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对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能不能实行自负盈亏的问题,大家的意见还很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国营企业自负盈亏,就等于否定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蒋学模:《国营企业岂能“自负盈亏”?》,见1979年7月17日《财贸战线》)“自负盈亏和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不相容的。” (吴凯泰:《全民所有制企业不能实行自负盈亏》,见《经济管理》1979年第9期)我的认识恰恰相反,自负盈亏不仅不会否定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而且正是由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提出的内在要求。虽然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全民所有财产私有化作为所谓“摆脱社会主义困境的唯一出路”,受到一些“精英”们的极力吹捧。他们或者直接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择其所需,通过对全民所有制所谓“产权模糊”的“实证性分析”,“证明”全民所有制与经济效率相抵触;或者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断章取义,妄图从革命导师言论中寻找所谓“隐含的”私有化思想,为自己经济改革方案的私有化取向找到“名正言顺”的理论依据。这后一种手法最明显的例证是,把马克思关于“个人报有制”的光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随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鼓吹全民财产私有化的文章也日渐增多。有的文章攻击我们把全民所有制当作社会主义的旗帜来坚持“是犯了历史性错误”,主张将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改革为“人人皆有的私有制”。他们不仅提出了论点,还制造了种种所谓的依据,甚至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说什么“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天条,不是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有些人提出的重建所谓个人所有制的主张,就如何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关系,以及用所谓个人所有制取代全民所有制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不容否定,认为社会主义是“空想”的观点没有根据;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取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客观要求,把全民所有制说成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是根本错误的;用重建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取代全民所有制经济,其结果必然要导向资本主义,开历史倒车;40年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法学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曾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和国营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这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十分有益的。在探讨中有人认为,“在全民所有制内部,企业也是一个层次的所有者。”①另有人认为,“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有经营管理自主权后,还必须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对生产资料有一定的所有权。”“企业所有权的存在是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属性的反映。”②还有人认为,国家和企业都具有对财产的权利,“这种双重财产权就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企业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③我认为这些看法虽有一定的见解,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否定了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完整性,否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是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唯一主体这一根本原则,因而不能充分揭示国家所有权的本质特征,必然会影响妥善解决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李炳炎教授的新著《中国企改新谭》,坚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对私有化和两极分化进行了否定与批判,是一部有份量的研究改革的经济学著作。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一家刊物的2006年第17期上读到一篇奇文《从“郎旋风”看否定改革的第三次思潮》,矛头直指科学发展观,读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郎旋风”是“否定社会主义改革的反动思潮”?所谓“郎旋风”,是指从2004年8月起,香港教授郎咸平因质疑国有资产流失,受到一些自称为“主流派”的经济学家群起而攻之,而一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专家学者支持郎咸平的观点,反对利用“产权改革”侵吞国有资产,大搞私有化,这就形成了学术界、思想界的一场大讨论,刮起了一场“旋风”。现在,此文认为,郎咸平是“借国有资产流失,攻击国有企业改革”。这里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把“全民所有制”划分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或称为“不完全、不成熟的全民所有制”和“完全的、成熟的全民所有制”两种,而前者实际上就是指“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后者则是指“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这些同志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划分、就是因为这些同志已经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许多不同点.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尚未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对于这个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只能是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9.
《中华魂》2005,(8)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的成败不同程恩富:对俄罗斯改革及其绩效的评论,中国存在三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化加私有化本身是对的,只是实施方法太急;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能实现市场化和私有化就是成功,哪怕社会代价再大也是值得的,中国不搞私有化, 将来改革成效会小于俄罗斯;第三种观点认为, 俄罗斯的问题主要不是方法和步骤,而是在市场化的同时搞了私有化,其短期和长期的社会改革成本都会大于有序的市场社会主义。我是第三种观点的代表者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公有制经济改革中,社会上许多人用传统的公有制观念看待国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一是认为把国有企业的部分股份卖给了个人,就是资本主义,就是私有化,对于什么是公有制,如何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存有一些模糊的观念;二是担心公有制的“比重”问题,认为国有比重小,不符合社会主义性质;三是要求各地区、各行业都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我国沿海地区有的县、市的非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否定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能以全局和全面的观点看待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此,有必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及其实现形…  相似文献   

11.
资产阶级自由化,作为一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根本违背人民利益的社会思潮,在其泛滥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纲领。而且以政治上的反动,理论上的荒谬,逻辑上的混乱,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形成了尖锐的对立,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的顺利进行。为此有必要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尤其是他们宣扬和鼓吹的经济“私有化”观点进行认真的剖析,以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公有制学说,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都在实践中探索着如何较好地实现按劳分配原则。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必须实行适合于各种经济成分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可见改革分配制度的重要性。要建立适合于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具体分配制度,我认为,关键在于改变在全民所有制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同工同酬原则,使分配制度更好地体现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以下企业均指全民所有制企业)内实现“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现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表现在经济基础上,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区别。因此,篡改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必然要集中在否定公有制,鼓吹私有制上 。而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不能“全民财产私有化”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它与生产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新宪法中的若干经济规范,富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规定。新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关于全民所有制,新宪法第七条规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以前的  相似文献   

15.
有的同志不承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渗有集体所有制因素。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很大。下面谈点我的看法。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其他所有制并存,意味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渗有集体所有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国家所有制改革,有没有一个适用一切范围的“理想模式”?我以为是否定的。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它一定适应范围,超越这个范围,它的优点就会异化为缺点,可行性就会转化为不合理性。因此,理论界提出改革国家所有制目标模式的几种设想: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家所有制;推行全民所有制股份化;变全民所有制为企业所有制。从理论上分析,尽管各有自己优越性,但如果只以其中某一模式作为统一国家所有所有制改革方向,按照这个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价值规律,亦称“价值法则”,它是商品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最基本的、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恩格斯指出:“价值规律正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挥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原因,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差别;而全民所有制也还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全民所有制:其一,这种全民所有制还不能占有社会全部生产资料,而只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其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企业各自都具有自身的局部的经济利益,企业内  相似文献   

18.
:“全民所有制只能采用国家所有制形式”,是当初我国建立国有企业的一个基本的理论依据 ,也是当前我国流行的几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共有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全民所有制与国家所有制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可以分别存在 ,而不必合二为一或相互取代。因此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宜按照国家所有制企业与全民所有制企业分开的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的大潮中,近几年对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所有制问题,关心的人越来越多,意见纷纭,应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在讨论所有制问题的热潮中,出现了一股逆流——鼓吹私有化,主张在我国恢复私有制。这股逆流,逐渐由暗到明,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私有化鼓吹者主张在我国恢复私有制,除了集中攻击公有制,主要是攻击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把国家所有制说成是“万恶之源”外,还对恢复私有制进行了“论证”,提出不少“理论根据”,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论城市人民公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的历史年代,人们曾经认定:城市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城市基层政权组织,也是人民经济生活的统一组织者;其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而全民所有制是主体;是改造旧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工具;是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但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在沿用“城市人民公社”名称的前提下,基本上否定了前面的说法,城市人民公社的涵义几乎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反映了城市人民公社在我国的破产,更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