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江堰专页     
都江堰市举办震后首场就业招聘会5.12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及都江堰市就业局千方百计周密组织,共收集48家各类用人单位招工信息1000多个,举办了灾后首场招聘会,并将就业岗位送到受灾群众临时居住的帐篷中。目前,都江堰市人力资源市场  相似文献   

2.
“了解地震抗灾常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重建家园!”一堂浅显易懂的讲课给都江堰市幸福镇社区受灾群众极大鼓舞。5月23日,成都市及都江堰市就业培训中心在“5.12”地震后抗灾心理培训班.安抚重灾区家乡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3.
都江堰市劳动保障局在推进对受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中.把就业援助工作点设到每个灾区群众安置点,挨家挨户入户登记,不留盲点,力求让每位有就业愿望的受灾群众都有适合的岗位。据了解.全市共设置了12个就业援助工作点,已帮助300名受灾人员走上了保洁、保安、炊事等工种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4.
6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等的陪同下.视察重灾区都江堰市就业援助工作。在滨河小区安置点灾后就业现场招聘会.都江堰市就业局介绍.这是灾后都江堰举行的招聘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5.
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险特殊政策出台后。旺苍县快速反应,积极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县上成立了灾后就业援助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部署,制定专项援助方案,按照简化程序、特事特办的工作原则,设立了“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为全县受灾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县劳动保障部门及时调整培训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学校培训与企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受灾群众就地就近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围绕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6.
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影响.广元市有19.5万多名受灾群众和返乡农民工失业、失地、失去基本生活来源,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为切实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恢复信心,广元市紧紧围绕帮助受灾群众更快、更多、更好实现就业,着力抓政策落实、就业援助、技能提升、创业促进和信息对称.把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变成实现就业的过程.把新上项目的过程变成扩大就业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头戴安全帽.两眼密切观察山体的飞石.准确的旗语指挥过往车辆安全通过——这就是阿坝州新近开发的公益性岗位“险情监测员”。在灾后重建中.阿坝州积极开发了险情监测员等13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受灾群众5136人.仅汶川县就有184名险情监测员走上了都汶公路生命线.解决了他们的就业和生活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8.
汉源县河西乡在“5.12”地震灾害中,涉及受灾群众7000余人,后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相继失业返乡达500余人。河西乡立足山区实际,抢抓灾后重建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全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3100人.同比增加720人,实现劳务收入231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24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实现了农民工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
崇州市劳动保障部门针对灾区实际情况,实施“培训三化”服务增大培训面,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及时获得免费培训,更加有效地推进灾后就业援助。一是培训地点就近化。在培训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受灾群众暂居安置的因素,分散就近设立培训点,方便有培训意向的人员:二是培训目的定向化。  相似文献   

10.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处于震中区域的阿坝州汶川、理县、茂县等地近10万受灾群众外撤至都江堰市,阿坝州劳动保障局也随之在都江堰市设立了“社会保障服务点”,经办劳动保障各项业务。阿坝州作为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地震发生前已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各项劳动保障数据集中存放于马尔康。“都江堰服务点”的设立和业务办理,必须依靠金保工程省市业务专网,与州劳动保障数据中心跨区域远程联接。  相似文献   

11.
虹口突围     
5月12日,成都市就业训练中心张泽丽、高洁、雷勇和杨斌4名工作人员正在都江堰市虹口镇开展农劳培训工作。14时28分,特大地震突然降临,离震中心较近的虹口镇成了重灾区,交通、通信、电力迅即瘫痪,成了一座与外界隔绝的孤岛。张泽丽等人不顾个人安危,迅速参加了镇中心小学、镇卫生院的救援行动。当晚,他们又冒着大雨和当地群众一道,到废墟中抢救伤员和物资,为受灾群众搭建避难棚,并将自己带的食物分给受灾群众。  相似文献   

