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核心.由于对马克思未来社会所有制问题的研究关涉到中国改革的方向,所以近年来出现了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研究的关注.但在对这一理论的解释上却众说纷纭,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是指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还有人认为个人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为此系统地梳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脉络,揭示其本质内涵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问题的研究,历来分歧颇大.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人们重新提出和研究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问题时,分歧和争论仍很大,特别是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问题的分歧和争论更大.近年,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越来越多.一些人不仅坚持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所有制”只是指消费资料归个人所有,而且推论说,如果认为这里包括生产资料,那就等于主张私有制,就是为主张私有化的人提供理论根据;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所有制”只能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并以此为根据认为当前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把国有资产分解,分配到每个人手里(在价值形态上),以实现个人所有制.此外,也有的人为了避免“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被用来为重建私有制辨护,而回避这种提法,或者甚至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提法说成是马克思的疏忽、误用或某种借用,而否定这一提法.这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论都涉及到对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解问题,也涉及到改革的方向问题这就使我们不能不深入系统地重新研究马克思有关未来社会所有制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兼谈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刘琳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一直是我国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如何理解重建的“个人所有制”的内涵,争论很多:有的人理解为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即人人皆有的私有制;有的人理解为消费...  相似文献   

4.
在对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进行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这种“个人所有制”不是公有制的同义语反复,也非重建个体所有制,而是对个体劳动者(农民、手工业者)的“自主活动权利”的保留,通过改造使其在公有制基础上得到发展(余陶生:《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新探索》《江汉论坛》1991年第2期,下称“余文”)。持相反的看法的同志认为,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是“社会个人所有”(杨胜刚、胡艳超:《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的“重点个人所有制”》《江汉论坛》1991年第3期,下称“杨文”).二文都反对“个人所有制”是公有与个人所有的混合。本文就上述看法提出商榷。马克思对“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对自然占有”进行科学分析时,将生产及其社会形式所有制纵向地抽象为一般与特殊;说到个人及其社会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即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分别是指“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的“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些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事实上,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应该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资料或者生活资料;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就是“重建个人所有制”这一命题,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个著名论断提出来的。有的人把它作为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理论依据,说什么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是重建私有制,得出了社会主义就是“重建私有制”的错误论调,甚至主张中国的改革要朝着私有化方向前进。这样,对“重建个人所有制”含义的理解,就突破了学术讨论的范围,成了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沿着什么方向和道路前进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及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曾一度被国内某些同志曲解为“人人皆有”的所有制,并以此作为国有财产个人化的理论依据。本文拟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体系为指导,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科学的内涵进行阐释,澄清理论是非,藉以开阔思路,指导社会主义国有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曾指出,未来社会是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学术界近年来讨论的十分热烈,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也想就此略述管见。一、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推论纵观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问题的讨论,虽然大家见仁见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给人以很大启发,但是,我们觉得在讨论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其一,许多同志仅仅立足于我们现实的社会形态,从目前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出发去理解和界定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推论,如认为个人所有制就是我们目前存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或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等。其二,一些同志从功利的角度出发,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界关于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内涵论争的历史出发,立足于马克思“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从多个层次系统分析与阐明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双重内涵:其一是指“重新建立”的是联合起来的全体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单一所有制;其二是指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借助于按劳分配实现消费资料的个人占有制。其中前者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深层本质,后者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质疑韩卫东,韩维彩所有制和产权结构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此理论界发表了一些有启发性的见解。其中有的学者主张“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应该是马克思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①。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有进一...  相似文献   

11.
关于重建个体所有制的一点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所有制关系的历史演进的分析 ,指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既保持相当的灵活性 ,又避免社会两极分化的财产组织形势是重建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 ,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设想既不是私有制 ,也不是国有制 ,而是在公共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资本主义时代的股份制 ,是最接近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 ,即“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股份制经济既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得以建立的初级阶段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中国目前的股份制改革存在退回起点和超越终点两个方面的偏差。当前的国有制改革 ,困难主要在于没有形成“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的基础———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论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晓亮我的这篇文章,涉及到对马克思所说的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解,但侧重点是讲集体合作企业的资产,量化到职工名下有何理论根据。或者说,资产同个人相联系的合作制,是建立在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的集体所有,而不是私有。从我国...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马克思就指出: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资本主义的丧钟敲响了。剥夺被剥夺之后,在协作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2页)。这种“个人所有制”,在我国学术界曾长期被认为是指在协作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但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学术界对此提出了异议。正确阐明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近,我们看到余陶生同志在对其它同志的观点(刘光杰:《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点》,《江汉论坛》1990年第3期;孔陆泉:《应当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学习与探索》1990第1期)进行商榷之后提出  相似文献   

14.
一、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是绝对排斥的吗? 以前,人们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一样,总是把公有与个人所有、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绝对的对立起来。其实,这是没有充分根据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对立的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这种私有制,固然是一种个人所有制,但它却不是一般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又说:“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可见共产党人所要废除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其本质不在于个人占有社会财产,而在于利用这种占有排斥否定其他个人对社会财产的占有。因而这种所有制就是“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坚毅这些年来,学术界对于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换个好听的说法叫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各自似乎都有道理,但谁也说服不了谁。对于这个“哥德巴赫猜想”,我仍然认为有彻底弄懂弄通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重建个人所有制”辩证法之谜解析连清,文建,维君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就必须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马克思关于所有制变革的系统的思想,特别是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的、连续的、否定之否定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辩证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包含着历史的、社会的以及人学的理解。在此意义上 ,马克思把制度理解为个人交往的历史的产物 ,把制度变迁理解为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制度的互动变迁。马克思通过对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揭示了人类社会三种所有制度的存在形式 :原始个人所有制——异己所有制——社会个人所有制。由是 ,马克思制度变迁的基本思想为 :生产力要素、生产关系要素以及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变迁 ,其核心是重建“社会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构想与现行“教科书”关于共产主义公有制不同。这一构想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的制度哲学和唯物史观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所有制变革的一个重要结论.目前学术界对其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大的争议,并且理论运用较为混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发展的现实实践.文章就“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及理论运用等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爱华 《社会科学》2002,1(9):39-42
“消灭私有制”是指消灭那种只有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共产党宣言》并没有由此否定一切个人财产及个人所有制。因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命题。这一命题依据于否定之否定、人的存在方式、劳动者拥有个人产权所蕴涵的自由意义。重建个人所有制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首先 ,它重新确立了劳动的自主权 ;其次 ,广大劳动者而不是只有少数人拥有自己的资产 ;再次 ,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 ,注重那些重要的生产资料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马克思关于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究竟是怎样一种所有制?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在过去,这种争议还主要是在理论上如何理解它,而在今天,人们则提出了实践它的构想,也就是如何按照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