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为彻底改变该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本文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探索,以给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提供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后劲不足,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明显,贫困人口比例大,扶贫任务艰巨。因此,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找准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甘肃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等物质技术基础相当雄厚,但至今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借西部大开发东风,从实际出发,制定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提升甘肃民族地区生产力是加快甘肃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根据对甘肃民族地区的调研情况,甘肃民族地区应多方面发掘和发展地区生产力。一要充分开发利用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实现工业强州(县)富民战略目标;二要发挥地区优势,壮大民营经济;三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四要吸引并利用好外来资金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民族语言建设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西部大开发具有民族性,它将给民族语言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民族语言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维护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以及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通过立法、语言教育、民族语言现代化等方式促进民族语言建设,发展、繁荣和保护民族语言.研究民族语言建设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农民持续增收是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考量指标。基于民族八省区农民收入增长的现实情况,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结果表明,自然资源禀赋结构、教育投入、地方财政支持、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对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有较强的正面影响,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民族地区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给民族院校带来了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民族院校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 ,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才能促进发展 ,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牧民人口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宗教意识和传统观念浓厚,生计方式变迁导致的文化适应困难是制约甘肃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观因素;甘肃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化、市场化程度较低,劳务输出机制不健全等是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因素。高度重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市场化、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健全劳动力转移相关配套制度是有效解决甘肃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甘肃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比其他地区更为艰巨和复杂。根据甘肃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推进农村生产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多项措施是其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我国面对全球化战略发展所采用的重要策略,为民族边贸口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口岸经济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保障,由于民族八省区的口岸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差异较大,文章根据口岸体系特征、口岸经济发展模式将民族地区口岸经济发展划分为四类区域,尝试从"一带一路"建设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口岸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进行探讨,并对民族地区口岸经济发展潜力和前景进行了预判,指出民族地区内陆沿边口岸经济受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粮食主产区山东、河南和安徽3省10县的调研数据,通过PSM模型和基尼系数的测算,综合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收入水平来看,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比未参与的农户高26.11%;从收入结构来看,转入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显著提高,转移性收入显著降低;而转出户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经营收入显著降低;转入户和转出户的非农务工收入均没通过显著性检验;从收入差距来看,土地流转加剧了农户内部收入的差距,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基尼系数较流转前分别提高了49.83%和24.93%。由此说明推进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江西农民收入增长阶段性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江西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最近几年 ,出现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减缓的态势 ,这既有结构性原因 ,又有体制性因素。在分析江西农民收入变化特征基础上 ,探讨了影响江西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旨在为政府部门提高农民收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社会冲突现象越来越成为当下社会聚焦的问题。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下详解冲突的发生机制和化解方法,通过将精英和社会大众这两个阶层之间的冲突行为纳入到以博弈论为基础的分析框架内构建模型分析,进而发现,产权保护的加强和收入分配的改善都会减少群体性冲突行为的发生,反之,两者同时恶化往往是冲突爆发的重要潜在原因。在一定范围内,精英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可以同时改善双方的收入情况,以达到帕累托改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打开了施政的空间。从长远看,产权保护的加强和收入分配的改善不仅是构建完善的社会稳定机制的微观基础,也是社会大众实现中国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江苏省1984—2013年样本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的实证方法,分别对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和信息消费的双向影响关系进行了考察并加以区域间的比较分析。在构建VAR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江苏三大区域农民收入和信息消费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民收入和信息消费存在较强的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显著。江苏三大区域中,苏中地区农民的信息消费对收入的敏感程度最高,收入增长对信息消费发展的刺激拉动作用最大;苏北和苏中地区的信息消费对收入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苏南地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据此,应有针对性地建立长期有效的江苏省农民收入和信息消费的激励机制,以促进两者的长期稳定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15.
基于CHIPs调研数据可知,农民工收入与其幸福感的关系同样表现出“Easterlin悖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对农民工幸福感起正向作用的并非家庭收入本身,而是扣除生活必要开支后的剩余部分,说明农民工幸福水平的提升并不止步于基本需求的满足。(2)农民工与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严重损害其幸福感,但随着农民工收入的提高,其损害程度会逐步降低;与同村村民间的收入差距仅负向影响低收入者的幸福感。(3)收入对新老一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与新生代农民工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关注经济因素的作用,与城市居民、同村村民间的收入差距均不利于老一代农民工幸福水平的提升;但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与同村村民间的收入差距作用并不显著,说明他们并不将同村村民视为相对收入的参照对象。(4)当前,农民工的幸福感并非局限于单一的经济诉求,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流动方式等非经济因素同样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业增收和转移增收是农民增收的两条必经之路。本业增收的关键是成立农民协会 ,将分散的农业生产销售有机组织起来 ;转移增收的关键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 ,转移增收是农民整体增收的根本出路。加入 WTO对农民本业增收利弊各半 ,但有利于转移增收 ,杨凌示范区农民增收应采取的对策有 :成立农民协会 ,指导区内农业有序生产 ;成立“三农”发展学院 ,加强对区内农民的教育培训 ;取消户籍限制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等  相似文献   

17.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青年农民工更容易陷入失业困境。返乡后,青年农民工在工作、收入和生活方面遭遇大的困境。通过对典型地区调查数据分析,通过使用描述和配对检验等统计方法,比较返乡前后青年农民工收入状况发生的变化,并进行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的比较。在比较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关注返乡青年农民工收入大幅降低、促进其就业和创业等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8.
历史地看,居民受教育程度、劳动素质和技能的整体提高,以及劳动收入占比偏低的现实,使增加居民收入具有可能。从合法视角考察,居民收入初始差距源自劳动差异形成的劳动收入,决定性差距源自劳动积累节余资本化形成的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这表明,劳动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劳动素质和技能以及理财能力,才能可持续性地增加收入。从主观能动性角度思考,为可持续性地增加收入,居民应努力争取就业、积极自主创业、积极投资理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民增收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论文分析了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并重点探讨了农民增收的途径 (对策建议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村教育投资 ;精简农村政权组织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金寨县62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农户异质性基础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宅基地退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经营性收入有负向影响,对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家庭总收入有正向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一方面通过缩小耕地经营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和减少亩均收入降低其经营性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外出务工人数、提高外出务工时长提升其工资性收入;由于农户工资性收入增加强度大于其经营性收入降低强度,故对其家庭总收入有正向影响;此外,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宅基地退出后收入变化存在差异,因此,应增强宅基地退出就业帮扶政策针对性,宣传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增收效应,实施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