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按照传统学术分类,经在四库中居为首位.尊经、释经、明经、守经是经学时代中华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儒家尊经守经,也力主行权达变,守经行权归根到底在于对"道"的探寻和推崇.守死善道揭示了在价值冲突过程中儒家学者守经的价值理性立场;行权合道不仅体现了儒家学者守经的价值理性立场.还体现了在具体情境中权变的工具理性智慧,尤其值得珍视.紧扣儒家的"经"与"权"思想,突出价值冲突中的道德选择和具体情境中的权变智慧,揭秘儒家经权的真谛,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心理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再论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区分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代的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其影响十分深远.关于这一论题的专著及论文为数众多,在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区分标准问题上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区分标准应该在于其是否被立为官学.这种看法虽早有先贤提出,但本文的意义在于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相似文献   

3.
陈群 《兰州学刊》2009,(4):12-15,11
文章利用敦煌资料与传世典籍互相借重,对敦煌试经活动的主办者与参加者、试经活动的程序、所试经的内容和数量、试经活动的实际执行情况等问题作了一些考证。研究表明:敦煌的试经活动与内地的试经制度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渊源关系,也有着很大意义上的不同。而这种区别是主要的,它体现了敦煌佛教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黄小平  廖爱萍 《阴山学刊》2013,(4):43-48,52
注与经的互文,是主体、文本(经、注)、语境、媒介(语言)之间互动的结果。注对经的阐述的过程是"注生我经"的过程。注释的过程是与经文对话的过程,也是经文证明自身、显现自身的过程。注与经的互文具体体现在:字词的本义、语境义,句、篇章的本义、语境义上。注与经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互助关系,体现为注对经的依赖,又是对经的创造。注具有双向性,既指向经文,又指向读者;既是对经的理解,又是对读者的了解。注意味着阅读,每一种注都一定会表明重读历史、重新书写历史的可能性。每一种注意味着经文被重新唤醒,并注入当时的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佛教史上,《十轮经》曾两次被翻译。《大方广十轮经》的译者不明,翻译时代大致在六世纪初以后、隋建国之前。《大方广十轮经》早期的传播以三阶教为中心,隋开皇末,三阶教受到打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该经的流传。唐高宗永徽二年(651),玄奘重译《十轮经》。这次重译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译本内容的完善上,更重要的是玄奘以他亲履印度、中亚诸国的经历,以及他在当时佛教界的崇高地位,从源头上肯定了《十轮经》的经典性质,并将其归入中国佛教界已有重大影响的《大集经》系列之中,从而大大提升了该经在中国佛教界的地位。此后,《十轮经》受到了众多高僧大德的重视,其义理方面与其他大乘经典的矛盾也得到了合理的解说,流传愈益广泛,对民众的宗教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肘传千年丹篆术,口诵《黄庭》两卷经。鹤观古坛槐影里,悄无人迹户常局”。唐代道家吕洞宾在《题宿州天庆观》中的四句诗,缩影了《黄庭经》被世人持以修炼养生的生动景象。《黄庭经》和《道德经》、《周易参同契》被目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三大经典,近年气功流行,又被气功界人士列为气功的主要经典之一。《黄庭经》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黄庭经》是中国道教系列经典的总名。以《黄庭经内景经》和《黄庭经外景经》为核心,环辅以《太上黄庭中景经》、《黄庭遁甲缘身经》、《太清镜黄庭经》、《黄庭养神经》、《上清黄…  相似文献   

7.
《那先比丘经》又叫《弥兰王问经》,其中记录了那先与弥兰王的一系列对话,在介绍《那先比丘经》的时代、版本、那先与弥兰王其人的同时,重点考察本经中关于一般事理和业果轮回的譬喻,以及辩证思维、类推引证、直接定义和避实就虚的论辩艺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庭经》是一部在唐宋文人中广泛流传的道教经典.中唐以前,该经主要以临摹法帖形式在文人书法家中传播.此后,《黄庭经》得到唐宋文人士大夫的普遍接受.他们不仅诵读、抄写、注解《黄庭经》,借鉴其养生思想和炼养方法,心态受其濡染;而且采撷其中语汇和“黄庭换鹅”故事作诗歌典故,诗歌的内容和体式等方面也带有《黄庭经》印痕.唐宋诗歌“当句有对”句法的源头可上溯至《黄庭经》.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的核心观念是"宗经",宗经在全书的各种理论系统上具有贯通作用。在"宗经"观念之下,刘勰阐述了"五经"为各体文章源头的思想,揭示了"宗经"的"六义"之美,论证了经书具有文章范本的地位,同时还把"宗经"的思想融入到文学发展史论中,以"稽古通变"的方式考察历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形成了全书文学理论纲领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0.
儒学经权观是儒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以"执经达权"、"经权合一"为理论重点。儒学经权观"允执其中"的方法论特点从总体上影响了中国古典建筑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和营造,形成了中国古典建筑审美情趣的中和原则。同时,儒学经权观一方面强调通权达变,影响了中国古典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因变制宜原则;另一方面又强调执经为本,使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体现出强烈的守常倾向。  相似文献   

