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青年》的自我定位在文化而不在政治。它与青年探讨修身治国之道,帮助他们实现思想解放和人格独立;它致力于介绍外来新知,帮助青年从全人类的先进文明中汲取营养;它致力于传播现代政治哲学和民主共和的国家法理,帮助青年认识个人与国家的新型关系;它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学和旧艺术,帮助青年冲破专制制度所造就的文化传统;它所推行的是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而不包括政治革命。《新青年》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革命的初衷,是使国民成为真正的现代公民,使国家成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实际上是在为已经完成的政治革命进行补课。直到五四运动发生,《新青年》的这一初衷并未改变。对当时的国家体制而言,《新青年》不是革命派,而是补天派。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青年》所进行的文化革命,说到底是为了保卫和巩固民主共和。  相似文献   

2.
桑兵 《学术月刊》2020,(5):163-184
既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叙述,都以《新青年》为发端和动因,实则新文化运动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由国民党、江苏教育会联手发动,以延续五四风潮冲击段祺瑞和安福系的未竟之业,用文化运动的形式推动国民革命的社会运动。《新青年》同人中,除陈独秀、李大钊予以呼应鼓吹外,胡适明确表示不赞成,甚至认为使得新思潮运动变质,其余成员也不以群众性的社会政治运动为然,文字言论几乎没有响应,行动也相当疏离隔膜。只是在反击章士钊和学衡派的攻击时,对新文化运动有所辩护。不过,新文化运动思想上的确受《新青年》的影响,并将新思潮扩展到全国和社会各界,舆论又将《新青年》同人视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顺序,变成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倒置叙述,掩盖了《新青年》内部分歧所体现的近代中国两种不同趋新取径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入藏并发表公布的”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1920-1932年),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新青年》与其出版发行商群益书社之间的关系问题.根据对此一新披露资料的初步爬梳和与其他早已经公开的相关资料比证,可以看出,1920年《新青年》与出版发行商群益书社之间的矛盾、决裂乃决意“独立办刊”,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而且,此一事件也与其后《新青年》编辑同人思想分歧乃至最后分裂问题有一定的联系,甚至可以将其视为《新青年》编辑同人思想流变的一个重要“拐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把国民性置回它所处的具体历史上下文中 ,考察《新青年》国民性知识的形成 ,国民性的内涵以及它与权力话语间的关系。在陈独秀眼里 ,国民性滑落为国民劣根性 ;在光 日升 看来 ,国民性与现代性有着某种关联。他们所提出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命题 ,参与了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杂志最初是依托上海群益书社出版发行的,群益书社为此承担了很大的商业风险。等到形成品牌之后,《新青年》同人开始寻求经济独立;随着陈独秀的政治倾向日益明显,同人内部也出现严重裂痕,致使一度辉煌的《新青年》月刊在内忧外患中归于终结。一、《青年杂志》的创刊据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最重要的刊物《新青年》后期出现明显的转向.这与其创始人陈独秀的思想转变密切相关,而直接诱因则是陈独秀不再继续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此事既与校外的新旧之争相关联,也涉及校内的大学体制构建,以及与办学取向异同相关的人事之争.而陈独秀在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转移,及其主张的谈政治与《新青年》侧重思想的既定方针之间的紧张,还需作进一步的考察.与思想倾向关系不大的经费问题,反倒可能是使刊物与中共联系起来的一个实际考量因素.重新探讨《新青年》转向的因缘脉络,由此揭示出“五四”远比我们认知的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8.
新青年社团是以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为共同主张,以<新青年>为核心刊物,以北京大学文科为集结基础而自然形成的松散的社团.新青年社团的形成有两个鲜明的标志:一是<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编辑变为北京大学文科六名教授轮流编辑,二是<新青年>主要作者集结在北京大学文科,完成了社员的聚结.新青年社团共享北京大学的精英资源,形成激进的话语权威,极大地推进了文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何玲华 《天府新论》2003,3(2):97-101
《新青年》杂志中的陈独秀 ,是“攻击孔教最有力的健将”之一 ,其反儒非孔的言论主要针对“儒者三纲” ,反复辟固共和、新人格求适存是其基本指归。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 ,陈独秀反儒非孔犹显激烈。由此引发的争议持续至今。今天重新讨论这一问题 ,仍应强调“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新青年》杂志的大众传媒原生定位,从“公众”的构建、文学公共领域、政治公共领域以及公共领域外在载体——语言革新等方面,力图描绘《新青年》公共领域图景,并比较它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之异同。  相似文献   

