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文艺探索》1986年第2期发表了南帆同志的《文学与情感认识论》。文章认为,人们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理智的认识,一种是情感的认识。前者凭借概念、范畴、推理、判断认识世界,其成果是科学理论;后者直接依靠“片断、场面、事件过程”等“感知、了解、判断和体验对象的另一些方面”,这便是“情感认识对象的独特过程”。作者认为,文学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情感认识的结果,艺术典型和抒情意象,都是文学家对于现实生活的情感认识的形式。依照这种理论,作者把文学的发展演变归结为人们的情感认识的发展演  相似文献   

2.
沈雄在《古今词话》中说:“蔡伯世曰:‘子野词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词。情词相称者,少游一人而已。’”《四库全书提要》评论淮海词:“观诗格不及苏黄,而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流传虽少,要为倚声家一作手。”或说“情词相称”,或说“情韵兼胜”,都肯定了秦观词的情,而且把他的词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究竟如何评价秦观所抒发的情感呢?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秦观词中的情感体验及其表现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正确评价其审美价值。一、审美主体的悲伤情感的特征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陆机在《文赋》中明确提出了“诗缘情”的观点。我国  相似文献   

3.
读了发表在《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上的袁贵仁同志的论文《论价值真理概念的利学性》,有一些不同看法,提出来与作者商榷。一、“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的划分缺乏科学根据袁贵仁同志在他的文章中说:“事实,如果从其本义说,它是指‘实际存在着的事物的属性、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事实不包括价值,而同价值相并列;价值也不是事实,而是事实同人的关系。因此,严格地说,真理作为与认识对象  相似文献   

4.
李存山 《学术界》2003,(6):115-128
曾振宇著《中国气论哲学研究》认为“气一直是一前哲学概念” ,进而认为“‘中国有哲学’为一虚假判断” ,这一观点与其书名的矛盾 ,带有“前逻辑”的性质。曾书的概念理论基础是经不起推敲的 ,可以说它是“前哲学概念”的 ,即它对哲学概念的了解和使用是一知半解、粗疏、混淆的。曾书无视、曲解前人的研究成果 ,而且存在抄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邓小平文选》中,“管理”二字是出现次数较多的词汇之一,小平同志对“管理”的理解和认识非常深刻,十分重视管理的作用。 一、管理也是知识 邓小平同志说:“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充在《论衡》中经常讲到“气”。“气”是王充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因此,我们要探讨王充的哲学,就必须全面系统地研究一下王充气论思想。一、气在宇宙间的地位从战国到两汉,很多哲学家使用过“气”这个概念,但他们所赋予它的含义却不尽相同。《管子·内业篇》讲的“精气”和《荀子·王制篇》讲的“水火之气”是物质性的,而《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浩然之气”则属精神性的。在王充的思想中,“气”究竟是什么呢?它在宇宙间处于什么地位?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王充经常把“气”和有形体的物相对为言,例如他说: “非物则气”(《纪妖》); “不为物,则为气矣”(《论死》);  相似文献   

7.
一“句样”,可算是《管锥编》里最为重要的概念。也许可以这样说,“句样论”的建立和实践,才实现了人们将义理、词章、考据三者打通的愿望。“句样说”在这部发轫于经史子集古代文献的具体考订,复达于艺术哲学之“道原”的巨著里使用得非常繁夥,诚可谓《管锥编》的大关目,为读《管锥编》一书不可不首先明了的最紧要处。“句样”,同“句型”等说法一样,《管锥编》  相似文献   

8.
《文艺象征论》(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当代文艺部论家林兴宅的新著。该书除“代序”和“结语”外计有十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围绕“象征”概念,在反思“文艺反映论”中继构“文艺象征论”的理论框架。下篇主要就象征论文艺学的中心部分—“征意蕴说”展开论述,并用《离骚》和“阿Q性怀’为例加以验证。贯穿全州力核心观点是:艺术的本质即“凭惜艺术形象来引发观赏主体的经验、情感或感性生命的人现,从而使人的内在的抽象无形的主体性内涵获得外化和升华”。从该书的别题“关于艺术本质的一种理解”可以看出:《文艺象征论》一书是…  相似文献   

9.
李泽厚同志在一九七八年于《学术研究》第一期上发表了《形象思维续谈》.在这篇文章中,他首次提出美感由知觉、情感、想象、理解这四种因素构成.一九七九年李泽厚同志在《形象思维再续谈》中,提出形象思维不是独立的思维方式,而是艺术想象.他认为艺术想象是由包含着想象、情感、理解、感知等多种心理因素、心理功能组成的有机综合体.在这里,很清楚李泽厚同志把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看成是艺术创作主体性因素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艺术包含认识,但也不等于认识,同时,他还提出了“情感逻辑”概念和“创作中的非自觉性”的命题.但正如他在文章的《后记》中所言:“意犹未尽,容后张扬.”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漫长的阶级社会里,虽然产生了丰富而瑰丽的民间文学作品,可民间文艺学却并不发达,对民间文学特征的认识和总结,往往是点滴的,远不完备的。《诗大序》曾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汉代的《毛诗传》曾说:“曲合歌曰歌,徒歌曰谣。”这都包含着对民歌口头表述的认识。明末的冯梦龙在其《序山歌》中认为山歌是“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清代的杜文澜也在其《古谣谚凡例》中说:“谣谚之兴,  相似文献   

