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主要结合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阐述了企业员工招聘中的人与岗位不匹配和人与组织不匹配问题,深入分析了两大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结合人力资源招聘相关理论,提出了解决人力资源招聘中人与岗位不匹配和人与组织不匹配问题的对策,进而提高企业员工招聘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检验了任务特征对“人-组织价值一致性”与任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任务非常规性会强化人-价值一致性与员工绩效考核成绩的负关联,而任务依存性会弱化人-价值一致性与员工绩效考核成绩的负关联。研究提出一种非线性模型描述“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何以往研究对于“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绩效关系的结论不一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互惠性偏好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近几年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现代管理当中。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共享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绩效的重要驱动力。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重庆民营企业为调查样本,研究了互惠性偏好、知识共享、核心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互惠性偏好和知识共享呈正相关关系,知识共享对核心能力和企业绩效均呈正相关关系,核心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企业加强互惠性文化建设、完善知识共享机制,进而提高核心能力和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员工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因素,工作幸福感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对工作幸福感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的数量和深度方面都有待提升。利用问卷对企业员工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66份,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个人—组织匹配对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有正向影响;工作绩效在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知对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即组织支持感知越高,个人—组织匹配对工作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强烈。因此,在企业员工幸福感管理实践中,不仅要努力提高个人—组织匹配以提升工作幸福感,而且要加强组织对员工工作的支持,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企业多年校园人才招聘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在人与组织匹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该企业的组织战略发展变化,呈现出校园人才招聘数量、质量的变化趋势,是对该企业多年校园人才招聘工作的研究性总结,并为处于成长期的其他企业提供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组织学习能力、战略柔性是新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能力,而创业型领导是新创企业持续获取竞争优势与战略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对于新创企业获得良好的绩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高阶理论与战略创业理论,通过对213个新创企业的样本数据分析,可知组织学习能力、战略柔性在CEO的创业型领导影响新创企业绩效过程中的多重中介作用:CEO的创业型领导对新创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与战略柔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能力、战略柔性在CEO的创业型领导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有完全中介的作用;通过多重中介效应的比较,在创业型领导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组织学习能力与战略柔性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在影响程度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传承与发展:人-岗匹配与人-组织匹配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组织匹配强调组织成员的个人特质与组织特质间的相容性.人-岗匹配强调组织成员的个人能力技能与特定工作岗位的匹配.研究探讨人-组织匹配与人-岗位匹配之间的关系,分析二者的关系对于员工选聘的影响,这对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变革型领导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正相关,但对其影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尚无定论。而根据组织宽裕理论,企业宽裕资源越多,可鼓励员工更多地采取探索性行为,促进企业战略变革,进而提升企业绩效。而以创业企业为情境,研究组织宽裕对变革型领导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可得出:创业中的变革型领导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组织宽裕资源确实对这一正向影响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内部积累更多"组织宽裕"将使得员工敢于在变革型领导方式的影响下开展创新性的工作尝试,这将放大变革型领导理念的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9.
即兴行为在给新创企业带来先发优势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机会陷阱。依据组织双元理论,将探索式创业即兴和开发式创业即兴视为一个协调的整体,构建了双元创业即兴、创业行动学习、集体效能感和创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对我国东部地区的197家科技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双元创业即兴正向预测创业绩效;创业行动学习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集体效能感分别正向调节双元创业即兴与创业行动学习和创业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创业行动学习在双元创业即兴与创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从战略联盟中战略伙伴的选择和联盟关系建立的视角出发,在总结战略联盟方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公司实践中创业型企业战略联盟的案例,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对战略联盟与创业型企业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启示性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相结合探讨了战略联盟的建立以及战略伙伴的正确选择对联盟企业的影响。结果证明,以自身能力相结合的战略联盟关系对创业型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可为企业资源与发展能力的匹配、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个人与组织匹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且可以从价值观的视角开展研究。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是指个人价值观与所在组织的价值观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研究者们已经探索出测量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不同方法,并开发了一些测量工具。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被证实对员工具有积极的影响,因而人们积极地探索提升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策略。今后在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研究中应该加强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关注价值观匹配的应用研究,开展组织层面的价值观匹配研究,进行中国化的价值观匹配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与组织匹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关于人与组织匹配的研究理论,强调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之间的相容性.人与组织的相容不仅使组织能更好地吸引、选拔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而且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降低离职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省份通信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个人与组织匹配、自我效能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与组织匹配和自我效能都对工作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自我效能在个人与组织匹配对工作绩效的作用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继而根据研究结果对通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目前我国社会就业研究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缺乏相关信息和经验,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本文对个人—组织匹配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对企业价值观认同有一定影响。基于这一结果,作者建议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当注重个人—组织匹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个人与组织契合的主题逐渐受到了有关学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在企业甄选员工的过程中,如何选出与组织契合度高的员工,将是影响组织保持竞争力与弹性以面对各种挑战的关键。因此,个人-组织契合的概念已成为当今企业招募员工时需予以重视的管理原则。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管理者只有以个人与组织契合的观点来挑选员工,才能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组织经营弹性。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中,发现两个重要的因素:内因为个人.组织价值观的匹配管理,外因为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要提高员工的敬业度,首先要改变价值观的匹配问题,其次,要切实实施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为员工提供职业咨询、指导和培训晋升等机会和通道。  相似文献   

17.
个人—组织价值观一致性是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相似的程度,它对员工压力、组织承诺等具有积极的影响,现代企业开始纷纷采取措施建立价值观管理模式。组织社会化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调整过程,对个人—组织价值观一致性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且,个人—组织价值观一致性在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变化。根据组织社会化的过程特点,本文从个人、组织交互作用的视角,建立了个人—组织价值观一致性的动态促进模型,并系统的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成因及其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作倦怠是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何降低工作倦怠,留住所需人才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两个方面入手,对工作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个体认知和个体与组织匹配等影响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人与组织匹配的研究中,可以使用人与组织集成内力学的数学表达式,在这个表达式中,“心理距离”对“集成内力”的影响非常重要,但以往对“心理距离”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涉及“人与组织的匹配度”。事实上,“人与组织的双向匹配”这个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到“心理距离”,从而影响组织的“集成内力”。也就是说,“人与组织的双向匹配”作为自变量,因变量是组织的“集成内力”,但“人与组织的双向匹配”不直接对组织的“集成内力”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心理距离”这个中介变量来实现的。因此,如果提高“人与组织的双向匹配”,则可以缩短人与组织的“心理距离”,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组织认同、组织忠诚度,进而提高组织的“集成内力”,从而实现人与组织的绩优集成,也就是要发挥人与组织(P-O)的双向匹配、心理距离、组织环境的综合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