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障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封志明 《人口研究》2007,31(2):15-29
中国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证程度研究表明,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扩张,中国未来的耕地规模和人均耕地面积会进一步下降,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和粮食需求总量将进一步提高;2020年在人均粮食420~435kg的消费水平上,基于18亿亩耕地保证的粮食生产能力可以基本满足14.3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在人均450kg的消费水平上,中国未来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足以支持人口高锋时间的14.73亿人,但受耕地资源有限约束,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很难有进一步提高。从耕地、粮食与人口关系看,中国未来人口的粮食安全必须向食物安全转变,从耕地资源约束的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驱动的食物消费两端着眼:一方面要重视耕地与粮食安全——藏粮于土,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要关注食物与消费安全——倡导适度消费,建立动植物并重型食物结构;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来认识和解决中国中长期人口发展的食物安全与耕地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余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是人口多、耕地少。大家都知道耕地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新余由于人口的高速增长,耕地面积越来越少。1949年解放时,新余总人口只有339700人,而耕地面积包括水田、旱地共1138259亩,人平耕地为3.35亩。为了扩大耕面积,增产粮食,党和政府曾动员农民开荒改地。到1957年,新余耕地面积增加到1186387亩。随着人口猛增和国家经济建设,开办工厂、修建道路、大修水利、农民建房等占用耕地的增加,到1966年,新余人口猛增到544345人,  相似文献   

3.
今年七月十一日,世界人口进入五十亿,以每分钟150人的速度增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该县的计划生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但人口增长速度仍然很快,给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了七个问题。一是人平耕地越来越少。1986年,该县人口由1949年的40多万人增加到91.75万人,对比翻了一番多,而耕地面积却由五十年代人均1.055亩,减至0.5亩。二是人均口粮增加不快。1986年该县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1.62亿斤增至4.21亿斤,  相似文献   

4.
<正> 吉林地区的土地面积为27,120平方公里,1949年人口总数为1,637,489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60人。到1980年末,则达到3,861,422人,每平方公里为142人。这个人口密度高于全国,也高于全世界。耕地面积在1949年是8,164,560亩,1980年减少到6,314,000亩。按总人口平均计算,1949年人均耕地是5亩,到80年只剩下1.6亩。若按农业人口计算,49年人均耕地6.4亩,1980年则降为2.67亩了。由于人口增多,密度加大,耕地面积减少,能向国家出售的粮食也越来越少。1949年每个农业人口向国家交售商品粮440斤,而80年每个农业人口仅向国家交售236斤。由此不难看出,不论为了人民的当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必须下定决心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白城地区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正处于关键的时刻。建国32年来,白城地区的人口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1949年全区人口是159.1万人,到1981年底,人口猛增到387.2万人,增长了1.43倍。由于人口增长过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建国初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10.8亩,现在是4.6亩。尽管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所增产的粮食还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全区的粮食总产量,1949年是159,759万斤,1981年是314.500万斤。粮食产量虽然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有10亿人口,其中8亿在农村,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是目前农村人口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据预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30-40%,约1亿左右。到2000年我国人口按规划将达到12亿,而耕地按照1957年以来平均每年减少900万亩计算,将减少到12亿亩多一点,人均耕地只有1亩左右。人多地少将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大。所以,认识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在农村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土地面积是世界第三,但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所以,人均土地占有面积,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累计开荒4.89亿亩,加上原有耕地19.57亿亩,到1977年,实有耕地面积为14.89亿亩。累计减少4.08亿亩。各年耕地面积情况(见左表): 这个变化说明,如果按1957年以来的情况来计算,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每年净减900万亩,每三年多就减少大约3,000万亩,假如今后按这个速度递减,到2143年,我  相似文献   

8.
如皋县系江苏省南通市所辖县,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北部,是一个地少人多、土沙地薄、资源缺乏、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农业县.解放以来,如皋县人口以每年万人的速度增加,耕地面积则以每年万亩的速度减少.1983年末人口达137.98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949年的1.85亩减少到目前的0.90亩,而且耕地中近60%是“跑上、跑水、跑肥”的高沙地,产量较低.1983年人均粮食产量为709斤,低于全省水平,口粮自给率仅为80%.就目前生产、经营的条件和水平而言,粮食生产不可能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若要想再提高产量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我们力图从我省人口与经济的实际出发,描绘出2000年时我省人口的基本图象,探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2000年我省的人口数量2000年我省人口数量的控制目标以3415万为宜。1.耕地、粮食发展的可能性对我省2000年人口目标的制约。我省目前粮食人均占有量约600斤,2000年希望能达到人均800斤,按届时总人口3415万计算,要求把粮食总产提高到270亿斤以上,年平均递增在2.5%左右。从1949年到1981年,我省粮食总产从66亿多斤增加到150亿斤左右;增长近1.3倍,年平均递增为2.6%。往后的年平均递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各种物质资源,应有尽有。堪称“地大物博”。但是,就耕地面积而论,总面积只有16亿亩左右,人均1.5亩;可灌溉的面积,只有7亿亩;稳产、高产田,不足3亿亩,每人平均仅有3分耕地。至于粮食产量,1980年达到6.364亿斤,接近美国的产量,可谓“博”矣。但以10亿人口均分,每人只有粮食650斤。从这个意义来讲,我国的“地大物博”,只是相对的。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国家,在它们的国土上所蕴藏的、可以开发利用的物质资源,都是有限的;如不节制生育,伴随人口的急剧增长,它的数量象滚雪球一般,很可能是无限的。会有一天,整个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1.1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低收入大农业国,“人口增长一耕地减少”的剪刀差趋势日趋严峻。目前的中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仅有1.3亩,比世界平均数4.52亩低得多,而在可预见的将来(2000年),人均耕地将降至1亩左右。中国以占全球7%的耕地勉强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中国农业长期的低度发展决定了耕地不可替代的经济价值。然而,每年新增的1600—1700万人口和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持续发展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需求量却是日趋增多,质量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基本国情及其发展趋势决定了中国农业的发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世界人口增长对耕地、粮食的影响及对策秦品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人口主食的粮食,依赖耕地生产。因而研究人口增长对耕地、粮食的影响及对策,以保障人口有较充足的粮食,使人口得以生存和发展,将是至关直要的世界性课题。一、世界人口增长对耕地的影响为...  相似文献   

