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品管圈的实施效果。方法我科自2015年8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2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COPD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4%与97.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老年慢性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8例鼻息肉患者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鼻内镜鼻息肉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结肠造口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随机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结肠造口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全程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结肠造口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高、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付云霞 《中南论坛》2010,5(2):107-109
目的:探讨强化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其疾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28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38例),两组同时接受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并强化饮食教育;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糖尿病饮食认知评分及饮食治疗依从性评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强化饮食教育延伸至家庭及社区,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认知水平,以及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健商评估的情绪管理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对其自我管理水平、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94例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7例先对患者进行健商测评,依据测评结果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使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于护理前后对患者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3个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认知管理评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以及疾病医学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仅为81.63%,χ~2=5.018,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基于健商评估进行情绪干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乙肝患者使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乙肝患者共100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乙肝患者而言,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使患者的负面心理得到显著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建立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疾病护理。结果 实验组在健康教育涉及的疾病相关问题认识、胰岛素注射、正确用药、情绪调节、家庭适应、自我护理、生活技巧、热卡估算、营养搭配和运动方式等多方面效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及建立健康行为模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健康知识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我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4例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我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止泻时间、住院时间、遵医行为、疾病知识认知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认知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复发率为6. 82%(3/44),明显均低于对照组的22. 73%(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能有效缩短止泻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与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和维护对策,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及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认知为70%,对照组的健康教育认知为46%,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认知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L2-L4腰椎骨密度相比对照组以及护理前明显升高(P0.05),其他各个位置的骨密度均无明显改善(P0.05)。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接受医护人员在微信平台上发送的关于疾病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医务人员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把微信平台运用到健康教育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医务人员的满意率,继而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对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干预的价值,为急诊科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期间急诊抢救室留观的320例老年危重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总结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风险因素,并对比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62例(19.375%),造成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患者未遵循医嘱、护患沟通不足、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等。另外,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5%,低于护理干预前的28.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分析急诊危重留观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干预,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建议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下半年收治入院的患者8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在实施常规护理同时对其家属实施康复健康教育指导,1月后分别对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肌力的测试和疗效的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无显著差异(P),治疗后两组比较,实施家属健康教育组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属做为患者社会支持系统中最主要的角色,是患者的照顾者,也是患者康复练习的主要帮助者和支持者。为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康复的积极性,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48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痛苦程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6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及脑卒中复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对提高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控制血压,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癌痛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疼痛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癌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疼痛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癌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疼痛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癌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癌痛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满足患者需求,提高癌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将这6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实施延续护理;随机选择3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较对照组患者提高,观察组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改善,P0.05。结论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情况,延缓或者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研究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与试验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对比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以及不良嗜好改善更为显著,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小时血糖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3月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小时血糖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加强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认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对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科室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的7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2015年5~9月份的入院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4.7%,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7.4%,对照组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口服阿帕替尼老年患者对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江西南昌市某院治疗的19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97)和对照组(n=9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立体式教育和心理护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得分明显升高,而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得分明显降低,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得分均明显升高,满意度评分也明显升高。因此采用立体式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其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方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试验组患者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及总体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病情知晓、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预后水平,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