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空间集聚状况的指标,指某一时点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口和土地面积的统计是产生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统计,也是最基本的反映国情国力的统计指标,因而,用这样两个指标构筑的人口密度强度相对指标是最能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地理、自然、军事、经济及政治变迁和发展的统计指标。而人们对这样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统计指标中所传递的信息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都遇到困境的时候,如何发现并挖掘出人口密度指标应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本文讨论的一个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同分布,既是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历史积淀的结果。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分布经过不断的变迁,逐步形成了人口密度高、分布极不均衡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众所周知,人口密度指标是反映人口分布的最常用指标,  相似文献   

3.
程晞 《统计研究》1994,11(6):56-60
我国人口迁移分析程人口迁移、流动是指人口在空间的移动。人口迁移、流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剧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由于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力布局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以河南省人口数据为例进行人口空间分布及迁移的实证研究。一方面,研究中运用全域空间性和局域空间性的相关知识分析河南省人口空间分布,通过定量性指标的运用得出河南省人口空间分布存在相关性,且是高值集聚,即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一起;另一方面,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主要研究各个政府支出对河南省人口迁移和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各支出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50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人口迁移,一般来说是指人口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迁移不仅与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密不可分,而且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历史背景。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人口迁移流动的曲线是平滑的,然而,通过建国50年来我国所进行的四次人口普查可以看出,中国近50年来人口迁移的历程却有着大起大落的被动性。本文以史为据、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轨迹。一、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6亿人“闯关东”和“走西口”引起的人口迁移在建国初期,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  相似文献   

6.
统计与地理信息的结合将统计信息直观的表现在地理信息系统之上,并根据空间位置及相关统计信息进行一定的经济、人口、社会等方面的经济决策分析和数据挖掘、宏观预测,以推动统计工作的发展,使统计数据更好的为政府决策、社会公众需求服务。从人口和经济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上的表现,就可以说明统计数据和空间数据的一些实际应用价值。1、人口状况的查询与统计、分析(1)查询、统计本年度全市某行政区域人口数据、人口指标数据、行政区划数据、街道办事处数据,并根据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对未知区域进行相关数据预测;(2)地图显示按人口密度的色差…  相似文献   

7.
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对社会人口进行描述,是社会统计的重要内容。我国统计实践中,一般是通过大规模的全国性人口普查和周期性的人口抽样调查获取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人口统计分析。对人口的规模,人口的自然构成、社会构成,人口的自然变动、社会变动,则是依据不同的统计分组表,通过一个分组表体系,达到对人口总体的数量描述。现在,我们设想,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那样,按照联合国《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的要求,以人口矩阵的形式,在一张综合性的统计矩阵表中,实行对人口规模、构成、变动的描述,这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并行的联合国第三个大的核算体系——《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对人口的描述和分析推荐了一个供各国官方统计部门采纳的统计序列。根据其要求:人口统计数据应包括人口存量、流量数据,分年龄、性别的人口自然构成数据,分职业、文化程度、社会阶层的社  相似文献   

8.
国外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盛来运 《统计研究》2005,22(8):72-2
一、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迁移理论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可能最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他指出:比较经济利益的存在,会促使社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但瑞文斯汀(Ravenstein)是最早从人口学的角度全面研究了人口迁移原因,并利用大量的数据总结出那个时代的“人口迁移规律”。瑞文斯汀提出了人口迁移的六个原则:一是有关人口迁移与距离,人们能迁移到他力所能及的地方;二是有关迁移的时间,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三是人口迁移总会遇到不同的阻碍;四是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更容易迁移;五是女…  相似文献   

9.
当代的哈尔滨人口,伴随着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除了计划生育政策等方面明显的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因素,那就是建国后哈尔滨市发生6次行政区划变化、根据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客观需要,以及统计上科学合理进行反映、比较、监督、预测的需要,按照当前哈尔滨市辖7区、12县(市)统计口径全面开发当代人口信息,便成为一项实用性极强的重大社会课题。《当代哈尔滨人口》一书成功地完成了这项课题,填补了这方面空白。 该书将哈尔滨市当代人口数据进行了全面集结,并将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嘉善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在对人口普查资料进行手工汇总之后立即进行了分析研究,1982年8月份便提出了正式的分析材料,用搞好人口统计工作的实际行动为开创全县统计工作新局面做出了贡献.嘉善县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材料全文两万多字,包括基本情况,人口自然变动,城乡人口构成,民族情况,家庭构成情况,人口年龄构成,婚姻生育状况,死亡率和平均寿命,人口迁移变动,文化程度构成状况,劳动人口与就业,人口、耕地,粮食,共十二个问题,有图有表,内容丰富.现将其中的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年龄构成两部分的主要段落选载于后.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极化的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迁  潘建成  杜建国 《统计研究》2006,23(12):36-40
一、引言我国经济转型期间,中央政府的权利分散、财政和金融的改革促使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来发展本地经济,但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和地理环境以及地区的历史因素影响,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日渐凸显,并在近两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Yao指出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未来发展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1],Xue强调不断扩大的不均衡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且落后地区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全局[2]。资料显示,1978~1990年期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呈收敛趋势,但从1991年起,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呈现发散趋势,特别是沿海与内陆,城市和乡村的差距更是受到了关…  相似文献   

