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建构和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今所用;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积极吸收外国文化的先进成果,为我所用;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5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线索,对三代领导人的民族思想进行了分析、概括。而中国民族理论学科也正是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得到发展。新世纪,新阶段,新挑战,民族理论学科在指导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必须有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如何 ,直接影响着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遗产 ,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4.
根据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必须大力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必须进行文化创新。代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努力实施精品工程。走品牌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国先进文化是与马克思主义相吻合的,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立足中国现实,体现中国国情,具备中国风格,形成中国气派,具有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是人民创造并服务于人民的文化;是以科学为基础,不断地吸收和反映人类科学技术优秀成果的文化;是倡扬社会公平,主张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是始终战斗的文化。努力推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认清中国的文化国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遵循文化建设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主题就是主体要求、主旨要求和主流要求,是民族工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是发展和团结两手抓,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全面指导民族工作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道 ,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分割的整体 ,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必须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吸收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 ;在辩证扬弃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文化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型 ;在注重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主体文化建设 ,坚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8.
发展先进文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本质的必然联系。在当代中国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 ,才是真正的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必将指引着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与新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阐述“三个代表”的思想时 ,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建设中的一项根本任务和要求提出来 ,这对建设新世纪中国的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先进的文化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和民族性等特征 ,而建设先进的文化 ,意义特别重大 ,是我们党在新世纪中必须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永葆我党的先进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建、进一步明确了内容与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四有”公民培养目标;面向现代化、未来、世界的民族、科学、大众特色;主旋律是有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除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外,还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为建设的根基,把西方优秀文化作为吸纳对象,弘扬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与现代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现代化进程中,首先要考虑民族性的问题,要在吸取他者有益成分进行自我改造的同时,从传统和现实中发掘出自己的本质属性。要从文学观念、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和与其他民族文学理论平等地交流和共在空间的角度,处理好古今中外各因素的关系,以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其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一是民族性的稳定性和变革性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轨迹,二是民族性与"中和"观念的关系,三是民族化与全球化语境中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即自我身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文化立国、以文化治党的现代政党,文化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实践的历史课题。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对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规律性的认识:在思想意识层面,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于党和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文化价值诉求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切实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落实到文化现实实践层面;在文化实践层面,必须妥善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将社会主义现代新文化形态作为文化实践的落脚点;在文化发展方向上,必须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心。这些规律性认识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文化全球化对国家文化主权形成了挑战,并削弱了文化主权。中国应该建立跨世纪的文化战略,坚持文化的开放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捍卫文化主权与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统一;发扬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倡导大众文化的统一。在文化的良性互动中捍卫文化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孤立主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村社区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还相对滞后,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能完全适应。为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迅速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全面分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总结青岛市城阳区后田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探讨并提出新形势下进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人文教育与经典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对于个体的完善、大学的发展、民族的未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人文教育日渐萎顿的现状,我们必须强调大学人文教育。要真正塑立起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性灵,人文教育必须返归传统文化经典。面对新媒体时代经典阅读的多样化形态,大学人文教育应当选择一种正确而恰当的经典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6.
民族的融合始终伴随着文化的建构。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通史性著作中,颇为重视对民族融合与文化建构关系的讨论。在民族与文化的构成上,强调中国民族与文化构成的复杂性,主张“文化不以种族而分”。在民族融合与文化建构上,肯定中原汉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同化力,强调民族融合对于文化建构的重要性,而且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不因民族冲突和政权更迭而发生变异。同时十分重视以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些观点既是传统史学近代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新认知,同时也是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央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及自治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了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履行"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屯垦戍边使命的过程中,各族干部群众应深刻了解新疆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知识、政策历史演变规律,弘扬中华文化、新疆文化和兵团精神,以强大的文化力作为屯垦戍边的思想基础,努力增强"四个意识",即理论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建设——大学发展的战略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校园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支撑。重新审视校园文化立校、兴校的重大作用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明确大学校园文化的使命和主体、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是深化校园文化研究的切入点。大学校园文化承担着凝练、传承、发扬民族文化,选择、规范、整合时代文化,以及倡导、发展、引领创新文化的艰巨责任和重大使命。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大学的管理者和后期服务人员在校园文化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并不断地提炼其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创新性以及和谐性。在当前形势下,要充分挖掘大学校园文化的塑人、凝聚、引领价值,凸显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从环境建设提升到文化建设,从而实现从一般校园文化向和谐校园文化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新觉醒。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控舆论导向,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建设一支宏大的文化队伍。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为重要的文化建设主战场,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需深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内在需求,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湖南嘉禾县为例,系统分析了农民文化需求的状况,提出了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先进文化为引导、以保护传承民俗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