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宋代著名女作家朱淑真,在诗词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现存的《断肠词》莫不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讴歌情怀、畅述心志。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春天,还是酷暑炎炎的盛夏;无论是悲凉萧瑟的秋天,还是寒风凛冽的隆冬,都令她触目伤怀,黯然断肠。她悲在芭蕉叶上、梧桐树里、桃李丛中、梅花枝头,真可谓“对景无时不断肠”。可以说,“断肠”是贯穿朱淑真诗词的主调,是她强烈思想感情的凝聚,是她与悲苦命运抗争的印记,也是她在封建礼教重压下发出的愤怒呼声。她之所以如此“断肠”,乃是当时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家庭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爱情婚姻的不幸、独立特行的气质个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朱淑真的《断肠词》是宋词中面貌独特的词集,它的三十首词(《断肠词》收词三十一首,但《生查子·元夕》有人认为是欧阳修词),没有一首不是女词人对自己爱情和婚姻的咏叹,即使是那些题为《催雪》、《梅》等咏节物之词,词人也都以比兴、象征等手法,寄寓自己在爱情、婚姻上的思想情感。田艺衡《纪略》称朱淑真“因匹偶非伦,弗遂素志,赋《断肠集》十卷以自解。”指出朱淑真因婚姻不称意,所以写了诗词十卷以自我宽慰,论断是很确切的。可惜朱淑真死后,她的十卷诗词“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魏仲恭《断肠诗词序》),词只剩下三十首了。翻开《断肠词》,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女词人对婚姻和爱情的悲歌和怨歌,那些抒发女词人对婚姻和爱情的悲愁、忧伤、哀怨、痛苦的词,催人泪落,令人肠断。对于《断肠  相似文献   

3.
萨福的残诗为H.D.提供了不同于男性文学传统的文学范式。萨福跳跃的诗行和诗中独特的意象不仅为H.D.诗思翱翔提供了潜文本,而且也是她开辟自己创作世界的基础。在她五首都以萨福残诗为副标题的"断章"诗中,她依照自己的构思对萨福残诗进行拓展,重构了这位文学祖母的声音,展现了女诗人如何坚定自己的缪斯身份。  相似文献   

4.
中晚唐诗歌中存在着大量以"断肠"为主题的诗歌.中晚唐诗中"断肠"一词的意蕴具有多种层次,诗人们在离别、相思、贬谪等题材中运用"断肠"一词营造出不同的审美意境,在寄托生命情怀的同时,也深刻映照了中晚唐文人的悲剧性审美体验."断肠"诗的审美意蕴,是在中晚唐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诗学传统的承继性和诗人个体心理机制的合力共同形...  相似文献   

5.
被人尊为“婉约正宗”的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强调诗词分畛,词当属诗之外的“别是一家”,它的主要特点是文雅、协律、典重、故实、铺叙,在文学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她不仅是一位高妙的理论家和鉴赏家,更是一位词作大家,她以自身的创作实践有力地佐证了她的词论。  相似文献   

6.
宋朝女诗人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工诗书,晓音律,精绘画.著有《断肠诗词》集传世。明朝毛晋将她的《断肠词》跟李清照的《漱玉词》合刊为《断肠漱玉词》。明清以来学者,多以“淑真易安”,并称隽才。朱淑真是我国妇女文学著名作家,她的诗词婉丽清新,情真意切,独具风格。 由于有关她生平记载的文籍史料甚少,而明清以来学者对她的评述,又众说纷纭:北宋人、北宋末至南宋初人,还是南宋人;祖籍何处,是钱塘,是海宁,还是归安;她出嫁“市井民家”,还是“庸俗官吏”;她有无婚外恋(或者叫“爱情走私”),她的品行如何,她是如何死的,是病逝,还是自杀;死后是土葬,是水葬,还是火化;《生查子·元夕》词是否是她写的;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到底应该如何公正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见智见仁,说法很多,许多问题至今还是疑团。因此,“朝华不显乎生前,夕秀徒彰于身后”的朱淑真,身世扑朔迷离,似乎成了传奇式的人物。 如何进一步洞幽探微,来一个“拨云见月,水落石出,尽量回到朱淑真的历史真相”,这无疑是摆在当代研究者面前的艰巨课题。 近来,由上海三联书店推出的香港女学者黄嫣梨的《朱淑真研究》,就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学术专著。黄著汇集前人的研究,进一步稽索钩沉,进行系统、全面考证,视野开阔、手法新颖、论述详尽,  相似文献   

7.
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在薛涛现存的91 首诗词中有44 首是酬赠诗。对薛涛酬赠诗英译的研究对加强译文读 者了解薛涛本人和薛涛的诗词创作都有着重要意义。关联理论翻译观是德国翻译家Gutt 将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领域中 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关联理论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明示到推理的交际活动,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交际的成功。文章 结合关联理论翻译观,对薛涛酬赠诗的英译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薛涛诗词及中国典籍的英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勃朗宁夫人和李清照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 ,她们的诗词历经数代 ,仍然广为传诵。虽相距甚远 ,各自为诗 ,两人身上却有某些相似之处。本文试从两人的个人生活、思想境界和艺术特征着手进行比较 ,以探求抒情诗的一些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柳如是明末清初女诗人 ,她对我国文化中意蕴丰富的“柳”有着独特的偏爱。她赋予“柳”以人格 ,赋予“弱柳”以不同的精神面貌 ,她笔下的“柳”超越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柳”的一般意蕴。同时她更以匠心之笔塑造“柳”的形象和意境。因此 ,她的咏柳的诗词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她以自然物为创作对象的诗歌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见解而深受读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部分自然诗作品的解读 ,分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景色诗和哲理诗以及其超验主义自然观和反超验主义自然观 ,揭示了女诗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  相似文献   

