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衡派是二十年代在南京出现的一个封建复古主义派别。它是因东南大学几个教授创办《学衡》杂志而得名。这个杂志于一九二二年一月开始发行,到一九三三年停刊,问世十二年之久。为什么在二十年代又出现了“学衡”这个封建复古主义逆流,并且存在如此长久的时间呢?究其原因,是和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与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形势分不开的。五四运动作为反封建运动,它的斗争并不彻底,它没有改变封建军阀的政治统治秩  相似文献   

2.
章太炎文学复古主义辨析吴中杰提起文学上的复古主义,人们马上会想到林琴南、梅光迪、胡先、章士钊,和他们所代表的桐城派、学衡派、甲寅派。不错,这些人当年都曾经提枪跃马与新文化战士交锋过,这些派别都在文化阵地上竖起过复古主义的旗帜。但是,无论从旧学的修养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二十世纪美育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本以“美育”贯名的杂志,分别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吴梦非主编的《美育》杂志,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由李金发主编的《美育》杂志,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湖南美育编辑部编辑的《美育》杂志。三本《美育》的刊发纵历中国现当代数十年发展历程,投印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思想内涵,作为美育的窗口,展露出中国二十世纪美育发展的不同断面和整体趋势。  相似文献   

4.
韩晗 《船山学刊》2006,(2):202-205
笔者认为,诞生于思想交锋期的《学衡》杂志本身并非“守旧”、“庸俗之邪书”,更不是“洋奴”刊物。一方面,《学衡》杂志的确为旧文学积弊的去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它也为“新儒家”思想的诞生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汤用彤与《学衡》杂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表“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潮流的《学衡》杂志,从一开始就打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旗帜,并触目地印在《学衡》杂志的封面上,一直坚持到最后,这决不是偶然的。 《学衡》杂志创刊于1922年1月,按月出版,至1926年底出到60期,1927年停刊1年,1928年1月复刊,改为双月刊,至1929年底出至72期,1930年再度停刊1年,1931年1月复刊,此后时断时续直到1933年终刊。11年来一以贯之,皆由吴宓担任总编辑,皆在中华书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思想文化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来,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的“学衡派”及其所创办的刊物《学衡》杂志,不仅知之不多,且多有误解,更有甚者竞把这股思潮作为顽固、落伍,乃至反动的形象,划入敌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阵营而弃之不顾.这是很不妥当的.“学衡派”诸君既不赞成胡适、陈独秀等人全面抨击、彻底否定、破旧立新的激烈主张,也不认同顽固守旧人士对西方文化所持的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他们的基本态度正如办刊宗旨所昭示的:“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相似文献   

7.
自本世纪二十年代起,随着弗洛伊德科学地位的确立,近代美学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流派:精神分析美学。朱狄同志在《当代西方美学》一书中说:“精神分析学是本世纪发端于奥地利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派别,它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虽然并不是美学家,但他所创立的  相似文献   

8.
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争议的“学衡派”进行了重新探讨,并在一个新的历史层面确立它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文章指出,“学衡派”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思想派别,它与形形色色的所谓新文学“逆流”具有本质的不同。在“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派”之间,真正的差异是对文学创作实践中文学传统修养作用和地位的不同理解。文章还指出,“学衡派”竭力强调文学观的全面、宏观与公正,这确是有意义的;但我们也不应简单认同当下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皇皇高论,而应充分认识到“学衡派”思想体系的若干不完善性  相似文献   

