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伯》的地理神名和本事(下)《河伯》所言九河名黄河,乃出自鲧禹治水之时,为治水而分黄河为九道,故称九河。事实上,《河伯》之神即以鲧为原形,《国语》中多次提到鲧皆作伯鲧,鲧从鱼即表示水物。鲧为治水英雄,伯鲧就是河伯。据《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堙水,帝令祝融杀之于羽郊。又依《淮南子·坠形训》,禹也以息壤填洪水,可是为什么杀鲧而留禹呢?考《国语·晋语八》,鲧死后化为黄熊入羽渊,即为水神。《拾遗记》卷二《夏禹》亦言鲧为“河精“,民修庙四时以祭,如此鲧为河伯自然无愧。又据同书同卷,鲧死后还助禹治…  相似文献   

2.
过去常听到“秦赵同祖”的话,查阅史记,觉得此说有据。依照《史记》“本纪”诸篇的记载:夏的祖先鲧,商的祖先契,周的祖先弃,秦的祖先伯益,都是传说中黄帝的后裔。在氏族和部落形成的时间上没有先后之分,只是由部落往奴隶制社会过渡的速度上有快有慢。据记载,在虞帝舜时,鲧的儿子禹治水,功劳卓著;商的祖先契为司徒,“百姓亲和”;周的祖先弃“主稷,百谷时茂”。这三人都成为舜帝的贤臣。而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神话和上古传说中,有许多关于洪水的记载。如说颛顼(鲧的父亲),是个仇恨凡间百姓的天帝,他不仅发下洪水,还藏起“息壤”,破坏凡人治水。鲧同情人间的疾苦,决心拯救世人,违背天帝的意志,盗取“息壤”,治理洪水。鲧利用这种神奇的“息壤”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堤坎,拦阻洪水的去路。鲧是个有正义感的神,治水的动机也是好的,虽没能达到  相似文献   

4.
《天问》:“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愎应从一本作腹,“腹鲧”犹言腹于鲧(《天问》颇具此种寓被动式于主动式之句法,如“惊[于]女采薇”“何卒官[于]汤”)。《山海经·海内经》郭注引《归藏·启筮》:“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初学记》卷23、《路史·可后纪》注引作:“鮌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鲧有腹禹、生禹之故事实无疑。然另一传说,禹系其母吞物破腹而生。如《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女嬉……剖胁而产高密(禹)。”《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注引《帝王世纪》:“修己……臆圯胸折,而生[禹]于石纽。”《淮南子·修务训》:“禹生于石。”高注:“禹母修己,感石而生禹,柝(拆)胸而出。”《竹书》沈约注:“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近世学者或谓曲折反映原始产科手术。此与启母化石、石破而生启之传说基本同型,记载虽晚而其事甚古,盖母系氏族社会之观念也。而《天问》《归藏》却谓伯鲧腹禹,父权已有抬头之势;自修己破肚生禹至伯鲧剖腹出禹,其间殆有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递嬗衍变之蛛丝马迹可寻(鲧禹似已实行“对偶婚”)。  相似文献   

5.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续博物志》:“[祝其]县东北独居山,南有渊水,即羽泉,俗谓此为惩父山。《元和志》同。”杨宽先生云:“俗谓羽山为惩父山,当必先有禹惩鲧之传说。”(《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七·下)案:鲧殛死。[清]刘梦鹏《屈子章句》曾疑《天问》“勤子屠母”暗指禹之“屠父”,虽非是,亦石破天惊之语矣。观《淮南子·修务训》及高注禹“为治水解祷,以身为质”,岂夏人传统巫术有以酋长或其替身祭神禳灾之习惯欤?禹之“惩父”或“殛父”,或因其治水不成,乃以其“替身”为牺(或以象征性之献祭仪式)以平息神怒、禳息洪祸,或如后代之“奠基祭”(Feundation  相似文献   

