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司法领域中的民意是公众在对因为某种原因受到社会各界格外关注的刑事案件认知、判断的基础上,根据法律正义的外在社会价值形成的带有普遍倾向和较多道德成分的观点或意见.民意是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关(直接或潜在)但被国家排斥在刑事诉讼活动之外的一种重要利益的体现.司法以审慎的态度吸纳有效民意,符合司法民主的要求,并可克服法律滞后于生活之弊端.民意的刑事政策化则是实现民众合理司法诉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量刑说理消解了刑事裁决结果与公众预期之间的现实张力,在量刑规范化增强量刑结果客观性的基础上,增添了刑事司法的制度柔性。完善我国的量刑说理制度,可从规范裁判文书说理、合理行使量刑自由裁量权、完善量刑说理方式、维护量刑程序中的控辩对抗、健全量刑说理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当前刑事司法回应民意的缺陷、不足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刑事司法回应民意机制的建构在于原则与制度的有机结合。民意和刑事司法应该在沟通与协调中获得互相理解和支持,减少社会震动,降低社会成本(包括司法成本、民意成本等),从而提高司法效率,保证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微博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刑事司法的公开透明,民意的及时有效表达可以促进刑事司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微博民意对于刑事司法公正也存在一定消极影响,比如,微博民意可能会侵犯公民隐私、干扰侦办程序、妨碍审判公正、损害司法权威等。合理的公众参与则是平衡微博民意与刑事司法公正的关键。实现微博民意与刑事司法公正之间的良性互动,应当完善民意甄别机制、人民陪审制度、庭审公开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量刑自由裁量权的行驶是法官在量刑中的必然现象,不仅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刑事审判活动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实现。影响量刑自由裁量权的因素很多,文章主要从完善量刑裁量规则的角度,分析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造成行使自由裁量权偏移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量刑自由裁量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刑事司法实践中,民意在特定条件下得以介入司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司法公正。法律的精神与民意的价值是一致的,依法裁判符合民意期待;但当法律精神与积极民意明显相左或缺乏有效的法律精神可资遵从时,以认真、审慎的态度依据承载积极民意的非规范性法源裁判,有其必要性。民意本身并不足以干预司法,只有为权力因素所吸收的民意才能影响刑事司法活动。在司法尚难有效独立的现状下,在刑事司法中考量民意,使司法与权力、民意之间构成三方制衡态势,或属相对合理之举。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恐怖活动犯罪呈现全球化趋势,刑事司法应对全球化恐怖活动犯罪成为应然,也是必须的选择。我国当前重刑反恐政策和民意"重刑化"倾向,弊端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反恐合作的有效开展。刑罚裁量涉及国家对犯罪做出反应的方式是否有效和富有理性。公众舆论影响量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量刑政策也影响公众形成对社会犯罪状况、法律秩序以及公共安全的基本态度。"严打重判"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应该对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量刑政策重新定位,并对民意加以理性引导。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因受到民意的影响而导致诉讼结果出现巨大转变的案件不在少数。民意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它具有难以控制性和易变性等主要特征;民意之所以能够影响刑事司法,影响诉讼进程的各个环节,主要是由于我国司法体制不完善以及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了更好的维护司法公正,有必要采取有效举措以使民意有利于刑事司法实践,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宽缓化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方面均得到广泛适用.但受重刑主义的影响,"严有余而宽不足"仍是司法常态,在处理极具特殊性的受虐妇女杀夫案时体现尤为明显.就定罪而言,司法实践忽视了出罪事由在此类案件中的适用;而在量刑方面,受虐妇女杀夫案涉及的量刑影响因素众多,"同案异判"情况较严重.此类案...  相似文献   

10.
死刑民意是可以引导的。引导死刑民意就是要剔除死刑民意中的非正确成分,就是要引导死刑民意摆脱情绪化的反应向理性化的方向转变。当代中国死刑民意的理性引导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刑事立法方面的死刑民意引导,主要措施有构建死刑替代措施和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二是刑事司法方面的死刑民意引导,主要措施有构建民意参与死刑案件审判的机制、构建死刑案件的信息公开机制、构建死刑案件的交流反馈机制、适当的时候暂停死刑执行。三是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之外的死刑民意引导,主要措施有构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思想启蒙与死刑知识的提供、以死刑个案与错案为突破口、构建民间的死刑改革推动机构。  相似文献   

