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晚年为了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和无产阶级斗争条件的变化,为了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为了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为了进一步阐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他先后写了许多著作和书信.1895年初,他应《前进报》出版社之请,把马克思在1850年《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上发表的论述法国1848年革命和以后的一些事件的文章编辑成书,定名为《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并为它写了一篇著名的导言.《导言》是恩格斯的最后一篇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恩格晚年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对和平议会斗争有许多重要论述。但在“左”的思潮影响下,长期以来,许多人以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暴力形式的成功经验为根据,把暴力革命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否认和平议会斗争的形式。对恩格斯晚年关于和平议会斗争方面的论述,或有意回避,或提出所谓“晚年恩格斯反对青年恩格斯”,甚至认为晚年恩格斯是“议会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和学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长期以来,两位思想家亲密合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思想上和理论上武装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他们在理论方面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拉法格说的:“当我们回忆恩格斯的时候,就不能不同时想起马克思,同样,当我们回忆马克思的时候,也就不免想起恩克斯。他们两人的生活联系如此紧密,简直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然而,在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学”中间出现一种倾向,就是贬低和否定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功绩,说恩格斯从来没有原原本本地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只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才有时间把自己一直未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一个体系。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的《论权威》发表于一八七三年,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恩格斯在这篇重要的文章里有力地批驳了无政府主义否认一切权威,主张绝对自由的滥调。今天,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小,认真学习恩格斯这篇光辉著作,对于我们进一步批判“四人帮”煽动无政府主义的谬论,夺取天下大治的伟大胜利,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个世纪以前,恩格斯和马克思一道,同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第一国际成立不久,野心家、阴谋家、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削尖脑袋钻了进来,妄图篡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权。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正确领导和斗争,巴枯宁的阴谋没有得逞,于是他就拼命反对国际总委员会的权威。他大肆鼓吹反对一切权威的无政府主义观点,恶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学术界,近年来出现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某些资产阶级学者的目的,就是企图动摇各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形象,否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以利于他们恣意虚构资本主义“千年王国”的神话,从而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这些资产阶级文丐,极力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捏造对立关系,他们恬不知耻地以“马克思的正统派”的姿态出现,舞文弄墨,“探讨”所谓“真正的马克思”,硬把恩格斯说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对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准标的观点,是十分明确、非常透彻的。自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在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反对一切从需要出发,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在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地得到发展,并有力地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发展唯物史观的历史过程,介绍了恩格斯同歪曲唯物史观的“青年派”的斗争。文章认为,我们在理论研究、史学研究中,应该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要注意从纵的方面即发展的角度去研究和把握唯物史观的整个科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为领导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创建真正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进行了反对错误倾向的两条战线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列宁在领导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创建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第一次把党内错误倾向分成“左”右两种,并把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的斗争明确概括为“两条战线的斗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本世纪30年代初发表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讨论。资产阶级思想家把《手稿》称之为“新的福音书”,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顶峰”。因此,提出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青年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老年马克思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从而制造“两个马克思的对立”,即《手稿》的青年马克思反对《资木论》的老年马克思,否认马克思的思想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 恩格斯晚年写下的《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卓越范例。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历史唯物主义受到了资产阶级学者和党内“青年派”的攻击。德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保·巴尔特,打着反对马克思主义“片面性”的旗号,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无耻的歪曲和纂改。党内以保尔·恩斯特为首的“青年派”,也对马克思主义大肆进行歪曲。恩格斯在和他们的斗争中写下了著名的《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以下简称《书信》),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今天,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表人物公开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说什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当前的问题不能依靠马克思主义来解决”。在当前进行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重温恩格斯的这些《书信》,对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批评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表人物所散布的错误观点,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阿尔都塞对青年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解读是一种严重的误读和曲解;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不是费尔巴哈意义上的“抽象的人道主义”,而是“实践的人道主义”;它区别于近代启蒙传统,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使青年马克思向成熟马克思的过渡变得顺利成章;成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同样有人道主义意蕴,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以往美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的概括。是我们今天探讨、研究美学问题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日益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因此,对美学领域的开拓和发掘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目前,关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的讨论,就是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和波兰民族解放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重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爭,把它看作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不渝地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对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一贯立场,为国际无产阶级支援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爭,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历史范例。今天,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重温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波兰问题的论述,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各国人民互相支援,共同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斗爭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汪亭友 《中华魂》2010,(11):11-14
2010年11月28日.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恩格斯诞辰190周年的日子。时代的脚步已迈人21世纪,恩格斯和他最亲密的战友马克思毕生开创的伟大事业依然延续着,并在新的时代结出了耀眼的硕果。列宁曾评价恩格斯是继马克思之后的“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今天,深刻缅怀恩格斯留给我们这个时代的博大精深的思想财富无疑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他在马克思去世以后,在批判错误思潮中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一百年前,在欧洲“一盏多么明亮的智慧之灯熄灭了,一颗多么伟大的心停止跳动了。——他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年).我们在缅怀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生丰功伟绩时,不仅应该永远铭记他在马克思生前安于“第二小提琴”与马克思患难与共地并肩战斗的40年(1844—1883)中,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立下的巨大功勋;而且更应该高度颂扬他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的岁月中,忠实地继承领袖与战友的遗志,为争取社会主义的胜利而忘我奋斗的英勇精神和新建树的不朽功绩。在这期间,恩格斯对无产阶级事业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他对国际共运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重要理论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无产阶级如何适应时代变化而调整自己的斗争策略理论,是恩格斯晚年思想的中心内容之一,这集中反映在1890—1895年间的著作中,如《<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未来意大利革命和社会党》等及有关书信。下面浅谈几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光辉的日出。虽然恩格斯谦逊地把这一伟大发现归功于马克思,但是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发展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全面地制定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实质作了经典性的表述。这个《序言》的思想,后来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唯物史观的发展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也是紧密相联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并在反对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完全有理由说,唯物史观的这些理论成果,在《反杜林论》中都得到了详尽的阐述。《反杜林论》是对唯物史观发展三十年来(1846年—1876年)所取得的一切成果的一个卓越的总结。正如恩格斯说的,唯物史观的“大  相似文献   