6.
<正> 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中列举了关于禹出生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传说:一是禹为其母亲脩已无夫而生;一是禹为其父亲鲧死后剖腹而生。“总之,无论按哪一种说法,禹都非由父母配合而生,而另有神奇的诞生的经历”。(第50页)这里,作者提出了问题,却没作解答。笔者不揣谫陋,缀辑所闻,试解这一千古哑谜,以就教于读者方家。前一传说当本于《史记·夏本纪》《正义所引《帝王纪》,其文云:“脩已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后一传说当本于《山海经·海内经》,其文云:“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卒布土以定九州。”  相似文献   

7.
对于《天问》“问地”奇特的开局,前人曾有五种不同解说,多数人认为主要是因地形与鲧禹治水有关,故“问地”就要先问鲧禹治水。实际上,这个奇特的开局,不仅与前后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更是强烈地表现全诗主题的需要,也是继承以往地理经典托名于禹这个传统做法的必然选择。其“笔机飞舞,墨势淋漓”,貌似奇特突兀,实乃顺理成章。这个奇特开局再次证明《天问》是屈原良苦用心之作,可谓千古奇文。  相似文献   

8.
王定璋 《天府新论》2007,(3):127-130
禹的出现,虽然以继承鲧平治水土旧业为职掌,却是舜继尧大业后首先任命的最重要的人选,足见其时洪水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程度。《尚书·禹贡》是禹治水取得成功之后,划九州,叙山川方位兼及物产贡赋及交通等情况的政治地理著作。  相似文献   

9.
<正> 在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典籍中,鲧((鱼玄))禹父子同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的治水专家。然而,父子两人的遭遇却截然不同。鲧治水九载,终以“绩用弗成”的罪名为尧舜所杀;禹继父业,不但治水有功,而且受禅于舜,贵为天子。千古之下,鲧成了治水的罪人,禹却是人们讴歌的英雄。时至今日,仍仅见颂禹之功的诗文,不闻为鲧辨诬之词。鲧禹治水那是成文历史以前的事了。虽然未必实有其人,却也未必没有其事。把神话传说信史化固然不可取,否认神话传说的某些历史真实性也未必妥当。正如马克思所说:“虽然希腊人是从神话中引伸出他们的氏族的,但是这些氏族比他们自己所造成的神话及其诸神和半神要古老些。”在这样的意义上,或者说从这种认识出发,我们对鲧禹治水的功过及其父子不同遭遇的原因,略加考辨。  相似文献   

10.
依传统的说法,不论在品行还是在治水方法方面,鲧是罪人,而禹是英雄。《国语·周语下》有记录说:“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广,……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这是说,鲧和共工一样,品德很坏,而且用壅防、堙塞的办法治水,结果都遭到丧身之祸。而禹的品德高尚,并“厘改制量”用疏导的办法治洪水,结果成功,成了历史的功臣。此外,《尚书·尧典》中,也  相似文献   

11.
鲧禹启家族的崛起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一般认为,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是在氏族公社内部自然形成的。本文对这一传统观点提出异议。作者从考察鲧以“产翁制”习俗对抗“图腾感生”神话之争、禹与涂山氏就子女归属权及姓氏即世系权之争、启以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等重大历史现象入手,引证《楚辞·天问》、《史记》等古代典籍,对父系家族在崛起过程中与母系氏族的抗争进行深入剖析,证明鲧禹启之间贯穿着一条父权制崛起的发展脉络。由于鲧禹启三代的持续努力,确立了男性生育权、父系姓氏即世系权、父子世袭权,才完成了夏民族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古代治水英雄神话中,共工、鲧、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说中与禹同时代的防风氏,文献记载语焉不详。而自八十年代以来,在吴越地区新采录到的大量流传在民间防风神话系列,则显得更为详尽。 防风神话的发现,始于1982年(金华市群艺馆《艺术馆》上发表了《大禹山和防风岩》);1985年后,在浙江省的东阳、绍兴、湖州一带陆  相似文献   

