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是孩子起步的第一课堂。为了给孩子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孩子能茁壮成长,作为家长就需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说过:“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可见,家庭应是子女最早进入的学校,家长应是子女最早接触的教师。家庭教育有其不可取代的独特功能。我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自古就有“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典训。当代家庭教育的内涵不仅关系到传宗接代,绵延家民,而且更重委的是从小培养子女做人、持家、报国,具有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呢?因为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是学生生活和接受教育的重要“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社会要求、社会意识、道德观…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对子女进行励志教育已经得到家长的关注与重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进行励志教育要走出三大误区:盲目跟风,忽视子女个性的发展、急功近利;忽视子女全面的发展、只一味要求孩子;忽视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应该把发展孩子个性作为家庭教育中励志教育的主要目标、把志与德的教育作为家庭教育中励志教育的主要内容、把言传与身教统一作为家庭教育中励志教育的主要方法,从而让子女得到恰当的有效的励志教育。  相似文献   

4.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认知,个性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如家长的"超前"意识;家长与孩子的双重标准;对孩子的单一评价指标等.针对这些误区,本文提出儿童家庭教育的一些建议:首先是"道法自然",顺应儿童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其次是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最后,在意识形态上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标准.家长应该用爱心、耐心和关心来引导孩子,使他们走上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5.
夏花 《社区》2009,(27):30-30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中国家长的梦想,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更是许多中国父母最关心的事。有调查表明,我国城市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为第一位。1986~2005年,我国大学人均学费增长率为2500%,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为1400%,学费的增长速度是收入增长速度的近2倍。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也是持久施教的场所。家长在与孩子共处交往中居于重要位置,“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对“真爱”认识不足,常“打着爱的旗号”对孩子进行伪爱性掠夺和强制性控制行为。具体表现为:过高期望、溺爱放纵、打骂有理、教育焦虑、盲目攀比和功利小我等心理及行为,需要家长合理调整期望值、慎用家长管教权、管理好自身情绪、提高陪伴质量、构建平等亲子观、遵照“教育一致性”和身体力行示范等,给予孩子恰当发展定位、严而有格的爱,使孩子沐浴在阳光中,享受亲情陪伴的温暖,获得独立自由成长,达到知行统一、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每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每一个人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之所以能影响每个人的终生,不仅是因为家庭是孩子降生、成长并度过时间最多的场所,而且是因为家庭在孩子的精神发育上,尤其是使他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而持久的作用。如果以父母和子女关系为焦点考察家庭功能,父母对孩子所应发挥的作用至少有以下方面:1.提供生存的物质条件,从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育;2.给予天伦之爱,而从而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操;3.引导孩子社会化,从而培养他们正确认识和感受社会的能力,掌握社会规范;4.开发个性,从而帮助孩子形…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阐述了打骂体罚、放任自流、百依百顺及家庭课业负担过重等五个方面的家庭教育误区,提出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创建学习型家庭、珍惜生活的大课堂、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等九项对策。  相似文献   

9.
《源流》2007,(9)
7月4日召开的全国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虽然社会和家长正日益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4个误区正影响着当前家庭教育的方向和质量。首先,家长没有在观念上做到尊重儿童,不能与孩子平  相似文献   

10.
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紧紧抓住学校、家庭、社区等各个环节,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织就一张“防护网”。以家庭为依托,突出体现“一颗心”孩子的健康成长,牵动着百万家长的心,涉及百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未来。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家庭能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帮助子女塑造美好的心灵;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就会…  相似文献   

11.
宁时 《金陵瞭望》2006,(2):51-51
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地处下关区宝善街老居民住宅区内.生源主要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下岗工人家庭,有的家长离异、家庭解体,学生居无定所;有的家长赌博、打架斗殴甚至吸毒.属两劳释放人员。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心理状况出现了较大偏差,学习上更存在很大困难。为此,学校在开学初本着“视人民如父母.把学生当子女”的办学宗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南京教育从全面普及向全面优质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郑燮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在郑燮看来,孩子的学习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老师,也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影响。家长爱孩子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理智地对待孩子,特别要把做“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在教育方法方面,要注意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解除对孩子的束缚,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13.
应有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基础。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的认识误区,严重地影响着"家庭教育"这一教育模块的功能与作用。家长只有充分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才能客观地面对现实中自己的孩子,并实事求是地设置"自己的"教育目的,以帮助孩子树立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4.
六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后果民主型家庭。在民主型家庭中,“给予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的占87.3%;“常常对孩子表示信任”的为84.6%;“即使孩子考试失败了,也给予孩子热情的鼓励”的占83.2%;“经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的占79.9%。民...  相似文献   

15.
离异家庭的家庭结构不完整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使自己的孩子同完整家庭孩子一样得到健康成长,将孩子的心理灾难降低到最低限度,是每一个离异家庭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家长要从家庭的解体而导致儿童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一角度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来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诺 《社区》2012,(3):34-35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近一段时间以来,上幼儿园难的问题让许多家长倍感焦心和苦恼。在这样的格局面前,往往考验的是家长的背景、身份、人脉。有些家长动用身边所有的关系就是为了孩子能上—所满意的幼儿园,即使要交涨得比房价还快的天价赞助竞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思考需要个性化培养,孩子的天地应该更宽广,而选择了不送孩子上幼儿园。无论与不上,相信家长都是为了孩子能有—个美好的未来。下面,我们就走近两个家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实家庭教育发展趋向已从注重单纯的智能开发向五育并举型转化,方法上已从传统的非科学状态向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式转化。但目前仍存在较大误区,主要体现在家长观念仍是传统式的,方式上仍是个体式的,方法上仍以智育为主的单一式,忽视德才兼备的培育,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家长只有尽快走出误区,运用科学的家教方式,注重培育品质、磨炼意志,提高综合素质,才会构筑成功的家教之路。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实中,部分家长家庭教育存在误区,或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或重智轻德,片面发展;或对孩子期望过高;或过分娇宠,一味溺爱;或凭自己意愿塑造孩子,阻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因此,家长应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与教师的交流,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由于再婚家庭的教育者往往心存愧疚或芥蒂于继父母的敏感身份,致使目前我国再婚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都存在着诸多误区,主要体现在再婚亲生父母的补偿式、违规式、抛弃式、诋毁式教育问题和继父母的放任式、苛刻式、炫耀式教育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再婚家庭教育的效果微乎其微,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不良行为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再婚家庭的教育者要尽快走出误区,帮助其子女健康成长。因此,再婚亲生父母要有平常心、自然态、责任心,健康态地进行教育;继父母也要有诚心、爱心,耐心地进行教育,从而根本解决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的非健康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观念和行为 ,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本文拟对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家庭教育的误区(一 )在对子女的培养目标上 ,注重让孩子成名成家 ,上大学 ,读研究生 ,出国等。当前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的深化 ,越来越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社会越来越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因此 ,家长普遍希望子女能获得高学历 ,进而找到一份好职业。不少家长为子女设计了一条高中———大学———社会精英的理想成才之路。事实上 ,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