13.
人与耕地、粮食的关系十分密切。自从人类开发了土地资源,才有了人类社会。当今社会对人口的增长和粮食的增长给予同样重视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力求生产更多更好的粮食,来促进人口在数量和素质上协调发展。在生活中人们全部所需能量中,88%的靠土地生产品提供,10%是靠草原和牧地供给,仅有2%的来自海洋。可见土地与粮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作常重要。解放以来,天水市由于对人口的增长控制不严,耕地减少严重,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已超过了土地承载能力,人口与粮食的发展失调。这种情况不但影响着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实现,子孙后代的幸福,而且影响着四化  相似文献   

14.
北京近郊农业地区人多耕地少,过去由于农业人口增长控制不严,城乡建设占地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人口大量增长,而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严重局面。这个问题,在我国的大中城市带有普遍性。耕地减少,不但影响到整个城市的蔬菜及其它副食品供应,同时还出现了农村新增劳动力安置困难的问题。作为首都,应认真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对策,把近郊农业地区建设得更好。 一、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城乡占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5.
中外动态     
四川省金堂县解放前人均耕地两亩多,解放后,由于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已下降到0.89亩。这个县的领导较早清醒地认识到了人口增长对耕地的压力,县委、县政府把“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切实保护耕地”摆在基本国策位置,并相应采取了利用专题广播、电影、录像、文艺、办专栏、橱窗、开展知识竞赛、在街头设咨询服务站等形式,在全县各乡、  相似文献   

16.
揭阳县浦田区是个山区,全区总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二万五千多亩,山地六万多亩,人口四万七千多人。近年来,他们从山区实际出发,抓紧了政策教育、落实措施、超生处罚三个环节,有效地减少了多胎生育,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1983-198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下,多胎率在1%以下,在全国计划生育“双先”会上受到了表彰。  相似文献   

17.
<正> 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耕地数量是否充足,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不断探索人口与耕地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并认真组织实施,将对社会进步、国家昌盛、民族兴旺、人民幸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历史的回顾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6年31年的历史过程,我国人口与耕地发展总的趋势是:人口逐年增长,耕地日趋减少。以山西忻州地区为例。全区14个县(市),大部分属于山区丘陵地区,耕地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人口发展概论 根据联合国2006年的报告,世界人口在未来的43年内增加25亿人,从当前的67亿人增长到2050年的92亿人。这一增量相当于1950年全世界总人口,并且绝大多数来自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不发达地区的人口将从2007年的54亿人增长到2050年80亿人。相比之下,发达地区的人口将继续保持12亿人。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的增值及其与农民市民化的关系已成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各界关注的焦点,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测算农村土地增值对农民市民化均衡实现的贡献,通过调查江苏省7市126个村的耕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三大地类的价值现状及区域差异,在拓展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的基础上,测算农村土地价值变化对江苏农民市民化均衡实现的影响。结果显示耕地经营价值如果从传统粮食生产型增长为高收益型,江苏农民市民化均衡实现需要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占现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可从90%降到56%,而耕地人均适度经营规模可从23.3亩降为5.7亩;三大地类的财产性价值每增长1 000元/人·年,可分化转移农民3%的城镇失业风险;此外,每1万农民市民化需占用耕地约502亩,而城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每提高10%可降低约0.5%的耕地占用。优化情景模拟建议,江苏实现农民市民化均衡需保障农村人均经营耕地9.4亩,转移73.9%的农村人口。结论表明农村土地增值对农民市民化均衡的实现具有重要贡献,农地经营性和财产性收益的增加、城镇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可显著降低农村转移人口规模、耕地占用数量,并抵御农村转移人口的失业风险,进而降低城镇化进程的成本,但促进农村土地增值与农民市民化的实现还需解决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比重之大为世界所少有。而且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特别是建国以来发展速度惊人。1979年同1949年相比,我国的农业人口增长了81.9%,而耕地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我国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地面积大约有66.5亿亩,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