11.
公元1598~1606年,朝鲜女诗人许兰雪轩诗流传中国,也是明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徐媛诗名崛起的时期。徐媛的诗名鹊起,是她20余年学诗、悟诗的结果。然种种迹象表明,她也从许兰雪轩诗中获得启发。中朝女诗人基于相同的"宗唐"诗风、不同的诗学情境和文学个性却殊途同归地走向学习李贺诗的道路,留下了辨识度甚高而又各有特色的长吉体诗。许兰雪轩在明清人构建的女性诗史中占据重要位置。许兰雪轩和徐媛的诗歌交集呈现了中朝文化多向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12.
自然、死亡与爱情是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一生反复吟咏的主题。她是基督教的叛逆者,却构想着自己心目中的上帝;她热爱自然又害怕自然;她追求真爱却一生独身。本文在对女诗人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进行具体分析之后,揭示了其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死亡与爱情的双面观。  相似文献   

13.
封建时代中朝知识妇女不幸人生的真实写照──析《断肠集》与《兰雪轩集》李承梅《断肠集》是中国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诗词集,《兰雪轩集》是16世纪中叶朝鲜女诗人许兰雪轩的汉诗集。本文试图分析两人的人生阅历和作品,揭示封建时代中朝知识妇女真实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面...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里的诗词在古典小说中是“名属教坊第一部”的。林黛玉的诗词在书中又是当就魁首。不仅是诗会夺魁所仗,更是她生命所系,灵魂所寄。她欢乐时写诗,痛苦时写诗,在绝望离开世界的前夕,还要挣命似地将诗帕、诗本子投入火中,让她的诗先她而离开恶浊,可见她对这些诗词何等重视。“诗渐凡庸人可想”。诗确是一个人心灵无可遮掩的坦露。因此,从林黛玉的诗词来省识她的春风面目,该是多么饶有兴味。一人的政治理想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在日常言行中的。作为“混世魔王”贾宝玉的知  相似文献   

15.
魏夫人散论     
有人说: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是很多的,但是,杰出的女作家却很少。诚然,这说明了某种历史事实,不过,同杰出的男作家相比而毫不逊色的杰出的女作家还是不乏其人的。比如:最早在《诗经·风》中提到的许穆夫人,以中国第一个女诗人第一首爱国名作《载驰》的广泛流传而享誉后世;东汉末,女诗人蔡文姬,以抒写自己不幸遭遇的《悲愤诗》而蜚声文坛;两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以独具艺术风格的《漱玉词》而“压倒须眉”;清末,著名女革命家秋瑾,以诗词为武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而受人推  相似文献   

16.
朱淑真——封建妇道的叛逆者——读《断肠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女诗人只是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点缀。正史上很少有堂而皇之的女作家传记,偶尔有之,也涂上了封建道德观的色彩。她们的智慧和才能,就这样为封建宗法制度所吞噬了。朱淑真这个一代才女,同所有的妇女一样,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但她又跟所有的女性不一样,曾为爱情而呐喊,用诗歌以抗争。 一词之辨 妇道昭然 朱淑真的生平,一般认为,她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去世,杭州钱塘人,生于仕宦门第。她“幼聪慧,善读书,工诗,风流蕴籍”。(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因“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悒悒抱恨而终“。(魏仲恭《断肠集序》)  相似文献   

17.
沈祖棻先生的逝世,引起她的亲友、学生和读者的悲悼和怀念。沈先生的著作除早期新诗被辑为《微波辞》于一九四○年在重庆出版外,均由程千帆教授在近年陆续整理出版,计有《涉江词》、《涉江诗》、《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古诗今选》等多种。今年是沈祖棻先生诞生七十五周年,为了缅怀这位当代中国的杰出女诗人、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家和我们的好老师,我们特选刊她的部分旧体诗词,以供学习欣赏,并发表中文系吴志达副教授、历史系李涵教授的纪念文章,以寄托我们的深深哀悼。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她以自然物为创作对象的诗歌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见解而深受读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部分自然诗作品的解读,分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景色诗和哲理诗以及其超验主义自然观和反超验主义自然观,揭示了女诗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  相似文献   

19.
唐代女诗人李冶身世及作品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冶被称为“女中诗豪”,其诗也堪称“大历正音”,然其身为女冠,却风情宕逸,与刘长卿、皎然、陆羽、朱放、阎士和等人更是情逾常礼,故历来论者多以“荡”字责之。这位看似放纵自由的女诗人,内心却深感寂寞,她那些深情婉转之作,断肠相思之声,字字都向世人昭示着她对友情的渴望、对爱情的执著。情重则“荡”,“荡”犹不能遣怨,则只有走向世俗抗争之路,其悲剧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相似文献   

20.
诗词对话本小说生发故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一是可以诗为核生发故事,此方式可称为因诗生事式。在这类话本小说里,诗是故事的中心和情节的关键,诗又是故事、情节转换的关捩与契机,也是捏合故事的逻辑与道具,包括因诗得偶、因诗得荐遇、因诗得团圆等类型。其二是可以诗谜设置悬念,此方式可称为诗谶型。带有谶语性质的诗词会推动情节发展,可预言故事人物命运结局,往往与梦境、异形、占卜等相结合。随着情节模式化、基调宿命化、悬念僵化,以诗词为媒介设置情节的手段最终遭到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