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正确理解行政执法的目的和功能,正视行政执法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创新行政执法方式,革除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的执法权力行使分散化、执法活动运动化、执法手段单一强制化的弊端,使行政执法方式向综合化、常态化、民主化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保障在于观念更新、体制创新和人的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生态经济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共生,是我国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环境行政执法作为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不仅保障环境治理的发展成效,也是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我国传统“命令—控制”型环境执法方式强制性色彩浓厚、缺乏良性互动机制,需对执法主体转变执法理念,进行环境执法的生态化革新。基于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困境,我们应扩大多元主体、转变执法理念、更新执法方式。要促进环境行政机构垂直改革,引入环境行政约谈,适用环境行政合同等柔性执法方式,兼以适用刚性的“党政同责”追责制度,刚柔并济推动环境行政执法方式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行政和谐.目前,要促进依法行政,实现行政和谐,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认识行政执法的目的和功能,正确处理行政执法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变革行政执法方式,推动行政执法方式由分散执法向综合执法、由运动式执法向常态化执法、由高权执法向民主化执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机关的治理范式逐步由"管理"向"执法"转变,行政执法主体大都能做到执法合法、公正、廉洁,执法规范化成效显著.但不可否认,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行政执法规范化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立法不规范、执法程序不严格、行政执法利益化以及执法中的短期行为是其主要表现.推进立法工作、强化程序理念、转变执法方式是当前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的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5.
旅游行政执法是我国行政执法体系的一个分支,也是旅游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旅游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执法主体、执法方式、执法程序、执法原则等共同构成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它的发展与完善对深化旅游行政管理、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旅游行政执法体系中有关法律依据、执法主体、执法方式的内容,提出体系中存在的旅游立法不全面、法律解释不到位、执法理念异化、执法队伍不完善、执法工作冲突及落实困难、执法监督缺位等问题并给出建议,以期对健全我国旅游行政执法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城市综合管理离不开城管,城管行政执法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秩序的一个有效手段.国内城管行政执法过程中,暴露出诸如权力边界模糊、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执法行为缺乏法律依据等问题,亟需合理借鉴域外城市综合管理经验,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社情,探求法治与伦理并重的城管行政执法模式.通过道德力量规约行政权力、柔性执法、丰富执法方式以及德与法的双向互动规范执法依据等手段,打造德法并举的城管行政执法团队,从而在良法善治的大环境下实现对城管行政执法的有效伦理回护.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依法治国理论及治理与善治等是我国城市管理执法的法理基础理论。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着执法主体与职责不明、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制度不完善、城市和管理执法工作的理念滞后等问题。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法治建设路径是明确执法主体的法律地位,加强执法人员素质的培养,建立弱势群体救济体制,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内、外部监督管理制度,转变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作为与制度式行政执法相对应的一种执法方式,中国集中整顿治理性行政执法有其内在的固有属性。为最佳地选择和运用行政执法方式,现对中国集中整顿治理性行政执法的现状、定义和特征作专门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的必然要求。抗争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对象逐利本利的诱导和执法行为方式不当所致。在实施行政执法改革时,要把握好建设"法治政府"这个目标,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原则,体现"执法为民"这个根本,开发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去规范自由裁量权,建立管理平台和扶持民间自治组织去协调好执法对象的利益,运用沟通执法和执法和解去创新执法方式,降低执法抗争性行为的发生概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综合行政执法"升级版"。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公信力的提升直接影响我国国际声誉和行政执法的实际效果,也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等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现有的知识产权行政机关兼具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的集权模式为执法公信力的塑造埋下了制度缺陷,应当进一步夯实行政执法的信用基础,树立公正和效率并重的价值理念,通过各种行政执法的信息载体昭示执法公信力之所在,共同维护法律的权威,促进形成有利于政府推行政策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行政执法职务犯罪:类型、逻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法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形式,主要类型有徇私型、交易型、占有型、渎职型和滥用型,其犯罪过程有其权力逻辑、制度逻辑和利益逻辑因素。预防和治理行政执法职务犯罪,应当创新执法体制,改进执法方式,强化执法责任。  相似文献   

12.
关于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划分标准 ,即究竟采取何种标准划分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之间的行政强制执行权 ,是完善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 ,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分歧很大。文章在辨析现有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应当以行政强制方法为标准 ,由统一的立法普遍授予行政机关行使间接强制执行权 ,直接强制执行权则以人民法院行使为原则 ,以法律特别授权行政机关行使为例外。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视角下法治政府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法治政府是实现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是树立法治理念,必须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律信仰、强化程序意识;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是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必须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提高立法质量、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是严格行政执法,必须端正行政执法观念、转变行政执法职能、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建设法治政府的保障是完善监督机制,必须加强和完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和专门监督。  相似文献   

14.
对苦难的自觉意识本身就意味着个体的自觉与自由,苦难的形上意义也因此与美学相关联。魏晋南北朝个体苦难意识得以生成,苦难意识从"类"的政治、伦理向度向"个体"意义向度的裂变,使美学能够真正面对生命个体,实现了中国美学史上极为璀璨与光辉的一页。然而,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美学路径,随着封建帝国的大一统而出现了断裂,并没有得到有效传承。我们当下的中国美学研究有必要正视美学的各种可能向度,还美学以真正的美学魅力。  相似文献   

15.
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依法治农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一些地方存在的农业行政执法主体不规范、执法手段单一等问题弱化了农业行政执法的主体地位,制约了行政执法作用的发挥.强化农业执法主体,必须要规范行政委托执法,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加强机构建设.只有这样,农业行政执法活动才能有法可依,才能变“用人治解决问题”为“用法治解决问题”,改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执法体制,体现执法的公正性,法律的权威性,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农业经济发展秩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种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种业的安全发展离不开种子行政执法工作的保驾护航,种子行政执法年对种子行政执法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种子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则是对种子行政执法工作的最后一道保障防线。目前我国种子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的发展还很不完善,相应的责任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已有的责任制度在运行施行上也面临诸多问题,这是利益博弈与规制俘获的产物,更是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的体现。分析种子行政执法的责任分解制度、责任考评制度、责任监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公众参与作为运行保障措施,以期能完善我国种子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规范种子行政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17.
信用建设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 ,该文从政府行政执法失信情况着手 ,论析了政府行政执法行为失信对企业失信的影响 ,并探讨了目前政府如何加强执法信用建设 ,来促进企业守信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行政执法案卷作为反映行政执法活动过程的档案材料,是行政处理的直接载体,对于规范行政执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行政执法案卷制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案卷目录功能定位不准确、当事人身份材料混乱、缺乏清晰的证明标准、集体讨论记录流于形式等。应当明确行政执法案卷制作的规范目标,规范行政执法案卷制作,以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县市实证分析为基础,从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归纳和研讨,以期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法制建设,提高民族地区法治水平,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