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关联理论看英汉翻译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启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3):263-266
探讨了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的本质,同时还根据英、汉语在句型结构、文化内涵、语用规则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如何在关联原则指导下,依据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信息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郭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94-96
对等原则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翻译是否能真正实现对等是当前翻译研究的热点。但是等值翻译不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近似的。运用关联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对等原则,从而论述了对等原则的局限性。首先,对等原则视角下的翻译本质即“二元论”无法解释翻译的“交际性”特征;其次,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由于文化的不同,势必存在翻译上的“缺省”现象,从而使得翻译无法实现完全对等;最后,对等原则认为翻译是静态的,因而无法解释翻译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唐品芳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对等原则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当前翻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对等原则被广泛地探讨、应用,但其是否能运用于一切文本翻译?本文力求依据关联理论,并结合英汉翻译实例,试图论述对等原则的局限性,最后得出结论:等值只能是相对的、近似的,不等值才是绝对的;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任何翻译都应以目的语接受者的认知假设为导向,明确清晰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4.
从关联理论看对等原则的局限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等原则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也是当前翻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对等原则被广泛地探讨、应用 ,但其是否能运用于一切文本翻译 ?译文本能否达到真正的完全等值 ?本文力求依据关联理论 ,并结合英汉翻译实例 ,试图论述对等原则的局限性 ,最后得出结论 :等值只能是相对的、近似的 ,不等值才是绝对的 ;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 ;任何翻译都应以目的语接受者的认知假设为导向 ,明确清晰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5.
张文勋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6):86-88
英汉翻译是跨越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从关联理论关于语言交际的角度分析发现 ,英汉翻译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解码———编码过程 ,而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翻译者应充分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 ,以寻求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6.
陈琪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140-144
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具体翻译中,译者应超越单维语言层面,寻求最佳关联,并获取最佳源文语境效果,以引发译入语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对商标翻译进行了探讨。在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诱导译语的潜在消费者购买译名符号所代表的商品,激发他们强烈的购买欲。因此,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原语作者意图与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努力追求原文作者意图(即商标命名者)及译语读者(即潜在消费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性.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通过对商标翻译方法的探讨,笔者最后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商标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成功翻译商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任培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3):66-68
关联理论将语用学的研究拓宽了一个新视角,它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交际,注重听者的逻辑推理过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悉言语交际过程中潜在的人类认知原则和行为原则,可以深入挖掘该理论在认知语用学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晓红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269-273
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语言.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具有指导作用.依据关联理论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寻找关联,解释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从而更好地顾及读者的认知,达到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0.
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它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从本质上讲是语用的、交际的。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译文的效度取决于是否体现了交际者的意图,是否满足了受体的期待。关联理论在双关语的翻译中,在处理语言形式障碍时凸显出强大的解释指导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把交际效果放在首位,然后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和目的语读者认知环境的估计进行语码的选择来进行双关语的翻译,使译文最大限度趋同于原文以再现原文的幽默风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华美食也逐渐走向世界。为推动我国美食文化名扬海内外,中式菜名的英译成为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概述关联理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关联理论对不同中式菜名翻译方法在具体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结合例子加以探讨,以便人们进一步了解菜名翻译的要点,从而深化在目的语中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4-75
言语幽默是言语交际的一种特殊情况,与一般的交际有着很大的不同。幽默跨越几个语境,并且在共同的认知环境下,理解者通过反常的推理最终找到最佳关联才能体会幽默的真谛。通过对表层含义层层推理,推翻原有的假设,得到新的假设,从而推理说话人的真正意图,领悟幽默的含义。因此,用关联理论来解释幽默的产生有很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成祖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3-115
翻译是跨语际的交际活动。传统的交际观由于自身的局限不能很好地处理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三元关系。而关联翻译理论则把翻译视为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合理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源语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个双重的明示—推理交际过程,是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个交际主体的动态的三元关系。这里试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其对语用翻译的启示以及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尝试通过对老舍戏剧《茶馆》英译本的分析,证明关联理论在解决翻译实践中因文化等因素产生的问题时所起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波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5):82-86
阐述了关联理论的概念,从语音关联、语义关联、音义关联的角度探讨了关联理论对商标翻译的指导作用,并据此认为,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商品的民族特色、个性内涵以及不同认知语境中不同层次的关联性对译者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启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关联理论是关于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语用学理论 ,而翻译的目标正是译者在准确理解原语的前提下 ,用译语把它再现出来 ,让译语读者理解。因此 ,关联理论可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本文简要介绍了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其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关联理论看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红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67-70
东西方文化在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文化差异体现在广告中就造成了广告翻译中的不对等问题(unequivalence).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译者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而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又为我们评判一则广告是否实现功能对等提供了指导作用.它启示我们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不是形式对等或内容对等,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要看广告译文能否让读者实现最佳关联,从而实现广告的诱导功能. 相似文献
18.
翻译界关于译者风格的讨论由来已久。关联理论翻译观提出的风格即关系为理解与解释译者风格提供了认知视角。通过对比分析杨宪益、利玛窦和许渊冲三位著名翻译家的翻译实践活动,阐明译者的翻译目的、译者对读者认知环境的判断、译者的偏好与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形成了译者风格,说明关联理论的风格观对译者风格这一翻译话题具有充分的解释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选择可能有被动的成分,也可能是主动的,都形成了译者风格。 相似文献
19.
从关联论视角看应用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文波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2):17-22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过程是一个三元明示推理过程,要求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达成认知上的互明,因而,能否提供最佳语境效果、达成与译语读者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而应用翻译强调顺应的语文化规约,译文要符合译语读者的期待,以有效实现翻译目的,二者可谓不谋而合。鉴此,根据关联理论的原理,可以提出应用翻译中“归化”性明示和“异化”性明示两大处理手法,化暗含意图为明示信息,使译者意图与读者期待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刘丽琼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0,(11):142-143
关联理论是关于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语用学理论,它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作为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的全过程实际上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3个交际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因此,关联理论可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