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文[1]中建立了 Orlicz—Lorentz 序列空间并得到了一系列结果.本文用 Orlicz函数列{M■(x)}■=1,代替 Orlicz 函数 M(x),给出了更广泛的一类 Orlicz—Lorentz 模序列空间,并证明了这类空间具有有界完备对称基.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分辨率雷达目标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对Hough变换后参数空间进行特征定义来描述参数空间灰度图像的纹理分布特点,进而描述图像空间目标的形状特征.文中利用该方法结合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低分辨率雷达船只目标轮廓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识别,取得了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球面上由不同光滑度的核所生成且嵌套的两个再生核Hilbert空间之间的插值逼近问题.证明了一个空间的函数可用光滑性更好的子空间中的函数进行插值逼近,并给出了插值误差的上界估计.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空间维度.建构红色文化空间具有深层次的理论生成性和意识形态性.作为高校红色文化空间建构的品牌项目,红色长廊依托其内在的传播机制、场域机制、情动机制,充分彰显了红色文化空间的体化性、嵌入性、生成性、延展性.基于红色文化空间的建构,其空间溢出效应得以显现,具体表现为集聚效应积蓄空间效能、耦合效应整合生成正向合力、辐射效应发散空间影响力,最终实现联动化、示范化、网络化的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5.
利用框架理论研究了Banach空间的框架和原子分解的构造以及Banach框架的膨胀性质.  相似文献   

6.
对相对正规性以及潜在紧空间的相对拓扑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正规空间在更大的拓扑空间中正规的条件,同时证明了拓扑空间的潜在紧性是拓扑不变量.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建筑空间的特性,空间并非客观实体,其观念来自于知觉体验.现代建筑活动对几何空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空间也越来越依赖几何学.分析了空间存在的虚实两面性以及物质与精神两重性,从建筑空间的物质属性和空间的时间性论述了时间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论戴维·哈维对空间问题的探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勒菲弗与福柯以来,空间成了审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重要视域.哈维对空间问题的探寻,其最独特的贡献是将空间与空间性构造的生产综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因素,并因此把历史唯物主义推进到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高度.以此为基础,哈维对城市空间、后现代性状况、全球化与身体等现象进行了十分精彩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字的象似性问题一直以来是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但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句的研究中,对于词语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以汉英词汇的空间象似性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对空间象似性进行了阐述,并由此得出,在表达空间关系的词语中,很多词语象似于人类认知外部空间的顺序.象似于空间顺序的词语顺序在语言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电子商务物流空间经济过程中距离的概念及其描述基础上,研究了电子商务物流空间经济过程距离控制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物流空间经济过程系统中的每一个状态变量的运动不完全能够通过管理措施的输入来影响和控制;电子商务物流空间经济过程系统中距离的变化不能完全反映空间经济过程系统内所有状态变量的运动.  相似文献   

11.
一般地,常数矩阵A的特征向量不构成n维欧氏空间.针对这种普遍情况,用很初等的方法解决一类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基解矩阵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空间理论认为,空间与社会通过主体相互建构.在现代城市,主体以时空方式存在于城市文化之中.主体通过建构具有层级性的社会文化空间影响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文化语境建设,并促使高等教育物质基础日趋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成及城市主体的层级性形成.同时,现代技术的发展使空间得以拓展,"人"得以全面延伸.在媒介和各种教育技术的运用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公共性空间得以形成.这种城市文化空间及主体层次结构与高等教育国际化互动模式理论框架的形成,为其实证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铺装的功能包括暗示空间,统一协调设计,构成空间个性、创造视觉趣味等.入口空间具有导向性、可识别性、通畅性、过渡性、集散性等功能.入口铺装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应包括安全、便于适用,外观和造价.  相似文献   

14.
现代空间是造成女性问题的重要原因.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讨,认为女性被置于边缘、被作为客体、被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所排斥根源于现代空间的层级性、主体性、结构性和权力性特质.在重新理解现代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重塑对现代空间的认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运用高等代数基础知识讨论常系数齐次线性递推关系的解集合的代数结构.本文证明了:n阶常系数齐次线性递推关系的解集合是n维线性空间.  相似文献   

16.
时间与空间共同构成了文学叙事的两个维度,两者和谐统一,不可分割.在以往的文学叙事研究中,论者多从时间的视角进行解读,而空间视角却在有意无意之中被忽视.地域空间、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是文学叙事中空间视角的三个层次.从地域、生活和心理空间三个方面对《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一书的空间叙事进行试析,以解读小说中蕴藏的文化无根性和精神漂泊感.  相似文献   

17.
空间意识构成了卡夫卡小说的典型特征.在卡夫卡小说中,空间不但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背景,其本身也是主人公存在状态的一种象征.从互文角度考察,卡夫卡主要作品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叙事空间:封闭的私密空间表现了作家作为流放者和边缘人的空间焦虑;过渡的空间象征了作为流放者的无定点性;而不可企及和超越的空间则体现了作家在形而上境界的执著追求.卡夫卡的空间意识为当代读者认识20世纪小说叙事的美学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8.
时间与空间是讨论社会现象的两个要素,以往学者在研究白族的族性时强调其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历时性强调的是时间与族性的关系以及汉人对白族族性生成的影响.本文运用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基于大理村落的田野研究,讨论洱海区域内部上关、下关、海东、海西文化地理空间对白族人族性生成的意义.认为洱海区域的地理所具有的物质性基础给生活于其中的白族人提供了有差异的空间经验,将洱海区域的白族人内部差异彰显出来,在一个统一的白族概念下存在着他们相互区分和相互参照的内部边界(inner-boundary).  相似文献   

19.
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和图形-背景关系理论探讨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空间关系是人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中的方位、存现或运动状态的能动认知的结果.在空间关系所涉及的三要素中,目的物和参照物是基本的,是人观察和认识的基础,而人则是赋予事物以空间关系的关键.空间关系并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的自然之物,而是人类的能动识解使然.人们在识解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时,总是以一事物为参照来确定另一事物的空间方位.不同的识解方式和参照点形成了三类空间参照框架:相对参照框架,内在参照框架和绝对参照框架.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空间关系时,总是把目的物看做图形,把参照物看做背景,并以后者为参照来确定前者的空间位置.看做图形的目的物具有未知性和凸显性,看做背景的参照物具有已知性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球面上由不同光滑度的核所生成且嵌套的两个再生核Hilbert空间之间的插值逼近问题.证明了一个空间的函数可用光滑性更好的子空间中的函数进行插值逼近,并给出了插值误差的上界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