11.
在近世的《史记》研究中,风行着一种“微言大义”说,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由于有诸多忌讳,所以运用了许多手法,这样《史记》中存在着大量的“微言大义”,需要我们离开字面意思去另求。深意”,否则便不能算真正认识了《史记》的巨大价值。“微言大义”说是不是科学的结论?用这种观点去索解《史记》是否符合司马  相似文献   

12.
吴家麟同志在一九七八年八月七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概念要明确》一文,说“是想呼吁一下进行学术讨论必须遵守形式逻辑的一个起码要求:‘概念要明确’”。“概念要明确”,这是十分必要的。列宁就说过:“要进行论争,就要明确地阐明各个概念”(《列宁全集》第23卷第344页)。但  相似文献   

13.
刘勰的审美情感论张晶重情,是魏晋南北朝审美思潮中的一个主要趋向。相对于“诗言志”的命题而言,西晋陆机《文赋》中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的命题,无疑是昭示着审美意识发展史上一个新的时代。诚然,汉魏以降,“情”与“志”这两个概念经常混杂使用,“缘情”未必一...  相似文献   

14.
艺术节制论     
从情感美学角度来看文学的本质,可以说情感为文学的本质属性,情感为文学的本体.文学是情感的一种审美对象化方式。“情用赏为美”,“长于情者多美”,我国古典文论很早就注意强调畅情而求美,重视情感之美与艺术之美的内在联系和审美转化,明确地把艺术情感归属于美的范畴。从创作心理学角度来说,主体情感总要发泄宣导,使情感郁结得以排遣和消释,重新达到心理平衡,情感的对象化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情感对象化的最佳方式莫过于艺术形式,情感对象化也就是情感审美化情感艺术化。所谓“止怒莫若诗”(《管子·内业》)。“愁极本凭诗遣兴”(杜甫《至后》),即是指此。情感的审美化艺术化,必须遵循艺术自身的规律,即情感表现要符合艺术本性,符合艺术内在本质要求。情感表现的艺术节制问题,关系到情感之美与艺术之美的统一,是文学情感创造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至今未作系统深入的研究,而近几年创作界情感创造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与此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试对艺术节制问题进行专题探析。  相似文献   

15.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离开了概念,任何科学的认识活动都是不可能的。概念又是认识成果的凝结体,一切科学都表现为概念的体系。辩证逻辑不同于形式逻辑的重要之点,在于它不以概念自身同一的研究为前提,而“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45页),即以概念包含的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研究为前提。探讨概念的这一矛盾本性,对于把握真理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三国演义》研究趋于热烈,然则从情感方面着笔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拟从此入手,对《三国演义》涉及的人物作深入的开掘,这对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这部巨著的价值是不无意义的。出 一 《三国演义》中的蜀汉集团的核心人物,都被一种情感的纽带所维系。刘备之所以深得人心,除了皇族身份的微弱影响外,主要以“仁义”之旗来感召的。可以说,蜀汉集团的兴  相似文献   

17.
“应用逻辑”这个概念,康德早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就把它作为逻辑学分类的一种使用。康德将逻辑学分为“普通逻辑”、“先验逻辑”、“特种逻辑”,然后再将普通逻辑分为“纯逻辑”与“应用逻辑”。在康德看来,应用逻辑是对于知性及其必然的具体应用规则的表述。而康德所谓的具体应用则是在偶然的、主观条件之下的应用,这些条件可能阻碍、也可能帮助其运用,并且,也都是经验中给予的。他认为应用逻辑要研究注意力及注意力的障碍和因而产生的后果,要研究错误的来源、研究怀疑、踌躇与信念的种种情态等等。后来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中也认为这种相对于纯粹逻辑的“应用逻辑”,乃是一种从事于具体认识的逻辑。因此他说,“因为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的长达四十余年的理论著述活动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异化”这一概念几乎贯穿了他的理论著述的全部。这一现象说明,“异化”概念对马克思来说,绝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概念。然而,由于国际国内各种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理论界的主流认识,却总是有意无意地降低异化概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诸如“不成熟说”、“过渡性说”、“费尔巴哈遗迹说”以及“后来抛弃说”等等。这样,就忽视了异化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决定性作用,抹杀了异化所特具的实践功能、认识功能和批判功能。在哲学改革走过十多个年头的今天,该是确定异化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论“时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类社会,自然就需要计时.作为计时的单位,日当是最基本的.比日大的,有月,有年;比日小的,有时,有刻,近代更有分、秒.时的概念古今是不一致的.《说文》云:“时,四时也.”指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古籍中的“时”,多指季节.《孟子》“斧斤以时入山林”“不违农时”就是.文史学家将计时单位排列为“年、时、月、日”.《春秋》经传记事,大体如此.如,  相似文献   

20.
<正> 指谪公孙龙哲学是唯心主义的,主要是从其《指物论》入手的。有些论者误解“指”、“物”之义;割裂“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这一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完整主题,迳直把“指”解释为“意识”或“概念”,进而把“物莫非指”说成为“万物没有不是意识或概念的显现”,从而定公孙龙的哲学为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