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过去的40年里,作文纠错性反馈的功效一直是二语写作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学者们纷纷就Hendrickson提出的5个问题阐明了各自的观点。有学者赞成,也有学者对纠错的功效提出质疑,甚至主张完全摒弃。但大量的研究表明,纠错的确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国内教师应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影响纠错有效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在二语纠错反馈领域进行了观察和实证研究。尽管总体发现纠错反馈对二语/外语习得有益,对二语/外语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启示,并为二语/外语研究者确认了研究方向。但是由于不同的聚焦,对纠错反馈类型划分的标准不一,以及不同的研究方法造成的研究结果往往差别很大。作者在对国外纠错反馈的十年研究汇总中尝试从理论发展、类型划分、效果研究、最新发展等几个方面梳理脉络,理清研究思路,从而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针对写作表层特征的纠错性反馈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国内外学者对纠错性研究的有效性和实施策略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然而在基本问题上仍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在介绍了纠错性反馈的定义之后,针对其有效性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文献综述,对以往的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对教学活动和实证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三十年外语写作界一直争论书面纠错反馈对语法习得的效果。本文梳理了该领域相关文献,旨在为国内的研究提供启示。首先阐述了 Truscott 和 Ferris 引领的两大流派截然相反的观点。其次,论证了至今大部分实证研究肯定书面纠错反馈的作用,不同纠错方式有不同效果。最后,本文建议未来研究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围绕以下两个主流趋势展开:1)考察聚焦书面纠错中不同纠错方式对习得各种语法结构的效果;2)对比聚焦与非聚焦书面纠错对语法习得的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考查了非英语专业一年级152名大学生的作文测试成绩、性格因素对通信反馈机制功效的影响和学生对通信反馈教学的态度。结果发现基于内容的通信反馈教学比传统批改反馈方式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更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丰富写作内容、增强连贯方面效果较显著。研究能启发我们更好地理解写作的过程、认识和把握写作的本质、帮助提高二语写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基于网络的一种新的写作反馈方式——电子反馈。文章着重介绍了电子反馈的理论背景、相对于传统反馈的优势、对外语写作教学的作用,最后就如何有效地进行电子反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二语写作中的反馈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馈一直被认为是二语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鼓励和巩固语言学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重要性已得到二语研究者的广泛认同。近20年来,写作教学和研究的发展已改变了常规的反馈方法——教师书面反馈,形成了教师书面反馈与同伴反馈、口头讨论的写作会议和计算机反馈共存并用的局面。近期二语写作中关于反馈的研究表明,教师书面反馈、口头反馈、同伴反馈和计算机反馈等在二语写作教学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另外,未来反馈的研究应更多与语境因素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8.
统计分析了西部地区某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读书报告中同伴识别和修改的错误。结果发现:纠错类型中除了Larsen-Freeman and long(2000)归纳的二语习得偏误类型外,还存在其他偏误;学生的纠错意识和能力较弱且主要集中在句子内部;外语学习过程中也会发生磨蚀现象。  相似文献   

9.
教师反馈是英语写作中重要的一环。如何有效地提供针对文章形式的反馈,在这方面,国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反馈是应该针对文章形式还是针对文章内容。对此类研究进行述评,希望能给我国的二语写作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实际使用的课堂反馈和学生最期待的教师反馈之间存在着差异。考虑到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及学生认知风格的特点,教师偏好采用重铸式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而学生更倾向于能自己找出错误并纠正,希望老师能够通过引导、澄清等方式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并自行纠正。因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更多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尝试学生最喜欢、最希望的教学行为方式,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  相似文献   

11.
文献回顾与检索的结果表明个体差异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话题之一,而已有研究的方法侧重于单因素研究。要更全面的反映个体差异因素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各个个体差异因素不同水平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就需要进行多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能力、语言能力、第二语言(外语)能力和国际汉语语言能力几个概念的层层解剖,逐步勾画出来一个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图。这一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由汉语语言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能力和汉语语用策略能力等四个主要成分有机结构而成;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两个阶段或者层次,即:汉语基本语言能力的获得和汉语综合交际能力的养成。对于前面两个能力成分和汉语基本语言能力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我们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后面的两大能力成分和汉语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却还没有多少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方面的有效探索也不多见。这一现状,无疑为国际汉语教育教学从业者来带来一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研究实践语境。  相似文献   

13.
国外语言界就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方面的研究已基本形成体系,但国内尚处于初始阶段.本文就国外有关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方面的研究从流利性概念的界定、研究理论基础(认识模式、发展解释模式等)、影响口语流利性的内外因素和主要实证分析结论进行综合述评,并对现有国内研究现状予以比较,以期促进我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流利性的获得和对流利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汉语教材的编写滞后于汉语本体研究,未能充分吸收和利用汉语研究的成果,因此造成汉语教材在语法方面的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重视综合,忽视分析;(2)重视结构,忽视语义;(3)重视句子,忽视语篇;(4)重视规则,忽视倾向;(5)重视编写,忽视实例。建议在编写教材时,更多考虑语言研究成果,兼顾不同方面。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尽量利用语言研究的成果,弥补和纠正教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孙悟空形象生成的文化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 综述了前人关于 孙悟空渊源的 种种争议,试图从 形象生成的文 化机制与文 化意蕴重加评析。在 追溯传统“猿”意 象与“非猿”意象时 ,指出 以道 为内 容,以 佛为 形式, 以世 俗为根源,构成了 孙悟空原型的重 要因素。这种种 因素 随着时 代的 变迁, 而一 步步 形成 了平 话、杂剧、小说中不 同的孙“猴”形象。  相似文献   

16.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汉语中新词语大量出现和使用引人关注.本文论述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教学的必要性、选择新词语的"常用性"、"稳定性"和"能产性"原则,并提出了几点划定新词语教学范围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7.
重铸: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中的有效反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阐明了重铸的概念、性质、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背景,并从重铸与接纳的关系、学习者个人因素、语境、目标语的选择、不同类型的重铸等方面分析了重铸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重铸对我国二语教学和学习的启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项写作教学实验的个案分析,讨论了英语教学实验中有关被试者的挑选,变量的控制和实验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该项实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前,英语是中国最主要的外语,但就其发展趋势来看,由于英语的全球化及其对中国英语教育的推动,英语在中国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英语将可能成为中国的第二语言,并且“中国英语”对其成为第二语言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习动机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成败的一个关键性的个体差异因素。30年来,国内外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具有研究始于国外而盛于国内、学位论文是最主要的成果形式、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手段精细化和研究样本较小的特点;呈现理论探讨初显端倪和对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日趋增多的研究趋势;存在对二语学习动机的定义缺乏一致性、理论探讨不足和过分依赖问卷调查法等问题。因此,构建汉语学习动机理论及其研究模型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