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玲小说的心理描写特点在于:既通过传统手段表现人物的心理,又通过现代手法揭示人物的无意识;既纵向表现人物的心理流程,又通过参差对照的手法横向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既描绘人物的种种变态心理,又刻画人物的性格分裂。其文学史意义在于:丰富了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揭示了人性之恶和人的生存困境,透视出传统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所背负的沉重精神负荷。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曾说她不大喜欢音乐,但她的小说却频频跳跃着不同乐器的音符。张爱玲把音乐融入小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本文将简要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音乐描写,窥见其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探索音乐在张爱玲小说中的艺术生命力,发掘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的小说文本所充斥的大量的细节描写,是消费社会与日常生活领域的完美的书写记录,意外地暗合了现代性文本阅读经验。这主要是由20世纪上半叶上海这个城市的都市化进程所造成,张爱玲生活在其中,并运用她独特的叙事方式与艺术技巧,提前宣告了中国大众文化(当然只限于上海)的形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享有声誉。她不但在新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作出过重要贡献,而且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别具一格的心理描写是最为惹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文学是人学。它应当写人,写人的命运,人的性格和人的思想感情。人们常把作家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探索人的心灵世界无疑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主要目的,如果是艺术,它就有这样的目的,就是把人的心灵的忠实情形表现出来,给讲出来,把用简单的语言绝对不可能说出的那  相似文献   

5.
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艺术手段。它与肖象、行动和语言三种描写手段,互相配合,互为表理,共同为塑造真实生动和丰富完美的典型人物形象而服务。 心理描写在外国文学中叫做心理分析,这是专指作者(或叙述人)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剖析而言的。在我国古典小说的人物描写中,没有如外国小说那样的人物心理分析、而常常是借助于对人物的外形和人物所处的外在环境(即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状态。  相似文献   

6.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心理分析几乎是赋予创作才能以力量的最本质的要素。”高晓声正是一位善于剖析人物心理的作家。他把心理描写作为塑造人物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以多样的手法和深刻的剖析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而独树一帜,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凡读过屠格涅夫的小说的人,大都会为他笔下人物生动美好的形象所倾倒。屠格涅夫为刻画人物形象所作的心理描写,更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屠格涅夫心理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让我们先看《贵族之家》的最后几行:据说,丽莎去远方一座修道院修行后,拉夫列慈基拜谒过那修道院,——并且看见了丽莎。当她从一个唱诗班席位走向另一个唱诗班席位时,迈着修女的匀速、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小说心理描写方法略论曹建玲人们常说,真正的艺术作品在写人时首要的是将人写活,写活的关键,不在于叙述或描写文字上的眉眼皆动,而在于写出一颗活脱脱的心灵,即所谓‘“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作家沈从文深诸此法,并将其运用于小说创作中。统...  相似文献   

9.
茅盾小说理性意味较重,在这种情形下,细腻而富于感染力的心理描写对其作品的成功实在是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茅盾小说出色的心理描写多交口赞誉,但研究文章却多泛泛而论.论者一般列举出茅盾小说的多种心理描写手法,然后得出茅盾融铸中外古今,博大精深的结论.这种结论大体是不错的,但过于简单、笼统.不同时期茅盾小说的心理描写手法并不相同.纵向观察茅盾小说,我们发现:随着茅盾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的发展,他的心理描写艺术经历了一个较大的发展、演变过程.本文认为,以《蚀》、《子夜》、《腐蚀》为标志,茅盾小说心理描写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茅盾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正是在这种变化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的.  相似文献   

10.
要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血肉丰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单有鲜明生动的外部特征的细致描绘,那是远远不够的,而同时必须有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的精细雕塑。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披露,比之于外部特征的描绘,更显得重要得多。宋人陈郁说过,“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否则,君子小人,貌同心异,贵贱忠恶,奚自而别,虽形似何益!”①清人刘熙载,更直捷地说:“文,心也。”②文学就是“心”学,就是表现人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的。革命导师列宁,更从现代小说的角度,指出:“小说的整个主题包含于个别的环节中,包含于一定的典型  相似文献   

11.
有许多研究者,在肯定赵树理小说创作优点的同时,却批评赵树理小说只善于讲故事,不注重刻画人物,更缺乏人物心理描写。这种意见有相当影响。近年来有些人无端贬损赵树理小说.也以此为论据。笔者认为,上述不符合实际的论断,严重影响着对赵树理小说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的科学评价,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限于篇幅,仅就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心理描写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人物心灵的辩证法,再现出人的心灵的真实,托尔斯泰经常采用以下几种艺术描写方法:把人物的生活经历划分为几个阶段,通过不同生活阶段的不同心理活动,写出他们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运用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式的内心语言,创造人物的内心独自;通过一连串的心理细节,反映人物心灵发展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13.
坡的哥特式小说的独创性在于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丰富性,尤其是多层次地描写被扭曲的人的心理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道德教诲的内容。他的哥特式小说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梦幻、背景、动物、灵肉等方面并且他的小说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以湘西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贵生》,是用平静的口吻自觉不自觉地结合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缓缓道出湘西男子贵生的心理变化。其心理描写方法有:利用细腻的心理活动或借用别人的话语暗示人物心理活动;捕捉小说人物内心细腻的复杂多变心理展现人物感情的复杂性;以行动披露心理,尤其是用反常的行动来揭露微妙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刘庆邦的小说在诸多方面受到沈从文的影响.从人物心里描写的角度来看,两人都擅长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致描摹而很少采用外貌描写,都通过意识冲突、梦境、人物言行、景物衬托等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但沈从文往往有着深层人生哲理意味的追求,刘庆邦的心理描写则仅仅停留于生命状态的展示.刘庆邦还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了茨威格心理解析法的影响,这又使他区别于沈从文而形成自己心理描写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的“诗化小说”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就。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与评价,旨在把握这一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方法,将诗化小说的研究推向更深层面。  相似文献   

17.
铁凝与残雪均擅长借助窥视心理的描写来展示人性的本质。残雪以审丑的方式、荒诞的超验世界表达出对人性的深刻体察;而铁凝在剖析人性丑恶的同时不忘给人类以美好的憧憬,为人类提供自我救赎的精神花园。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主义小说风景描写的审美心理折射出真实感、质料感、层次感和主观感。真实感是创作者与接受者相互应符的满足心理的有力认证,质料感表现出创作主体对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认同心理,层次感是审美心理的一种结构形态,主观感是一种精妙的诗意心理。  相似文献   

19.
小说的诗化倾向是古今中外的世界性文学现象,我国新时期小说在继承以往小说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和借鉴当代新文学思潮的特质,构成了自身诗化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既显示出长处,也表现出局限  相似文献   

20.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在小说写作诗歌化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尝试。在创作实践中,伍尔夫小说的诗歌化特征具体表现为诗的透视法、抒情性、象征性。其中尤以抒情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超出一般小说的浓郁诗意贯穿始终。抒发情感是艺术的起源,是诗的灵魂也是诗化小说的一个首要的审美特征。伍尔夫感情充沛的天性在这种文体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