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浅谈语用预设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语用预设的分类研究,在国内是个薄弱环节,成果甚少。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语用预设作出不同的分类:根据其是否与实际相符,可分为真实语用预设与虚假语用预设;根据其在认知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可分为典型语用预设和非典型语用预设;根据话语"恰当性条件"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和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根据发话人对所构预设的确定情况不同,可分为确定性语用预设和不确定性语用预设;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句子语用预设和语篇语用预设;根据交际角色不同,可分为发话人语用预设和受话人语用预设。对语用预设的分类,是预设理论自身建设的需要。对语用预设作出多视角的分类,不仅有助于明确这一概念的外延,而且有助于明确其内涵,有助于深化对预设本质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语用预设是发话者对交际双方共有知识的一种假设。写作是一种语言交流方式,写作过程是一个作者和读者的特殊互动过程,必然会受语用预设的影响。本文通过语用预设的理论,结合语篇和信息结构理论,初步探讨了语用预设在英文写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发话前假设是真的信息,具有合适性、共知性、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中语用预设的使用能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Падучева(巴杜切娃)把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类。本文对两种预设的内涵和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两种预设在内涵、地位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并且与言语行为成功条件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是自然逻辑中两种不同的预设,它们各有其特点,但二者又是紧密相连的。自然语言逻辑最终要研究的是语用预设。  相似文献   

6.
预设是言语行为中常见的语言现象。预设分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类。语用预设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可撤销性或可废除性,合适性,共知性或共同性,隐蔽性和主观性。对语篇(口语的和书面的)的理解其实就是根据语用预设理解语篇意义和从语篇意义中推导语用预设的隐含或深层意义。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预设的研究主要是采取语义和语用两种方法。预设作为一种隐含义,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推理现象。预设与语用策略旨在通过语境动态地把握语用预设与语用策略的关系。交际者可以通过利用预设的共同性、恰当性和可取消性等特性来表达隐含意义实施语用策略,以达到其交际目的;也可以根据预设通过语音、词汇、句法等手段来突出信息中心以改变信息结构实施语用策略。同时,根据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不同角度而产生的预设失误也会影响到语用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在广告交际过程中由于广告自身的功利性易使广告受众采取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而预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常常被广告撰写人用来不露痕迹得增强广告的说服效果。文章回顾了预设的历史背景及理论背景,分析了预设的特点,详细描述了预设在广告语中的语用功能,并分析了其策略性。  相似文献   

9.
虚假语用预设在幽默话语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预设作为句子或话语中隐含的信息或命题,对交际双方的话语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语用预设并非总是无阻隔地顺利实现的。当其实现情况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发生偏离时,话语中的预设就实现为语用预设的另一特殊类型——虚假语用预设。文章对几则幽默话语及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虚假语用预设是幽默话语的重要制造机制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闻名世界的辛普森谋杀案的审讯笔录作为语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庭审中律师问话的语用预设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律师问话中的语用预设进行探讨分析,旨在揭示法庭询问中律师是如何利用隐含各种预设及触发语的提问来诱使证人或被告做出有利于己方的回答,从而有效地实现自己意图的。研究表明,语用预设是法庭询问中律师常用来引导话题或设置"语言陷阱",从而从证人或被告的回答中获取有利的信息,来实现自己的问话意图的一种有效的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11.
美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在长篇小说《白鲸》中充分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创造了小说的永恒魅力和超时空的文学价值。文章运用语用预设理论,从语用预设的语境多维性、隐蔽性、文化性和语用预设量的角度,分别对白鲸、裴考德号、船长亚哈伯和航海本身四个方面的象征意义进行探索性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语用预设理论对文学语言中象征意义的建构和阐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语用预设是一种重要的语用推论,其所具有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已经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以情景喜剧《老友记》中隐喻话语为语料,分析了隐喻话语中的语用预设信息的获取、语用预设的特征以及语用预设在隐喻话语中的功能;阐述了语用预设是如何保证含有隐喻话语的交际顺利进行;探讨了语用预设是如何参与隐喻话语含意的推导并产生歧义、幽默等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用预设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背景知识和语用意图。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如果听话人能识别说话人的预设信息进而推导出新信息,就能很好地理解说话人的话语目的和要旨。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如果语用预设知识能得到应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推理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动态性是语用预设的特点之一,本文首先详细分析和讨论了语用预设的动态性,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和阐述了语用预设的动态性,探索了语用预设动态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预设几种习以为常的观点指出预设这些观点的不完善之处,主要是关于预设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在理论阐述和实际运用上的误读。并且探讨预设的本体论,提出可能世界是语用预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虚假语用预设是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形式。TED 演讲者往往“破坏性”地利用常规预设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的特点,借用语用预设的触发机制,不断设置“预设陷阱”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实现话语控制、增强说服力、表达言外之意以及制造幽默效果,从而增添演讲魅力。  相似文献   

17.
预设是语言学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对象,以语用预设为视角的广告语言研究逐渐兴起。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预先设定的先知信息或背景知识,具有主观性、单向性和隐蔽性。从语用预设视角解析地产广告语具有现实适用性,对地产广告的制作和推广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用预设是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相声是一种以"包袱"为表现手段的特殊语言艺术.本文依语用学的角度,从语用预设的特征和语用策略的采用两方面分析了"包袱"的形成与效用,并对相声语言中的预设与陈述不相符的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语用预设的视角对英语印刷广告语言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不同产品的广告用语具有不同的严密性:药物类广告的用语最严密,洗发水的居中,化妆品的最不严密。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广告类别对广告语言的影响,还为继续研究语用预设的交际功能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预设起源于逻辑学,后来被引进到语言学领域,成为语言学和逻辑学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它是指说话者说出某个特定句子时所作的假设,是交际双方已知的共有或背景知识。从宏观上讲,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语义预设是语用预设的基础,语用预设是语义预设的具体运用,两者间是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