征入手 ,分析了郭沫若、李吉力人的创作 ,认为 :从主要创作倾向而言 ,郭沫若更多的受巴文化的影响 ,李吉力人更明显地体现蜀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巴蜀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考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巴蜀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背景资料进行了研究和考证.发现巴蜀少数民族体育的形成与生产方式、军事、民俗、文化崇拜及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巴蜀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既具有本民族独立的个性特点,又具有几个相似民族的交叉特点以及多个民族间的普遍特点.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巴蜀少数民族体育还具有自成体系、历史积淀深厚、保持原始传承性、与节日民俗相亲和以及同时向文化核心聚合和向世界体育拓展的双向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辛亥革命活动家雷铁崖诗歌创作中的杜鹃情结和杜鹃意象予以探讨,指出其与巴蜀传统文化之深刻渊源,尤其是受杜甫诗歌有关杜鹃文化的记载解读及其意蕴之影响,同时说明清末留日环境下雷铁崖诗之传承与发展,揭示杜诗精神内涵对20世纪初中国新文学发生的影响和新时代文化环境下的演变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巴蜀地处盆地,四面环山,但巴蜀先民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努力开拓,冲破自然的束缚,向外发展.这种态度深深积淀在巴蜀人心底,逐渐形成了勇于开拓创新的巴蜀文化精神.明末巴蜀学者来知德不臣服和恪守权威、传统,提出"舍象不可以言《易》""格去其物欲"以及"文能载道,何害于文"的美学观点,以正人心和世风.这正是勇于开拓创新的巴蜀文化精神在来知德美学思想中的折射,也是巴蜀美学精神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15.
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与四川特色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开创性、超前性和追求完美性的结合 ,这就是我们建设四川特色文化的方向 ,这就是我们通过对巴蜀文化历史定位和历史特征的研究得出来的一些认识。因此 ,加强对区域性文化的历史定位和历史特征的研究 ,对于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域性特色文化 ,促进西部大开发 ,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蜀学概念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西汉时期,引进并接受中原儒学以发展文教事业;两宋时期逐渐形成以苏学为代表的地域学术特色而在学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适于近代它又吸收新学而获得新的活力.在此过程中,蜀学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传统.它以四川自西汉迄今的学术为研究对象,重点是经学、哲学、史学和文学,而以它们体现的学术思想的研究为核心,包括蜀学理论、蜀学史、蜀中学者、蜀学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是四川文化中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从文化渊源看,蜀学是中国学术的一部分,它与"巴蜀文化"是毫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17.
学界一般认为道教始于东汉,然而考诸文献,笔者认为当以战国为道教产生时期。故知巴蜀道教源远流长,其文献亦极为丰富。最早见于史籍的方仙道士苌弘系蜀人,及早期流传巴蜀的黄老道,其文献均值得研究。自西汉以降的巴蜀道家经典注疏,自属道教文献之列。唐宋时期,巴蜀道教鼎盛,史传、教理、丹法、斋醮皆备,蔚为大观,为道教史研究不可或缺。雕版印刷始自巴蜀,有大量经版流传至今,价值可观。以《道藏辑要》为代表的丛书刊刻,亦当流芳千古。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巴蜀地区仅出文学家14人,较之西汉巴蜀本土文学的辉煌及魏晋时期其他一些地区本土文学的发达,显得相当寂寥。所以如此的根源在于:蜀汉的人才政策与立国方针不利于巴蜀本土文学的成长,西晋巴蜀政治地位的下落有碍巴蜀文家的显名于世,西晋末年及东晋时代巴蜀政局的动荡导致巴蜀本土文学的整体衰退。  相似文献   

19.
巴蜀文化区所处四川盆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一是四周有高山屏障、易守难攻,有利于社会安定发展;二是交通便利,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东出三峡俯临江汉吴越,西接藏彝走廊连通中亚南亚;三是内部江河丘陵交错,气候宜人,资源和物产丰裕。从先秦到抗日战争,它常常成为盆地外发生战乱变故时一些人群的避难所,既是中原王朝开拓西南边疆的前哨基地,也是时机成熟时雄才豪杰逐鹿中原的根据地。它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犹如一座水库,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问题,都起到了流动、储存、调节、融合、扩散等的水库效应。  相似文献   

20.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盛唐时期重要的文章家之一.其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多方面反映了李白的生活与思想;艺术上受庄子散文、纵横家言论、屈原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的影响,以诗为文,张扬个性,骈散兼行,铺排夸饰,风格清雄奔放,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