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精神风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导向,更是完善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应运而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劳动教育的价值指引,劳动教育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的实践路径。新时代,可以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资源融入到劳动教育中,形成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拓展劳动教育场景,增强劳动教育感悟力,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抗疫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精神。在准确把握抗疫精神内容基本点的前提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分析抗疫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之处,从加强职业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四个方面着力,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抗疫精神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中的高校贫困生精神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洁  陶传谱 《云梦学刊》2009,30(4):121-123
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教育旨在通过对贫困生精神世界的改善和充盈,促进其精神世界发展,提升其精神生活质量,实现贫困生的自身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教育不仅应包含与一般大学生相同的普遍性精神教育,而且应包含专门指向高校贫困生的针对性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育对伦理精神的培育既涉及教育本质、功能、作用的基本理论,也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一是教育在原初意义上培育伦理精神二是教育在人性基础上培育伦理精神三是教育在家庭伦理基础上培育社会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5.
人的精神世界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和精神教育共同关注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精神教育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根基:人的精神属性是精神教育的人性根源;人的精神需要是精神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主体性是精神教育的根本宗旨;人的实践性是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精神教育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6.
行业特色高校教育的工程实践特征迫切需要加强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与弘扬劳模精神在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应准确把握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意蕴,融新时代劳模精神于劳动教育之中,发挥劳模精神的引领、教育、激励作用。结合行业特色高校的教育教学特点,从学生自身、专业课程教育、劳动课程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等路径改进优化劳动教育,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刘峥  罗成翼 《社会科学家》2012,(1):39-41,51
培育当代青年公益精神,提高当代青年思想道德素质,是当今时代赋予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深入解读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增强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是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的首要前提;准确把握当代青年公益精神与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探寻到适合当代青年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是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的基本要求;构建公益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网络、进头脑"的新型方法体系并予以实施,是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的讲话中,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勇做新时代的泰山"挑山工"。泰山"挑山工"精神蕴含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毫不松懈的自律意识、永不放弃的顽强意志、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应是泰山"挑山工"精神的题中之意。泰山"挑山工"身上这些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恰恰是当前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因此以泰山"挑山工"精神为指导,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为指导,探索对大学生开展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教育、勇于担当的责任教育、自律教育、奋斗精神教育、敬业精神教育,通过思政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日常生活、校园文化等途径来将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浙江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精神体现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蕴含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宝贵人力资源,也是推动发展的生力军,以浙江精神为切入点把艰苦奋斗教育融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发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等途径不断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精神理念,“浙江精神”对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浙江精神”,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乐观进取精神、诚信求实精神以及创新和谐精神的教育。在“浙江精神”的视野下,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必须做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最新化,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多样化,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和谐化和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儒家教育思想虽然已经失去了支配教育的主体地位,但其精神教育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信念坚守、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其教育途径和方法,仍然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教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将榜样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教育吸引力,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增强教育说服力,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强化学生认同度,实现榜样标准建设。通过秉持邻近性真实性的榜样选择原则、运用多元方式强化榜样精神教育效果、榜样精神融入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构建校园主题网站推进榜样精神传播,真正将榜样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感受榜样力量,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敢为人先争做时代“划桨人”和“奋斗者”。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周恩来精神的特质与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当代青少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素材。但必须解决周恩来精神与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实践中的对接、现实的契合,方能取得切实成效。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对此,应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构建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体系;应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营造民族精神教育环境;应牢牢抓住先进典型人物,宣传学习其事迹;应抢占网络阵地,开辟民族精神教育新途径;应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民族精神教育队伍建设;应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体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他在教育观念、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精神是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内核。今天重新认识陶行知的创新精神 ,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公民教育基础问题及基本内涵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东虓 《中州学刊》2006,(4):134-137
公民教育应以培养民族精神为首要任务,以权利和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以培养公民意识为核心,以培养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精神、具有团体精神和祖国民族意识的好公民为宗旨;公民教育的基础的问题是公民的社会政治地位的定位问题及定位教育思考;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为国家与民族教育、权利与责任教育、道德与文明教育、民主与法治教育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高校在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时应该正确运用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非说教式的教育方法,以提高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创新与德育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建国 《齐鲁学刊》2000,(1):101-103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的发展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德育创新。其中德育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首要问题,创新的德育教育应包括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的教育、奋斗精神的教育、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心理素质的教育等。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有助于促进新时代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有助于培育伟大的劳动精神,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现实要求。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还存在正确的劳动观亟待树立、劳动精神有待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实效有待提升等问题。可以把劳动教育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把劳动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弘扬践行劳动精神;把劳动教育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提升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人的精神生活是真善美的统一。真的精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善的精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坚持方向原则、民主原则和平等原则;美的精神要求通过美育培养人的思想品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美培育人的思想品德,通过美的境界提升人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