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乡人力资本分布与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内在的原因是由于城乡人力资本的差距造成的.城乡人力资本的非对称性分布,导致城乡发展动力的不同.文章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对城乡人力资本分布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2.
潘明  朱慧 《浙江统计》2009,(4):25-27
研究收入分配公平性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运用经济价值理论、公平理论来分析公平性和非公平性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提出缓解和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以期扭转浙江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3.
张甜迪 《统计与决策》2016,(19):158-161
我国各省金融与非金融业收入差距呈现特殊空间格局.对此,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建模分析发现:各省金融与非金融行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不断增强,且空间格局演化的两极分化趋势明显,空间互动以协同改善为主.分析发现,金融化、人力资本、金融业垄断、金融业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其中金融化和金融业生产率会同时扩大本省及周围省市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和金融垄断会扩大本省收入差距,缩小周围省市收入差距;现阶段经济增长会缩小本省收入差距,扩大周围省市收入差距,因此收入分配改革需考虑空间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逆向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天宇 《统计研究》2009,26(4):19-24
 本文采用GE指数及其区域分解、收入来源分解方法,对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逆向转移”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现阶段的转移性收入不仅没有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扩大了全国、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转移性收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程度在某些方面有所下降,但并未改变“逆向转移”的大趋势。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转移性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分割的收入再分配制度导致的城乡转移性收入分配不平等,是造成居民收入再分配中出现“逆向转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小企业凭借其创造社会大量财富、解决人口就业、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居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等“辉煌业绩”,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据四川调查总队对德  相似文献   

6.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差距、行业垄断和非正常收入等因素,是导致中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化的原因。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收入差距扩大化诱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通过分析得出生产要素中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重要诱因的结论;提出缩小或控制中国收入差距的"一主两翼"组合的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收入分配中仍存在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政府财政收入快于居民收入增长等问题,原因为个人禀赋差异、财富差异等方面所导致.建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健全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人力资本投资分为教育和健康两种构成因素,运用分位数回归对中国居民的收入方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1)教育、健康和物质资本对中国居民收入都有促进作用;(2)在各收入组别中,教育资本回报率都显著高于健康资本和物质资本回报率;(3)教育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对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应呈现倒U型,健康回报率只对低收入居民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  相似文献   

9.
胡学锋 《统计教育》2007,(10):60-62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测定与分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测定与分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指标是基尼系数。本文计算的我国1985年至2005年的城镇基尼系数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应对城镇基尼系数上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政府应规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不合理、不平等行为;调整再分配政策;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通过实施政策优惠,大力支持发展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区县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黄应绘 《统计与决策》2007,(24):113-114
和谐社会建设的焦点是缩小各种收入差距。重庆市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近年来不断缩小的现实无疑值得关注。本文选用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重庆市区县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灰色GM(1,1)模型,探索其运行规律,并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缩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性因素,文章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本外部性显著。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将成为未来10~20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阻碍。基于此,刻画了中国人力资本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测算出近20年间中国人力资本分布区域差异、极化程度,并对其动态演进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各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增长的同时,区域间的人力资本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储备占明显优势,且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并呈现出由东向西扩散的趋势;②西部地区各省份与其他省份人力资本的差异是构成全国人力资本整体非均衡的原因;③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增长迅速,但区域间人力资本差异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人力资本越低的省份,人力资本增长越慢,而人力资本越高的省份,则增长越快。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核密度估计方法,给出居民收入分布变迁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解的相对收入分布方法。使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微观居民收入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布及其变迁的特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速度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对应;经济增长因素是引起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主要因素,在提高总体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加剧了居民收入分布的极化程度;收入分配因素对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作用相对较弱,但有一定的减贫或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文主要实证分析居民收入相关的两类问题:一是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回归诊断等方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变动趋势和显著性影响因素等开展实证分析研究;二是利用具有单因素序列相关结构的面板数据模型对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的结论可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以尽可能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缓解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5.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其根本点和着力点。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6.
吉国玲 《山西统计》2003,(1):27-27,32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越来越严重,而且有加速扩大之势。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主要是从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非正常非法因素如不公平竞争、偷税漏税、贪污腐败、走私诈骗、公款消费等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借鉴EKC假设,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及各地区2000-2015年城镇基尼系数和住宅价格一次项、二次项、三次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全国城镇住宅价格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关系,城镇住宅价格调控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有可能实现“共赢”;但是,需要警惕房价跨过“N”型第二个拐点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各地区城镇住房财富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形态呈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要建立和谐社会,缩小地区差距,一定要缩小收入差异,但是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全方位考虑,才可能制定出合理的宏观政策,以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鉴此,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来分析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度,以期找到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人力资本结构的角度出发,以人力资本水平与居民收入高低有关联为前提,研究各地区人力资本在经济系统中的分配状况与收入分配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计算,构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指标,结合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指标,试图通过格兰杰检验验证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中受教育的均化程度与居民收入分配均化程度是否具有因果关联。实证结论为:各地区人力资本结构系数是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变动的原因,但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却不能影响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变动,二者是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北京市居民收入及其主观感知状况等系列问题进行微观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居民家庭年收入呈右偏分布,而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状况呈左偏分布,近五成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低收入或贫困收入群体。运用多项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因素能够提升居民的收入主观感知状况;劳动密集型行业居民的收入主观感知状况相对较低;收入、房产、私家车等因素是影响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状况的重要客观因素;居民对宏观经济运行、收入差距问题的看法与其对收入主观感知状况之间存在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