17.
1859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拉萨尔关于《西金根》及“悲剧观念”的争论,不仅涉及到文艺学的、美学的、历史学的领域,而且也涉及到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中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今天开展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将拉萨尔的所谓“悲剧观念”作一点分析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笔者水平很低,文章难免有误,敬请大家教正。一、拉萨尔的“悲剧观念”是什么? 德国的1848——1849年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以后,为了下一次的革命,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革命派同以拉萨尔为首的机会主义派,都想从那次革命失败中寻求经验教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1848——1849年革命之所以失败,并不于领导革命的阶级  相似文献   

18.
要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要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我们树立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榜样。他们曾对19世纪欧美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教条主义现象进行过严厉批评,一再强调理论要灵活运用,反对将其当作固定不变的公式到处套用;强调根据时局变换及时调整革命战略,反对思想僵化、一意孤行;强调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创见,反对机械地加以重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有利思想武器,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一九○八年写的《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一文里最先提出表现为“革命工团主义”的“来自左面的修正主义”。它否认政治斗争、反对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思潮,打着马克思旗号对马克思主义、加以“修正”。列宁在反对右的修正主义的同时,也对来自左面的修正主义密切注视,并进行长期斗争。列宁在十月革命前,集中批判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理论代表考茨基,同时也批判了  相似文献   

20.
在有关社会发展问题的早期研究中,青年恩格斯而非青年马克思,扮演了思想启发者的角色。正如早期新闻作品所展示的,青年马克思更加关注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窘境,而青年恩格斯更早地注意到挣扎在“工业化”中的产业工人。不仅如此,青年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揭示出资本逻辑的起点是私有制,这一发现对青年马克思同时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后期的《资本论》都产生过深刻影响,尤其是强化了青年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来回应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分析路径。此外,青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侧重“社会观察”和“经验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方式,为当时侧重以抽象论证针砭时弊的青年马克思带来新视角,从而使二人共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炼出社会发展理论的“现实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