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汉英景物描写语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及物系统中汉英说明性景物描写语段用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联想性景物描写语段常用物质过程,但汉语常借景抒情,故乡用形容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英语侧重客观描绘,所以多用名词、副词、动词和动词非谓语形式。由于中西哲学观的不同导致了汉英景物描写语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方面有很大差异,其根源是中西话语文化规则不同。文章以Halliday和Hasan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在省略方面的差异,为语言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汉英语言差异的哲学思维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英语言差异的微观研究已相当广泛深入,然而哲学层面的宏观研究甚少。本文主要通过中西思维方式的对比分析探讨汉英语言差异的哲学渊源。  相似文献   

4.
汉英语篇的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汉英表达方式的不同。通过《兰亭集序》汉英语篇的对比分析发现,具体思维和螺旋式思维方式在汉语语篇中得到充分体现,而英语语篇中则体现为抽象思维和直线式思维方式。汉英语篇翻译应充分考虑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增强语言艺术表达效果的重要修辞手段之一,每种语言都各自有其丰富多彩的比喻。不同语言之间的比喻既有相似性,又各有其特色。从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文化背景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比喻的共同之处及差异,并通过分析操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历史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等多方面来了解英汉比喻差异的成因。这样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汉比喻,并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分析了汉英广告语言的词汇特点、语句特点和修辞特点,其中广告语言的修辞法有双关法、拟人法、比喻法、重复法、押韵法、对比法和对偶法.旨在对外语教学及汉英广告语言的写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历史和对比的研究方法 ,论述了习语中的动物喻体在汉英两种文化中的差异 ,以揭示喻体与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系及汉英比喻用语的非对等性。  相似文献   

8.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就其自身而言,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具体化、形象化方面.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不乏以动物名称为喻体的比喻性表达,这些表达使行文喻义含蓄、生动活泼、形象有趣.但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英动物名称的喻义自然就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其思维模式迥然不同。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汉英民族的不同思维模式对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西思维模式的比较及对汉英语篇结构的对比,帮助英语学习者在英文写作与交流中克服母语思维模式的影响,以便更有效地进行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0.
汉语名词性非主谓小句和英语独立主格结构分别是汉英两种语言中比较特殊的句型,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二者的对比研究有利于从一个侧面加深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中西思维方式异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异曲同工:汉英通感的形成机制与认知阐释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生理机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语言现参。从认知角度看,通感是一种隐喻。本文探讨了通感的形成机制,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阐释汉英通感现象,揭示跨感官映射规律的共性,同时分析了汉英通感现象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类对事物认识的共性而产生了部分相同的英汉语比喻词 ,但文化差异、人们所生活的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和态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英汉语比喻词又存在诸多差异。拟对英汉语中的动物比喻用词作一简略的比较 ,并阐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等效翻译要求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由于成语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英汉成语互译要达到等效翻译的效果并非易事。文章结合直译与意译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等效翻译在英汉成语互译中的运用,并指出在处理英汉成语中的不同喻体时应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修辞是一门语言艺术 ,表现了语言的一种饰美功能 ,追求的是语言美。比喻作为语言的修辞手段 ,属于美学范畴。本文拟从美学的角度 ,分析比较一下英汉比喻美学价值上的某些个性与共性。  相似文献   

15.
名词化是语言形式化或语法化的过程之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体现了语义和语法关系的转化。英汉两种语言名词化的手段及程度不一样。探讨名词化与语法隐喻的关系,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名词化的不同,旨在使译者更加明确两者的区别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英汉互译。  相似文献   

16.
从篇章语言学对句子结构主/述位分析的角度入手,探讨了英语和汉语在主位层面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英语的主语主位和汉语的话题主位在句法和语篇衔接功能上的不同,提出英汉互译过程中,考虑英汉句子结构形式及语篇、文体等特点.对译作进行主题化或话题化处理,从而达到原作和译作语用及功能上的等效.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研究者对英汉习语文化的异同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分析;但在这种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中,概念隐喻的始源域和目的域之间存在着映射角度的不确定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运用概念隐喻的突出与掩盖的系统特征,借助方向、本体和结构的突显隐喻映射,挖掘出英汉习语内在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普遍存在于汉英语言中。惯用语是口语中一种短小固定的语言样式,它往往超越字面意义,获得一种比喻性的整体意义。在惯用语意义形成的过程中,隐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研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文化密不可分,它是人类抽象思维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手段。由于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因素,英汉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本文探究了英汉惯用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反映出的文化认知异同,以期译者在进行跨文化语言翻译时,准确把握隐喻语言的认知特点;英语学习者能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英汉两种语言在隐喻用词方面的异同,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对英汉隐喻用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民族由于认知及其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的种种共性,在隐喻表达上有许多重合。然而,由于英、汉民族在生活经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又使两个民族在隐喻表达方式上存在并行和空缺现象。探讨英汉民族隐喻表达的异同以及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对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习惯、语言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英、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与食物有关的隐喻性语言.以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对比分析英汉食物隐喻异同,有助于深化对隐喻的认识、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内涵以及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