9.
杨萌芽 《殷都学刊》2007,(2):104-108
学衡派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流派,与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吴宓、胡先■、刘诒徵等学衡派成员都受到宋诗派较大影响。学衡派内部也有唐宋诗之争,这种冲突之所以没有酿成大的论争,有着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郑思 《理论界》2010,(10):136-138
《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的现实纠葛,既有现实政治的影响,也有思想上的原因。本文认为,《学衡》自身的普遍主义思想取向,已经预言了后来种种争论不可避免。"去政治化"的政治态度在政治上失败了,但是在文化领域为后人创造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瞿骏 《学术月刊》2022,(3):211-224
吴宓与《学衡》相关诸人之研究既应在“学衡”之内,亦可能在“学衡”之外。1922年吴宓撰写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应》是代表“学衡”之外的一篇典型文字。此文因鲁迅在《“一是之学说”》中的激烈批评而为人熟知,但也因为鲁迅文章的高光性和笼罩性,其实又近乎“人人不知”。在认真释读《新文化运动之反应》全文的基础上,讨论此文所引起的,不限于鲁迅的各方反应和长程影响;吴宓在此文中显示的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程度和理解程度;以及吴宓和此文遭遇的时代“尴尬”等问题,以期在一个更大视野里理解吴宓与《学衡》相关诸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关于宗教问题的大讨论中,《学衡》同仁反对非宗教运动,认为宗教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提升人类的道德感,弥补科学之不足。对教会问题,《学衡》派认为,一方面须秉承将教会和宗教区分对待的原则,另一方面应承认教会在近代中国发展进程中对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存主义是种强烈的反理性主义倾向的唯心主义思想.一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派别之一.其先驱者是狄尔泰、巴斯卡尔、胡塞尔等人.它形成于本世纪20年代.起始于德国尼采的思想,经1914年的帝国主义战争后形成于德国.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此时日本正是大正时代中期后十年(1912—1926)左右.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流传到法国,其代表人物有萨特尔、马塞尔、加膠等人.50年代后成为西方各国流行的思想了.直至70年代团结构主义出现,实存主义影响虽然有些下降,但仍属于一个较大的哲学派别,并向一些国家流传.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东方文化派"作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重要一支出现于历史舞台,它的出现一方面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是"中体西用"说变换形态后的新一轮延续.湖湘学者唐大圆在1926年后组建"东方文化集思社",主编《东方文化》杂志,创办"东方文化研究院",在南京、武汉与家乡武冈勠力推行"东方文化".唐大圆曾先后追随印光、太虚,主编《海潮音》,学界常把他定位在近代佛教学者,但唐氏的立足点与思想核心在于儒家的纲常名教,其对唯识学的理解也流入《起信论》与庄学模式,由此构成了唐大圆"东方文化"的特征表现,可谓以儒家为本位的"东方文化"思想."东方文化派"是一个成员间非常松散,彼此认同度不高的文化思潮称谓.唐大圆作为成员之一,对其思想的回顾,或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彼时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沈卫威 《江汉论坛》2006,(10):97-101
郭斌龢是“学衡派”的后起之秀,精通中西学术之源,完善的中西合璧式的教育和融合新旧的学识,使得他和《学衡》“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文化精神一拍即合,并成为“学衡派”的主要力量。随后他又把自己的思想理念体现到大学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二九一五年九月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高举着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在文化思想阵地上吹响了反封建的号角。此后,京沪等先进地区都成了新旧思潮搏斗的战场,而地处西陲的落后的甘肃,还在封建顽固派的股掌之中,他们为了把甘肃当作自己的世袭领地、竭力抵制和排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6,(7):232-238
陈三立、胡先、王易等江西学人在《学衡》杂志的编创实践中表现活跃,并通过亲缘、地缘、学缘、业缘等交游网络,在学衡派中形成一个具有亚文化群体特点的学人共同体。他们在诗歌创作风格上集体宗宋,在文化理念上认同文化保守主义。这一共同体的活动有力推动了学衡派的流衍与发展,亦因其人员宁赣间的区域性流动,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江西学术的风貌与版图。  相似文献   

18.
埃蒂耶纳·卡贝是法国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亭有盛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他的代表作《伊加利亚旅行记》在工人和其它群众中发生过广泛的影响。人们尊称卡贝为“慈父”,赞誉《伊加利亚旅行记》是他们的“圣经”。卡贝的学说成为当时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派别,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正> (一)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写于一九三一年,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一九二○年旧历年底到一九二一年中秋节前夕之间。二十年代初期的旧中国,是新与旧、光明与黑暗互相交织并激烈地斗争着的年代。一方面,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在全国范围内依然是封建势力占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中国五四运动的发生与发展,西方的各种新思潮有如“不尽长江滚  相似文献   

20.
在五四时期对外国文学的引介中,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都引介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目前学界已经关注到处于文化弱势的学衡派在引介外国文学方面的贡献,但是对其呈现的引介特色未能从社会文化层面去追溯其根源。本文以新文学阵营的《小说月报》和文化保守主义派的《学衡》为研究对象,描述两份杂志引介外国文学的大致面貌,比较它们之间呈现的差异,并说明差异的产生与特定社会语境下知识分子的文化抉择密切相关,而赞助力量的参与最终决定了差异格局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