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新农村“就地城市化”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就地城市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之一。它和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并行不悖,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我国应走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资源节约、生态良好、人居和谐、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就地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当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2.
农村城市化的内涵及其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城市化的内涵,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农村城镇聚集、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力水平发生根本性变革等方面,农村城市化模式包括“就地消化”、“次级化发展”、“据点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 ,减少农民数量 ,提高城市化水平 ,是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 ,根据我国国情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并举 ,以小城镇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步伐 ,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又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发展小城镇 ,重点是要提高小城镇对人口、产业、资金等方面的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4.
当下我国农村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别是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中心城区的土地不断升值、村集体资产迅速扩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与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相关的体制设计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农村集体资产如何进行改制、农村集体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如何分配、居民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建立等问题上。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使得农村地区特别是"城中村"地区亟待发展,但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所存在的缺陷限制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矛盾更加凸显.农村养老单靠家庭养老或社会养老等一种方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特别是精神需求.本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农村养老要注重人们的不同心理需求,从农民的经济水平出发,分层次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农民就地城市化及社会合作化养老,以及较为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和全国统一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农民养老水平的提升,为最终破解长期困扰农村和谐发展的养老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日益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城市化进程是以人力资本的提升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教育模式,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民获得现代化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为农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奠定基础,同时.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必须确立城乡统筹的指导思想,政府要对农村职业教育加强财政支持,使农村职业教育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地城市化战略的实质是农村工业化,而农村工业化却最终导致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化解农村环境危机要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的城市化战略,把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战略转变为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城市化战略,即在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等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就业地入户”的户籍制度和以户籍人口增长为基础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切实保障公民平等的就业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依靠市场的力量决定各类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消费城市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消费城市化是指高收入省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城市化.这是一种与工业化共生的现象,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消费城市化为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落后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80年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兼业转移曾由于其转移成本偏低,吸纳了千百万贫困农民,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乡村工业与小城镇的发展。目前,在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主体、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就地兼业转移的作用?笔者认为:大规模流动人口进城就业并逐步迁徙定居,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但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靠发展大中城市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现实,就地兼业转移将仍然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苏南模式”城市化及其演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化是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的最引人注目的结构性变化之一,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人口就地转移的苏南小城镇化实践突破了人口迁移城市化理论教条.受转型经济多因素综合作用,苏南模式城市化在自我扬弃之中分阶段演进一是着眼于要素重组、功能提升,从农村小城镇化向企业城市化、城镇城市化演进;二是基于技术进步、产业分工,苏南地区城市主动融入"长三角",向城市集群、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着城市化和地区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国内被动城市化的弊端,提出了城市郊区农民参与城市化的理念,即让农民参与分享城市化的成果、权益得以保障甚至提升.为实现这一理念,文章先从理论上构想了就业和收入两方面的实现途径,分别是以城市配套服务产业为先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以征地补偿方式的创新提升农民土地产权参与收益分配的能力,之后以北京近郊海淀北部新区为实证分别分析了两大实现途径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就地上楼"是从整体推进、协调发展、集约高效角度谋划农村城镇化的一种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发展思路和实现形式,其出发点不是豪取农民的建设用地,而是让农民在用好自己建设用地的同时实现农村产业转型与升级;前提条件是不增加农民的经济社会负担,不降低农民未来的生活质量,不损害农民的发展利益,不破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特色村落;核心关注点是保护和发展农民土地权益;唯一目的是实现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妥善筹措建设资金是其能够实施的充要条件,新土地政策红利和非农建设用地"集体所得的增值"预期是巨量资本的活水源头。"就地上楼"契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脉动,能够将农村土地、劳动力、农民意愿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整合成适合现状要求且能够良性运行的新社区,能够形成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倒逼机制,是从农村和城市内在联系与互动规律中探寻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许守卫 《兰州学刊》2005,(5):268-268,320
“三农”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核心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途径则在于农民的非农化,这就需要通过调整城市化发展战略、提高农民素质等多种途径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能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取决于农村。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利益的根本问题来对待。研究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对“三农”的现状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和基本判断。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可以概括为:农业落后、农村不稳、农民贫困,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焦点是收入问题。解决我国的农民问题必须以人为本,离开了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不从根本制度上解决农民的身份歧视和社会地位的问题,我国的“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努力就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当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三农”问题的探讨方兴未艾,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化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我国从传统的“二元结构”(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向新的“二元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转型过程中将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理论依据,解决过剩的农业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国内需求不旺 ,与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过大 ,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消费条件约束等因素密切相关。以往的经验已表明 ,仅就农村谈农村 ,似乎难以解决提高农民购买力和扩大内需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农村购买力低及其原因入手 ,对农村城市化和扩大内需的关系 ,以及有关扩大内需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红华 《文史哲》2003,(6):133-138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考察农村政治新的影响因素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政治的变迁路径已刻不容缓,而探讨一个适合分析这一阶段特定情形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前提性工作。在"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下对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政治诸问题进行"过程/事件"和"结构/制度"的二元分析,对不同特征的对象进行比较研究,是探讨农村政治变迁路径和发展方向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范围看 ,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阶段不同 ,发展水平也不平衡。但城市化作为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有其自身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历史阶段 ,要加快推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 ,必须研究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一、农村城市化演进的一般规律一国城市化推进当然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条件、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禀赋等都是影响农村城市化的因素。但是我们运用抽象法探索世界各国农村城市化推进的轨迹 ,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化战略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具有深远意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研究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结合大庆的城市化进程,提出大庆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辛章平  宁海林 《兰州学刊》2006,(10):163-164
本文对我国现阶段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紧迫性、制约因素以及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综合阐述和分析,以期为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实现途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农村城市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在我国城市化全面加速的今天却出现了一个困扰众多城市政府的难题。许多原来的农村,在外生型的城市化进程中迅速完成了其非农化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并没有使这些村落社区顺利融入城市,而是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演变成了城市中最难以彻底城市化的区域,即形成了现在所说的“城中村”,这些村落在其城市化链条的最后一环上陷入了困境。城中村的困境集中反映了我国农村城市化中的各种深层矛盾,深入研究“城中村”问题,探索“城中村”转型发展的出路,对研究农村城市化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