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两千年来,中国农业一直是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土地改革,到五十年代的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我国农业经历了一个伟大变革。但是,这个变革主要是生产关系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状况,没有摆脱两千年来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的阴影。我们在农业生产方面提出的一些口号、方针、办法,也一直停留在单一经济的范围,而且加深了农业经济结构的片面发展。现在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我们开始进入了一个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农业也应该来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即从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结构,逐步过渡到粮、林、牧、渔  相似文献   

2.
孙玉贤 《社科纵横》2007,22(3):10-11
本文从研究制约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着手,力图为实现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提高质量效益和转变增长方式,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提升农业市场化、国际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君劢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大华 《浙江学刊》2008,1(2):64-71
张君劢的思想主要由三方面构成,这就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大致经历过三个时期的演变.五四时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和主张.三十年代初,在吸取俄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欧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经验以及教训的基础上,他主张以国家社会主义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根据张君劢的解释,"国家社会主义"是"将公私经济立于国家之下,以造成我国之集合的经济".抗战胜利后,他又回到了五四时期所持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立场,强调实行社会主义要顾及个人的基本自由,使社会主义与法律(保障人权)、智识三者结为同盟,并认为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并不构成矛盾,也就是说,完全可以在民主政治下,通过改良的方式,逐步走上社会主义,而不需像苏联那样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然后运用政权的力量,来推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于倩 《社科纵横》2007,22(3):12-13
从农业在甘肃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及任务来看,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甘肃农业产出和保障农产品供应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有效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要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甘肃农业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分析制约甘肃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入手,寻找促进甘肃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何国长 《社科纵横》2006,21(7):95-97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发展对策的分析,说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党的思想路线是否端正对于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的发展,一直起着主导性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更加典型性的体现。认真总结这一历史时期党的思想路线建设的新鲜经验,无疑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这一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集中表现为党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探索社会主义的具体发展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不断开拓,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刘姝 《社科纵横》2006,21(6):167-167
由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原副校长(现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范鹏教授与该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王晓平教授合作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西部的实践》最近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该书明确指出:我们所理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目前就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也注意到有一些著名专家学者撰文专门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西部的实践》一书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例如,中央党校沈宝祥教授在《理论动态》第1642期(2004年7月30日)撰文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建设中国特…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农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实行联产承包制后,我省出现了一批率先致富的农户和农牧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向合理,使农林牧副以及乡镇工业、商业、运输、建筑建材等行业得到发展,加快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农牧民生活也有明显改善。但是,与其他省区的横向比较来看,农村经济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全省人均占有粮食和农民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乡镇企业由于基础差,仍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的演变  日本是最早关心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之一,但在不同时期其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其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而其中的四个问题使日本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了关注:一是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市场条件日趋恶化;二是日本把重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使资源贫乏的日本对资源需求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在这个时期,《罗马条约》开始…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21,(1):154-160
区域形象,是某个区域给人们的总体印象和整体感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河陇地区既见证过汉唐的繁荣,也经历了清代以来的衰落。宋人颂"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清代则体现出"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直至今天,甘肃仍是贫穷落后的指代。这些描述,是不同身份的人对甘肃在不同时期地域形象的表达。形象的变迁,表面是经济、社会的变迁,体现的是甘肃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动,是不同时期国家边疆经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对甘肃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科纵横》2015,(9):43-44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常态下,甘肃种植业结构如何调整,如何积极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和全国同步步入小康社会是当前面临的难题。为此本文针对甘肃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甘肃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对策,旨在切实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前提,分析了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揭示了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供求这一突出矛盾,提出了试图通过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是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甘肃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要把发展农村产业放在优先位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通过创新甘肃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到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上来,夯实甘肃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十全会以后,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1983年以后的7年,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生产结束了大起大落的不稳定局面,实现了连续7年稳定增长。对于一个长期粮食短缺,农业生产水平很低的省份来讲,这不能不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甘肃农业在新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口增长,需求增长,资源约束,投入限制,发展后劲不足。在本世纪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和经济补偿制度,对推动农业防灾减灾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甘肃作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开展农业保险的推广对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甘肃农业保险的现状入手,探讨了甘肃农业保险目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律制度、财政支持、农民思想认识、收入水平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阻碍农业保险发展的诸多因素,为甘肃农业保险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的讨论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主要是在1954—1956年,围绕我国过渡时期经济规律问题经济学界展开了热烈讨论,具体探讨和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和小商品经济规律在我国过渡时期经济中发生的作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二)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经历了一个摆脱一大二公体制的羁绊、生产力得到解放、生产超常规增长和趋于新的徘徊的历程。认真总结十年来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深化对农业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从宏观经济的战略,高度考察农业经济面临新的徘徊的原因,探索摆脱徘徊局面的途径,对于掌握指导农业的主动权,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5,(7):78-81
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无疑是一项艰辛而伟大的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提出了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这一思想对新时期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一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就是一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的发展史。这是千真万确的。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痛苦而深刻的过程。作为经济学家,薛暮桥同志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期里,始终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直接从事经济领导工作,处于宏观经济决策的核心圈内。这样丰富的实践,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中是独一无二的。他在长期的亲身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认识,经历了重大、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80年代中期以来,薛暮桥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提出了一系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历史开始了大调整时期。这一方面是本世纪前50年历史演变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将来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过渡时期。调整时期尚未结束,要再过20—30年才能看出将来世界新秩序的轮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加速了调整进程,并使调整具有新的特点。东亚在经济高速增长方面居全球之冠,但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却落后于欧洲和北美。东亚地处太平洋的中枢位置,是21世纪世界的主要竞技场。太平洋世纪正在到来,它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太平洋地区集中美日俄四雄于一洋,东盟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今后必须善处四国五方的关系。东方文化具有强调个人修养、强调群体,搞好人际关系,实现和谐统一的优秀传统。对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起良好的作用。今后必须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推动合作事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50年的世界历史发展,具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经历着历史的大调整时期;二是东亚的崛起,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力量中心;三是亚太经济合作蓬勃开展,开创亚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这些都是具有长远历史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