11.
英国议会通过<2008年刑事司法与移民法>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改革了现行青少年司法制度,强化了审判前处罚,整合了现行社区刑罚,并细化了各类处罚的适用条件.它对英国青少年司法体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刑事司法与移民法>涉及青少年司法内容的详细解说,启示我们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应在吸收国外优秀制度和立足于本国国情基础上,从尽快建立合理完备的未成年人司法体制、适当扩大非监禁刑罚措施、增设非刑罚的处理措施、司法中兼顾量刑的统一这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在不断的觉醒。民意在对刑事司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拟通过对其双重作用的分析,以期实现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和谐发展,实现法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案件事实一旦发生便不可重现。由于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及调查手段的限制,最终能进行刑事程序并据以定案的证据与案件事实不可避免地存在出入,且关于被告人品格等人身危险性的评估又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因而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规范法官量刑裁量权,确保量刑的公正,检察官量刑建议制度无疑是方式之一。但由于历史传统、法律文化和刑事司法理念的不同,量刑建议制度在各国所具有的功能、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因此,对这些差异、共性进行分析,将会大大完善我国检察官量刑建议制度。  相似文献   

14.
检察机关量刑监督制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履行刑事审判中的量刑监督职责是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重要内容。然而,司法实践中的检察量刑监督制度受到了来自我国现行立法、检察机关自身以及司法审判机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严重削弱了量刑监督的法律效果。故检察机关有必要对现有的量刑监督制度予以改革并完善,以实现量刑公正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量刑证据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审判包括定罪与量刑两个阶段,由于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以来"重定罪,轻量刑"的影响,量刑证据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量刑证据与定罪证据相区别出发,对我国量刑实践中出现的辩方证据收集困难、同案不同罚、证明对象等问题进行梳理,最后针对定罪证据与量刑证据的区分、量刑证明标准、证明空间提出相关立法、司法建议以促进我国量刑证据制度的建构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刑事错案是指公检法等司法权力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等具有司法职权的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因为对案件事实、影响案件定罪量刑的证据或者适用刑事程序法和实体法出现错误从而导致案件的定罪量刑出现错误给被追诉人造成人身经济及政治权利造成损害的案件.在正确界定刑事错案之后,探讨证据在诉讼证明中的错用以及在错案中的作用等方面对错案的形成原因,错案的形成种类等作了阐述和说明,并提出预防错案发生的对策和机制,以期对当前构建公正司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论刑事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政策是国家机关进行刑事立法与司法活动所遵循的准则。按照不同的标准,刑事政策可以划分为长期的刑事政策与短期的刑事政策,普遍性的刑事政策与区域性的刑事政策,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和刑事执行政策。我国人民法院适用刑法的活动须以党的刑事政策为指导,这种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定罪、量刑和行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刑事法律制度是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最后屏障和最有力的救济手段,刑事审判工作则是惩治犯罪、满足诉求的最后阶段,而对犯罪人的定罪量刑是刑事诉讼结果的最终呈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量刑公正是刑事正义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保障审判独立、充分尊重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前提下,强化对其量刑权的检察监督是至关重要的.法律法规虽然明确授予了检察机关审判监督职能,并在法律条文中对行使这项职能做了一些原则性规定,但由于对行使范围、实施保障等相关问题没有一个系统明确的界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检察人员处于不能有效执行这一职能的境地.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论证在量刑方面对刑事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限制的必要性,进而分析通过强化检察机关量刑监督权对此问题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9.
“量刑差异”是刑事审判中一个常见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官的心理因素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实的刑事审判中,案件的社会结构如案件发生的社会情景、诉讼参与人员的各种特点与反应等,无时不在刺激着法官的审判心理,从而导致法官的心理失衡和随之而来的“量刑差异”现象。这严重地破坏了刑事司法的平等性原则。此现象虽然很难避免甚至无法在根本上消除,但却能通过对刑事司法作相应制度和技术上的改革来尽量减少它的发生,从而使刑事审判向着“相同案件做到相同处理”的刑事司法理想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0.
确定量刑基准既可为个罪刑罚量的确定提供参照系,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在刑事司法中量刑的畸轻畸重现象发生.本文认为中国刑法理论和实务界近年来对量刑基准问题有所研究,但在概念界定、确定方法诸方面都有分歧,需细加辨析和深入研究:而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上的相关研究、英美国家关于量刑基准的立法实践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