13.
《山海经》和夏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海经》历来被看作是我国古典时代的一部奇书 ,多数学者把它作为神话来研究 ,而本文则先对《山海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书的性质有一个比较确切的判断 ,并将《山海经》与《禹贡》、《天问》、《穆天子传》等著作进行比较研究 ,然后从《山海经》中寻觅有关夏史资料 ,对其中叙述的关于夏族始祖、鲧禹父子关系、鲧禹治水、鲧的下落、禹后裔的又一支系、启的传说以及夏桀之亡等资料一一加以辨析 ,从而证实 ,以神话传说形式表现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孙悟空与夏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名神魔小说《西游记》描写神猴孙悟空的出世,从石头里进出了生命,似属奇闻。究其实,不过是上古的灵石崇拜的“蛮性的遗留”。在远古,我们的祖先是相信人的生命自石中进出并与石始终密切关联的。“禹生于石”(《淮南子·脩务训》)或“禹产于(石昆)石”(《艺文类聚》引《随巢子》),均是其证。直到春秋时代,还有“石言于晋”(《左传》昭公八年)的异事。在上古发生漫天盖地的洪水于猖狂吞噬人们和禽兽草木的生命时,“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山海经·海内经》注引《开筮》),这就使整个人类的生命得到拯救。息石是一种“生长不息的石头”(袁珂《古神话选释》第293页),这种灵石本身就具备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鲧、禹治水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虽然看不清这个神话的细节,但从古代文献的零星记载中仍然可以了解其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6.
关于鲁国的建国定都问题,在古籍资料中,记载不一。《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这说明,开始封于鲁,并在曲阜建都的是周公旦。而早于《史记》的《左传》却又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虚”。后出的《括地志》,更进一步肯定“兖州曲阜县外城,即鲁公伯禽所筑也”。这里又明确肯定,初封于鲁,并在曲阜建都的是周公的儿子伯禽,而不是周公。那么,到底是谁初封于鲁,并在曲阜建都的呢?司马迁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又这样写道:“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而使子伯禽代就封于鲁”。这样加以解释,好像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在《史记·鲁世家》记载炀公的事迹时,又说:  相似文献   

17.
论太古神话的悲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使人惊奇的现象:几个最古老的、保存得比较完好而没有遭到古代学者篡改的神话,差不多都是悲剧性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舞戚、鲧禹治水,都是这样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虽说不上是悲剧性的,但只是个别。悲剧性神话占了如此大的比重,足以说明悲剧精神是我国太古神话的重要特征。夸父逐日等四个悲剧神话都保存在《山海经》中:《夸父逐日》在《海外北经》;《精卫填海》在《北次山经》;《刑天舞戚》在《海外西经》,《鲧禹治水》在《海内经》。鲁  相似文献   

18.
鲧之传说的地域分野与鲧生高密的历史地理学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文献中有关鲧的诸多传说的记载,均包含有大量可信的历史素材,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文明社会前夕的若干史影。战国、秦汉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堤防建筑,颇为普遍。这些数量众多的堤防正是衍生出今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大量"鲧堤"遗迹的素地和产生丰富的鲧的传说的沃土。《世本.帝系篇》"鲧生高密"的传说,大体上反映了远古时期鲧及其治水的传说,发生在地势较高的今天河南嵩山一带,《世本》作者硬是将"生活"之意的"生",机械地理解为"生育"的生,从而主观地杜撰出"颛顼生鲧,鲧生高密,是为禹"的帝王家谱式的世系,其与历史实际完全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9.
丁纪 《天府新论》2021,(2):22-35
以德、以功、以言,禹皆所谓不朽者也。然围绕禹之一身,有许多自相“矛盾”或“悖反”处,如鲧堙禹导、鲧殛禹用、公天下之禅让与家天下之世继,又如较之于舜之窃负而逃、较之于颜子之居陋巷、较之于尧舜“性之”与汤武“反之”,皆使人觉其理解为难,凡此实又准确把握儒家义理之关键与机会也。孔子曰“吾无间然”,孟子曰“易地皆然”,惟由此,禹之所以为禹者乃可得而见之。  相似文献   

20.
在<淮南子>的神话系统中,鲧禹治水用的息壤出自昆仑,而昆仑的原型,是位于楚国西北的岷山.息壤出自岷山,证据有三:其一,岷山为大禹故里;其二,岷山附近流行石崇拜;其三,荆州有息壤祠祭,而楚人出自巴蜀.故鲧窃帝息壤,即鲧盗挖帝之下都--昆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