11.
罗雄飞 《齐鲁学刊》2004,(3):96-100
俞樾是晚清著名经学家和经学教育家。他继承了乾嘉汉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因文见道"是他治经治学的基本原则,他强调对儒家经典的训释要尊重古人、原本经典。"以疑存疑"、"大胆致疑"集中体现了俞樾治经治学的态度与风格。  相似文献   

12.
郑杰文 《齐鲁学刊》2001,(3):98-102
我国古代的经学,由西汉今文经学到东汉古文经学,到魏晋“王学”,到南北朝隋唐疏注之学,到宋明义理之学,到乾嘉考据之学,经过了四次振荡式发展。造成经学振荡式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社会文化需求的阶段性变化、实现儒学社会价值与追求儒经学术品位的矛盾,以及经典文本特点(主要是文词的多义性和句义的可扩展性)这三点。经学振荡式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国学研究,必须贴近现实,面向社会,为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13.
宋词经典作为历史性的审美存在,是一代代读者选择的结果.根据清代词选、点评及唱和等传播接受宋词的有关资料数据,对清人选择和认同的宋词经典名篇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更客观、科学地揭示文学作品影响力的嬗变轨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姜夔<暗香>、<疏影>等,是清人最喜爱的经典名篇.清人既传承了部分前代的宋词经典,也建构了一些新的宋词经典.清人对宋词经典的择汰,彰显出经典的两大特征:经典名篇的影响力是起伏不定的,变异性大于恒定性;经典既有鲜明的时代性,也具有突破时代文化环境局限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4.
王炜民 《阴山学刊》2003,16(4):65-69
中华文明一脉相传没有中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对文明成果不断归纳总结,补充完善,中国古代经书的注疏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十三经”是中华文明成果的组成部分,而注疏是“十三经”流传至今的保证。今天对“十三经”重新作注,进行今译,是古籍整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弘扬中华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文化语境下的鲁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文化语境中,鲁迅大致遭到以下几种文化思潮的消解颠覆其一是后现代文化思潮,其二是后殖民文化思潮,其三是全球华人区域中兴起的以"新儒学"为标志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但鲁迅终究是无法被解构的,其原因一是鲁迅文学已经成为一种跨民族、跨区域、跨文化的"世界性文学经典";二是鲁迅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现代作家,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成为一种独异的具有生命力的"精神资源主体",永远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裕生先生从“本相存在与角色存在”的方法原则出发,认为“舜之封象”、“子为父隐”是违背公正原则的。其实,即使从这一方法原则出发,也不能得出上述观点。“舜之封象”、“子为父隐”不仅没有违背公正原则,反而正是本相法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在运用西方思想分析中国儒学的经典时,一定要注意对经典的理解,否则我们的分析就无法触及中国儒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中的"水井"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述卓  王莹 《社会科学》2006,9(3):172-182
“水井”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器物之一。特别是当它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作为一个文学意象而存在时,便被世世代代的文学作品挖掘出了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中国文学中的“水井“意象古典到当代的流变,可以观照出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文化思维和文化心理的演变,以及人们对生存空间、生存价值和生存的终极意义的无止探求。  相似文献   

18.
冯兵 《殷都学刊》2007,(4):145-148
《太平经》作为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一,具有较为丰富的民本思想,其中糅合了儒、墨、道等学派的民本观念。具体表现为:广开言路的朴素民主观念;君、臣、民三相须;平均主义的物质分配原则;重德轻刑;客观对待民众饮食、男女之事,提高妇女地位;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而对《太平经》一类道教经典现代价值的抉发,不仅可赋予道教本身强大的生命力,也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太平经》的民本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的民生问题、真正贯彻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执政伦理观念等均有着一定的伦理价值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明贵 《学术探索》2009,(1):111-114
隋唐时期,《论语》研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较前代都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在统一经学的旗帜下,统治者垄断了经典话语的解释权;鼓励诵读的科举制度以及以古为上的学术观念,限制了经学的发展空间;崇道尊佛政策的实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家经学的地位。如此的学术观念,如此的考试制度,如此的宗教政策,奢望儒家学术有大的创新与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经学衰落了,《论语》学也衰落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了汉儒由“学”与“术”的分野产生的文论叙述的双重指向,由此达到对汉儒文论的整体理解,这是一种以经典释义为凭藉进行文化规范的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