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中国认同”是西方汉学与中国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问题域。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认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证成。由于中西文化视角的差异,西方学界对中国的认知建立在“他者”框架基础上,形成一种“镜像”的“中国的认同”,其使得“中国认同”失焦、失准。这是“中国认同”问题式的学理源起。受西方影响,海外华人与中国港澳台地区分别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性认同”与“‘文明—国家’二元体认同”的“中国认同”命题的逻辑证成路径。“中国的认同”把中国文明体国家置于西方民族国家的对位,“中国性认同”把中华文化传统置于群体权益的对位,“‘文明—国家’二元体认同”把中华文明的国家大共同体置于地域文化的地区小共同体的对位。“中国认同”出现“镜像”以及“中国认同”问题式出现多重逻辑证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民族与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的失调与分离。只有通过“中国认同”问题式来质疑“他者”,建立起“中国认同”的中华文化本位立场,树立国家认同优先于地域认同的“中国认同”问题式的基本前提,才能还原“中国认同”的“原真性”,重构民族主体性,树立中华文化自信。“中国认同”的“原真性”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体性,以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三农”认同是青年成为乡村人才并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思想前提和保障。当前,青年“三农”认同整体薄弱成为其助力乡村振兴的掣肘因素,主要表现为认同对立、认同离散、认同逃避、认同功利等。认同本质上是心理过程,因而既要从心理学的层次分析认同薄弱形成的原因,也要从中寻找增进青年“三农”认同的着力点。在实践中,以“三农”政策引领乡村振兴以彰显认同的时代主旋律,以“三农”教育夯实理性基础严守认同的认知主阵地,以“三农”实践激发行动热情打开认同的知转行主通道,联动协同发力,增进青年“三农”认同,从而培养“一懂两爱”的青年乡村人才,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认同本质上体现的是行为体自我与他者之间互动中的各种关系。文章围绕“认同机制”,解析了谁认同、认同谁、认同什么(不认同什么,为何不认同),以及影响认同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制约)认同等。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传播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的互动关系,并构建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的认同模型。作者认为,“认同”奠基于传播主体的“行为”和“语言”,产生于传受双方的互动之中,认同交集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认同仍有大量干扰因素,这是亟待研究以期进一步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海外移民传承着中华文化,并对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荧屏上出现了一系列以海外移民为表现对象的电视剧。其中的海外移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主要是通过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等方面体现出来。而“共同体叙事”“根性文化”以及“家国想象”是海外移民认同中华民族的话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家长执照”指家长经过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学习获得的合格执照或证书。运用Nvivo11工具,对检索到的51篇“家长执照”材料进行编码,分析影响“家长执照”认同的因素,发现“家庭教育缺位,家长不想教”“为父母提供学习渠道”“家长应尽的责任”三个因素对“家长执照”认同的影响最大,并进一步归纳出“家长执照”不被认同和被认同的原因。为增加社会对“家长执照”的认同,提出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提高科学性与可行性;壮大支持力量,提升培训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唤起家长责任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史是王朝史官基于国家视角的正统叙事。历代正史对中南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本叙事可归纳为追溯华夏族源的“华夏姻亲模式”和“华夏血亲模式”,认可中央政权的“输纳赋役模式”和“受封官爵模式”,认同中原文化的“甘受教化模式”和“慕义向化模式”等六种。在此基础上,中南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正史叙事类型可归纳为“建构型”和“原生型”。“建构型”强调国家权力的主导性,表现为“华夏姻亲模式”“输纳赋役模式”以及“甘受教化模式”,“原生型”突出对华夏族源的追溯与族群的凝聚,表现为“华夏血亲模式”“受封官爵模式”以及“慕义向化模式”。地理条件的差异、发育程度不同的政治组织以及中央王朝对不同区域的开发程度是形成“建构型”和“原生型”两类正史叙事类型的原因,但“建构型”最终会转变为“原生型”。六种叙事模式构建了“家国同构”政治理念的血脉、利益和文化根基。正是这种基于中华民族一家亲,各民族“守望相助、情同手足”的根基性情感,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稳定性和趋同性,为当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7.
“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弄清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的现状是对其进行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全国29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整体状况良好,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收入、毕业中学、政治面貌、就读年级等是影响“五个认同”的基本因素。性别对“国家认同”外的其他认同都有影响,“生源地”“家庭经济收入”“政治面貌”等对“道路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影响显著,“毕业中学”对“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影响较大,大一到大四阶段“五个认同”呈U型波动。因此,在“五个认同”教育中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等,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深刻阐释文化认同内涵的基础上,多次就文化认同问题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通过揆诸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发展史,揭示了文化认同“从哪里来”的首要问题;指出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明确了文化认同“为何重要”的核心问题;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解决了文化认同“怎么增强”的关键问题:标志着党中央对文化认同发展规律及其强化路径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文化认同系列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认同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文化虚无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激发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视域,轮岗教师的乡土情感具有深刻意蕴,具体体现于:轮岗教师是认同乡村生活方式的“局内人”、是推动乡村学校发展的“同行者”、是担负乡村社会责任的“新乡贤”。目前,在轮岗交流实践中,存在着部分轮岗教师对乡村学校发展持“事不关己”态度、对乡村生活方式难以或不愿认同、乡村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薄弱等问题。其原因在于:轮岗教师的教学岗位变动较频繁,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吸引力不足,轮岗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到位。对此,需要通过以下举措形塑轮岗教师的乡土情感:健全乡村学校组织文化,增强轮岗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生活,提升轮岗教师的乡土认同感;明确乡村社会文化身份,引导轮岗教师的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从吉尔吉斯斯坦政变看政府合法性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合法性既是民众对政府的一种心理认同,又是一种行为接受,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地满足“被领导者”的要求,就会出现合法性危机。此次吉尔吉斯政变不仅有合利益性缺失、社会异质度高、政治精英失范等内部原因,更有美俄力量角逐等外部原因。所以,政府合法性要在增强政权有效性、“刻写一反刻写”的合法性求证和坚持本土化的民族发展模式中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