12.
1993年SNA对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和珍贵物品)的交易、租赁以及有形非生产资产(如土地)的所有权转移有了明确的规定①。但是对于无形非生产资产的交易如何处理,却没有明确的表述。这里所说的无形非生产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政府颁发的可交易的执照和许可,例如赌场执照、出租车许可证和发行许可证等;一些非官方的可交易合约(如仍未生产的资产的买方期权,包括与作家、足球运动员和演员等签订的合约);可以转让或者转包给第三方的合约、租赁合同,以及特许经营权和商誉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无形非生产资产在经济活动中涉及到愈来愈…  相似文献   

13.
向书坚 《统计研究》2006,23(6):17-21
一、引言2003年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ystemofIntegrated 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2003,以下简称SEEA’2003)作为国民核算手册已经以白皮书的形式印发,并将由联合国、欧洲联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五个国际机构联合出版发行。SEEA”2003虽然在协调统一环境经济核算概念和方法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还没有成为一个国际标准。各个国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致意见,使得SEEA’2003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在另外一些方面则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仍然存在各种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environ…  相似文献   

14.
邓冰 《统计研究》2005,22(4):75-2
经济普查是一项国情国力的综合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与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相比 ,经济普查调查的范围更全、涉及的领域更广。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进行经济普查 ,得到的最终成果是经济普查数据资料。这些统计数据有 1 0 0 0余项指标 ,可谓非常全面和具体。如何开发应用这些原始数据资料 ,让经济普查数据更好、更方便地满足政府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需求 ,服务于社会 ,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有关“如何开发与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方面的讨论很多 ,有人主张…  相似文献   

15.
王小童  高昌林 《统计研究》2009,26(3):97-101
  本文介绍创新调查分析领域比较流行的CDM模型的由来、结构及其在创新调查分析领域的应用,依据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指标对CDM模型进行了改进,尝试建立一个适合进行中国企业创新的微观实证研究的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6.
统计能力建设与国家统计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梦根 《统计研究》2008,25(4):7-15
在信息时代中,国家统计系统已经成为一国信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企业、居民对统计信息的需求空前膨胀,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统计发展水平比较低,统计系统面临的挑战日益巨大。实施国家统计发展战略,是开展统计能力建设的重要平台,有助于迅速改善统计系统的绩效。中国应该尽快制定和实施国家统计改革与发展战略,本文对国家统计发展战略的内涵、基本原则、核心要素和实施步骤等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雷钦礼 《统计研究》2006,23(1):56-61
一、中国服务业发展之谜服务业即第三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随着经济的增长,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将逐步上升,并逐步成长为整个国民经济中份额最大的部门,通常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但是,对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许多学者却发现颇难用这一规律来解释。那么,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究竟与世界各国有什么不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首先,我们将中国服务业的产出比重与世界一些国家的情况进行一下比较。表1给出了2000年中国和世界一些发展中的低中收入国家以及一些高收入发达国家兰次产业增加值比…  相似文献   

18.
杨缅昆 《统计研究》2005,22(4):64-4
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于 1 93 6年创立投入产出模型。由于这一模型在各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而受到世人的瞩目。 1 968年 ,联合国统计局将投入产出核算纳入SNA中 ,使其与国民收入核算一道 ,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入产出学领域内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试图在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使投入产出分析不仅用于中间产品的分析上 ,也不仅用于考察最终产品和总产品之间的数量关系上 ,而是能在更大的经济领域内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刘起运教授所发表的《结构式凯恩斯乘数模型研究》(《统计研…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开放度的度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妍  张立光 《统计研究》2004,21(4):26-5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开放度的度量 经济开放度综合反映一国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是进行诸如经济开放与经济增长等实证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变量.但经济开放度的度量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两岸工业化进程经济结构变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中国大陆经历了高速工业化和高速的经济增长,为世人所钦佩,同属中国的台湾则已成为了一个举世公认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工业化的过程也是结构不断变动和调整的过程.经济结构作为以往工业化的结果和未来工业化的基础,已成为判断工业化成果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