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内容提要 文章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社会成员生活富足,社会保障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完善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观的基础上,己经成为政府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成为一些执政党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必要。这说明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国家即使不是出于社会安全的需要也会不断扩大和完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行政审批是我国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方式,但是却存在诸多问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WTO规则的要求,我国各级政府都积极推行了以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为主要内容的审批制度改革.这一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以法制行政理念构建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实现行政审批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有经济体尤其是垄断经营的中央企业占据着支配国家经济资源的特殊地位。央企这样的经济巨无霸与全能型政府这一政治巨无霸之间的关系就此纠结起来:中央政府以央企作为组织依托调控经济运行的政治目标为预设,试图却无法全面控制中央企业;中央企业以市场规则和权力依托为依恃,常常挑战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两者之间控制和反控制的拉锯战,造成政府经济政策实施的内在障碍。出现这种情形,不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关系磨合错位,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无法解决的内在难题所致。因此,必须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策略性的经济形态,完全坐实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中,以法治方式推进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将中央企业组织改造成完全依照市场规则运作的经济组织,使之与所有市场组织处于平等竞争的状态,进而终结国家权力与市场组织的非规范勾连,有力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中的主体间性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分散化、政府权力的下放和转移,表现为目标导引下的而不是由权力推动的治理,表现为社会治理中主体的多元性以及多主体的相互依存与合作。主体间性社会治理以市场经济为自己的实践基础,市场经济催生了政府改革以及由这种改革所导致的权力分化,而主体间治理规则则把分散的原子化的治理主体凝结在一起达致社会善治,没有主体间治理规则也就没有社会治理中的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5.
论公民社会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秋明 《兰州学刊》2013,(8):153-156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及社会观念结构。与这一变革相适应,中国的政治结构也面临着重大变革,政府面临着转变职能的紧迫任务。政治的进步需要公民社会,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革将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奠定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公民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之一。公民社会通过建议、监督、批评、批判等一系列建设性的非暴力的形式对政府的行为进行制约,同时接受国家的正当的合法的制约。二者就是在这种互动与监督中形成良性平衡关系,形成一种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最终促成政府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初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运行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导向是,以较快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中心,努力增大综合经济效益,积极推动适度经济增长,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尽力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等四个目标为结合点和统一点。国家调节经济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具有高度公信力和高效执行力的法治、优质服务型政府来实现。追求调控成效、社会效益显著和全体民众真正幸福,应是法治、优质服务型政府实行科学调控经济的重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论政府对国有经济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职能石玉平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具有经济职能,但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上是不同的。因为政治和经济不是独立存在的,政府保护谁的利益,追求什么样的经济结果都要依赖于经济和政治的共同决策过程。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当代可能性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郁建兴 《文史哲》2003,20(1):75-81
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得以兴起的最深刻根源 ,就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今天 ,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可欲的目标 ,它的达成 ,仍然不能离开发展市场经济这个基础。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工作 ,不但论证着在国家能力和市民社会同样弱小的中国实现二者之间正和博弈关系的可欲性 ,而且也展开着某种可行性 ,那就是 ,提高国家能力 ,重构国家机器 ,是以合理界分国家与社会的职能边界、合理确定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为前提的 ,而有限政府并不会自动成为有效政府 ,国家又必须充分发挥其支持和增进市场有效运作的积极作用 ,以使具有自主性和多元化的社会确保统一和团结。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如何扶植、巩固和发展这种模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政府行为是政府的全部职能和需要的具体动作,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领域,这里仅探讨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即政府经济职能。目前,研究政府行为尤其是经济行为是一个新的命题,它对正在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政府参与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就是为了把资源配置建立在合理选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对…  相似文献   

10.
共产主义是一种未来的理想的国家制度。国家制度价值标准是共产主义制度科学假设的价值标准,人性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共产主义制度科学假设的双重价值实体。共产主义社会是消除了阶级和剥削,因而符合公正和平等以及人道和自由等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经济制度除了具有公认的公有制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特征之外,还具有两个特征,即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不但是公正的分配原则,而且是唯一道德的、善的、应该的分配原则,因而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最高级最美好的分配原则,是一切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的最高级最美好的分配原则。因为共产主义乃是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是完全符合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社会,因此,共产主义的经济形态,无疑是人道的自由的公正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每个人都平等享有经济自由和经济公正权利。这种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决非计划经济,而必定是市场经济;决非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而必定是完全由市场调节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有政府规范而没有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唯独没有政府管制的民主的公有制市场经济,才是真正自由和公正的市场经济,才是真正符合经济自由和经济公正等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理想经济形态:没有政府管制——但有政府规范——的公有制市场经济制度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