11.
高翔 《北方论丛》2011,(6):39-44
在《新青年》(沈阳)①的文学生产历程中,1935—1936年间可称为其早期阶段。此间的小说刊布虽有缺憾与不足,但也自有其特点。总体审视,作品大致可归纳为四类:异域人物描写;人类生存叙事;女性问题考量;情感聚焦与追问。这一时期《新青年》所刊小说多显示出积极的思想意义和文学史价值,表现出对现代文学发展的一种策动作用,但个别作品也或隐或显地显露出御用性。  相似文献   

12.
论周作人在《新青年》的思想与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五四”文学革命旗帜下的一员骁将 ,周作人在《新青年》的活动 ,对于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鼓吹文学革命、思想革命 ,倡导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介绍欧洲文学和俄罗斯文学 ,宣传新村主义 ,等等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思想与活动。虽然他后来附逆 ,与他同时代的人也没有抹杀他的贡献。周作人的经历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新青年》研究的一个显性倾向,是进行以"通信""女子问题""随感录""国内(外)大事记""革命日志""读者论坛""诗"等栏目为依托的研究.对这些《新青年》栏目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回顾,可为今后研究提供持续深入探讨观照视野,亦为《新青年》诞辰百年后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何玲华 《天府新论》2004,4(2):113-116
周作人在《新青年》反“传统”的思想革命中 ,一方面以译介的形式 ,传布东西洋文明指斥旧道德的丑陋 ;一方面注重于文学革命的理论建设 ,将西方人道主义精神注入于文学革命的思想理论之中 ,具体与丰富了《新青年》所倡导的文学革命的内容 ,之于新文化运动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5.
由于胡适、沈尹默、鲁迅等历史当事人关于《新青年》轮值编辑的相关回忆既不准确也不完整,从而造成相关研究者旷日持久的以讹传讹。在《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一书公开出版之后,相关研究者不仅没有在相关著述中加以更正,反而在以讹传讹方面表现得一如既往甚至于愈演愈烈。本文旨在对相关的史实进行梳理考证,对相关人等的连环讹误进行指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青年》研究大多集中在边缘研究上,出现了《新青年》研究的散射状态,因此,主流研究亟待深化等问题便会引起学界的关注。实际上《新青年》范式研究是《新青年》研究的新视野。《新青年》作为“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于1915年至1926年间为同仁团体“提出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对传统进行重新估价以创造一种新文化,这就是《新青年》范式。《新青年》范式研究并不是平面化的研究,而是对《新青年》的核心问题进行带有立体交叉的学科性质的思考。因此,单维的探讨虽可获局部的精细深入,但却无法给出整体的科学阐解。范式研究便会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同人关于除旧布新之主张并不全然一致,钱玄同尤为典型。其在反儒非孔拥戴“共和”方面与其同人相应和;在文学革命方面与其同人则同中有异;在有关汉字的问题上与其同人更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青年杂志》)的"国外大事记""国内大事记"专栏深切勾连着"五四"时期的思想潮涌。这两个专栏秉持《新青年》"盱衡内外之大势"的传媒策略,既报道国外的政局新貌,又报道国内的政潮风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影响以及国内在对德参战问题上的争执情状都有专论。这些看似客观平实的报道背后,实则挺立着《新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主体形象,所谓不动声色的"大事记"却潜移默化地为"新国民"的塑造添火助力,成为塑造"新国民"和进行思想启蒙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对新诗的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长安 《学术研究》2006,1(1):125-129
《新青年》问世不久,其同人便积极倡导、运作白话新诗。他们以进化论为立足点,以中外诗歌史为场景,论证了白话新诗出场、取代文言诗歌的历史合法性;并大量译介外国诗歌,整理民间歌谣,为白话新诗创作探寻思想与形式资源;同时,以同题诗创作、改诗等方式进行诗歌实验,大量发表白话新诗。他们还不断开展白话诗歌讨论、批评,及时探寻白话诗歌艺术,总结创作经验、教训,为新诗写作提供新的诗学资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溯了五四时期 ,在以陈独秀为首的《新青年》杂志与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杂志》之间展开的东西文化论战。着重评述陈杜二人关于中国传统文明、文化统整特性等问题的不同文化论点 ,并且对双方的论战心态、讨论文化的不同观点作出进一步分析。文章摒弃绝对的政治性判断 ,将此文化论战阐释为追寻现代化发展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径 ;同时基于历史主义的立场 ,肯定了《东方杂志》作出有益的学理性勘探 ,但指出在革命的历史情境之下 ,平静的学术立场终究无法摆脱无奈的命运 ;《新青年》适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 ,因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