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为标志,乡镇企业西进战略已经付诸实施,西部乡镇企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其企业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发展轨迹看,乡镇企业本来是我国最具市场性69企业群体之一,但在西部地区,时至今日,由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认识和运用比东、中部地区要差一拍,这是制约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快发展西部乡镇企业,必须抓住机遇,尽快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乡镇企业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西部乡镇企业跨世纪发展应有的条件和要求 西部乡镇企业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较,确实存在着很大差距,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妄自菲薄,既要认识不足,也要正视优势,放眼未来,求得发展。与过去各个发展时期相比较,目前,西部乡镇企业快速运行,高水平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基础已基本具备。一是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粮食产量基本稳定,“二高一优”农业初具规模,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人们希望发展经济尽快致富的社会驱动力,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强烈,这是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最活跃最有力的因素。二、是西部已形成了深化改革、全方位开放的区域性新格局,建设内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放前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从“一五”时期开始起步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 ,虽已经具有一定基础 ,但仍与西部开发的目标有巨大差距 ,需要继续推进。围绕西部工业化的道路问题 ,学术界提出了多种发展思路 ,主要有轻工业优先发展论、重工业优先发展论、多元工业化论、乡镇企业论、点轴工业化论等  相似文献   

4.
一、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与机遇(一 )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差距东西部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远远超过了东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我国现有的贫困人口基本上是农村人口 ,大部分生活在西部农村 ,应该说东西部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是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主要标志。东西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最主要的原因是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具体来说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与东部地区相比 ,其差距至少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总体规模上的差距。东部地区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的 64.9% ,几乎是中西部两地区总和的 2倍。而西部地区产值只…  相似文献   

5.
股份合作企业已成了当前台州地区乡镇企业的主要形式。在农村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股份合作企业已超过了乡镇企业总数的60%,玉环县已高达87%。如何认识股份合作企业的性质并引导其健康发展,是“八五”期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台州经济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面向21世纪加快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知识化。乡镇企业作为库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已经进入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走内涵发展道路为重点的“第二次创业”的转折时期,调整乡镇企业结构,促进库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库区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西部乡镇企业自身先天性的弊端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它原本生力军的形象 ,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又使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挑战。解决西部乡镇企业的困境 ,必须实行内联与外联相结合、以外联为主的资产重组战略 ;实行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为主的产业扩张战略 ;实行内哺与外引相结合、以内哺为主的人才开发战略 ;实行内注与外诱相结合、以外诱为主的政策支持战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前言0.1本课题研究的西部地区,是指地域和经济有密切联系的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十个省区。0.2我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地域上呈现...  相似文献   

9.
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 ,新疆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灵活的机制得到进一步发挥 ,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和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经济 ,探索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子 ,对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积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和作了必要的准备。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 ,乡镇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这些成功的经验 ,也为乡镇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乡镇企业积极参予西部大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新疆乡镇企业经过改…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产品销售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的优劣,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乡镇企业更是如此.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能否变危机为转机,变压力为动力,重建乡镇企业新优势,搞好二次创业,这就要求我们改变“重生产、轻销售”的传统观念,而要强化销售管理,注重提高经济效益.我们海青集团公司的做法是:(一)强化销售队伍,打好销售管理的基础.初期阶段的乡镇企业,大多数是给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工或配套,其经营活动完全依赖于国有企业,命运基本上被人家掌握.近年来,乡镇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寻找一个使本地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模式,是西部农民和各级政府梦寐以求的心愿。自从我国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象潮水般的涌现以来,西部人就怀着虔诚的心情按踵奔赴乡镇企业的“圣地”拜佛取经。然而,这些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苏北模式、阜阳模式、耿车模式等在西部的土壤上并未产生奇迹般的效果。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西部人过份强调了模式的共性,而忽略了它的特性。作为模式的共性,它有人们学习效仿的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特性,它排斥人们简单地复制,具有被鉴别、再探索的功能,否则,模式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作用。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模式,只有在借鉴东部经验的基础上由自己的实践再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相对落后于东部 ,针对这一问题 ,文章论述了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 ,分析阐述了再发展的良好机遇与优势 ,同时对中西部地区过去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主要教训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了概括分析 ,指出了再发展的基本思路 ,最后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目标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农业及农村开发令人困惑的一面,但是我国西部农业及农村的开发又是西部大开发不可回避的主题。积极探索我国西部农业及农村开发应以农村人观念开发、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高科技农业、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方面为突破口,努力实施西部农业及农村开发。  相似文献   

14.
一、加快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1、广泛开展乡镇企业东酉合作是缩小差距、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近几年来中西部地区发展很快,但由于多种原因,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且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经济上存在差距的明显原因,就是乡镇企业发展上的差距。从种植业和养殖业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并不大,中酉部地区的农业人口占全国的2/3,但乡镇企业产值只占1/3,西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还不到东部地区的1/4。所以说,中西部与东部农村经济的差距就在乡镇企业上。实行东西合作,鼓励沿海发达地…  相似文献   

15.
一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在对乡镇企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对其发展速度的失之片面的非难。这里,有必要对此重新进行一番认识和讨论。认为乡镇企业是“超高速”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由。第一,认为乡镇企业的较快发展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不能否认,乡镇企业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确存在发展速度过快,超过其设备、技术、管理负荷力和市场需求的可容度,导致经济效益下降甚至使企业濒临危机。但是,不论从数量还是区域看,这种情况都是  相似文献   

16.
促进西部农村工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 ,推进西部农村工业化进程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要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要开发、利用高新技术 ,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 ;推动西部农业的发展是西部农村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 ,大力调整西部的农业结构 ,发展西部的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增长点。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特有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当前,乡镇企业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必须理顺现有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以保持其经营机制上的优势。本文拟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乡镇企业中内含的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探讨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途径。一、委托代理理论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委托代理关系被视为一种契约。从某种意义上,企业是由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企业职工等…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 回顾我国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乡镇企业走过了艰难曲折、步履坎坷的复杂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基本上没有乡镇企业。乡企最初萌芽创立于五十年代末期,当时被称之为社队企业,1958年,国家推行公社办企业的政策,其时政府将35%的手工业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社队企业。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政策,从事社队企业生产经营的人数渐渐减少,农民家庭从社队企业获得的收入也是屈指可数,在这一时期,由于政策误导,社队企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萎缩和停滞时期。到1978年,全国社队企业职工只有2826.8万人,社队企业产值在整个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只占有24%的份额。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消失,乡镇企业悄然崛起并一举成为社队企业的替代工业,在这时,一些社队企业由农村副业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独立商品生产单位,由手工作坊发展成具有现代技术设备的乡村企业,由于环境、政策的宽松,乡镇企业得到了超乎常规、跳跃式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沿海乡镇企业实施股份制呈现大发展格局的今天,内地尚处于探索、萌芽状态,这就表明,在把企业推向市场的今天,我们内地的乡镇企业又落后了一大截。乡镇企业要大发展,关键应从管理体制上“动手术”,从乡镇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起源于农村的手工业与副业传统,在人民公社化时期以杜队工业的形式孕育,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得到高速发展,1994年,乡镇企业产值在农村各业总产值中占到70%;1993年,乡镇企业利税总额达2500多亿元,同年国有企业的相应数字为797.55亿元。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中,乡镇企业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在占人口80%的农村社会变迁中、乡镇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