12.
平昌县就业局立足自身职能,整合社会资源,坚持“四下基层”,千方百计服务于抗震救灾大局。一是查灾排险下基层,先后深入到500余户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开展灾情调查,排查安全隐患,鼓励和支持他们重树信心,生产自救。二是就业指导下基层,主动深入村社及各受灾群众家中,提供适合受灾群众务工的劳务信息,引导输出劳务、转移就业。三是技能培训下基层,在受灾较重的黑水乡鸣高村、驷马镇辉煌村等地举办了实用技术培训3期,免费培训受灾群众67人。四是就业援助下基层,按照“就地就近、灾民优先”的原则,安排6名特困灾民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鼓励社区内的就业型和劳服型企业优先吸纳爱灾困难群众。  相似文献   

13.
民生是灾后恢复重建之本。两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促进地震灾区群众"户户有就业"摆在民生工作的重要位置。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两年间共帮助和促进近160万受灾群众就业,确保了就业有门路、收入有来源、生活有保障,为灾区群众点燃了新生活的亮灯。  相似文献   

14.
巴中市劳动保障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对因灾失业人员实施就业援助。一是开发公益性岗位3557个,优先安置重灾户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二是先后举办了8场受灾群众就业援助招聘会,提供岗位1.4万多个。有38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15.
“5.12”特大地震致使九寨沟县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遭受重创,300余家涉旅企业被迫歇业,仅九寨沟管理局、九寨旅游集团公司、九寨天堂等几大宾馆的失业预登记人员就近3000余人,面对困境,县人事劳动和保障局不等不靠,在灾后重建中寻求多条就业门路,通过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及时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组织劳务输出,帮助受灾群众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郫县人民心系灾区群众就业援助现场招聘”活动,最近在都江堰市玉堂镇外滩社区安置点和幸福镇安置点举行。郫县劳动保障局组织协调成都现代工业港园区企业和部分用人单位,为灾区群众提供了普工、电工、车工、钳工、家政、营业员等50个工种,2000余个岗位。提供的工作岗位大都包吃包住,工资待遇从800元到2000元不等。活动当天共有2200名受灾群众参加招聘会,进行就业登记428人,有33名应聘绿好食品公司的女工经面试后当即被全部录用。  相似文献   

17.
7月中旬.江油市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罕见特大持续强降雨过程.全市40个乡镇586户工矿企业42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亿多元。灾情发生后.江油市劳动保障局局长金华松带领工作组.深入小溪坝、厚坝镇劳动保障所等了解受灾情况.看望问候工作人员和受灾群众,并当即决定,特事特办.紧急开发500个短期公益岗位.配置给受灾严重的乡镇.专项用于抗洪救灾工作。这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受到了各乡镇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8.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崇州市设置临时安置点137个,就地安置受灾群众近10万人,转移安置4273人,接纳安置市外受灾群众3400人。崇州市劳动保障局坚持政府安置与受灾群众自助自救相结合,坚持政府保障与产业扶持相结合的方针,逐步实现由政府“输血”向受灾群众自我“造血”转变,全方位、多角度狠抓就业这一关键环节,做好受灾群众生产自救工作。  相似文献   

19.
巴中市强化措施认真落实灾后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一是强势宣传政策,扩大社会知晓面。各级劳动保障系统大力开展进乡镇社区专题宣传活动,面对面为群众讲解特殊政策。二是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办事流程。将下调失业保险费率,为受灾企业提供职业培训补助.缓缴社会保险费等的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各县(区)及社保经办机构。市劳动保障局将各项特殊政策的经办业务全部前移到社保服务大厅或政务中心.实行即审即批即办。各县(区)劳动保障部门简化办事程序,改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一年了.作为地震灾区成都市的受灾群众.他们的就业状况如何?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30日,全市共筹集、开发就业岗位近60万个,纳入就业援助42.1万人,组织受灾群众定向培训27.58万人,先后帮助35.3万名灾区群众实现就业,其中本地就业33.7万人,劳务输出1.6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