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古代的为官之道──古代“官箴”述论时运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官是国家机关中有一定等级的公职人员;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撰写官箴的目的是劝诫官员从政为善。中国从先秦开始,几乎各代都有官箴,官箴文献也十分丰富。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官箴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和特... 相似文献
3.
一百零九年前,摩尔根发表了举世闻名的巨著《古代社会》.一个多世纪以来,摩尔根有关原始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原则,不断引起国内外学者热烈的争论.近几年来,国外某些学者连篇累牍地发表著述,对摩尔根提出的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表示质疑和否定.他们说:“有关普那路亚婚姻的报道是传教士们的杜撰,部分人也许出于真诚的误会,部分人则是有意识地想把信奉多神教的夏威夷人描绘成没有道德的野蛮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文论家非常重视为文者的思想品德修养,他们评价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看作家的人品如何,有时甚至将人品置于作品之上。清薛雪《一瓢诗话》云: 著作以人品为先,文章次之,不可以“不以人废言”为借口。 为什么如此重视作家的人品呢?薛雪云:人品既高,具一謦一欬,一挥一洒,必有过人处。这就是说,作家的人品必然深刻地影响作品,人品的高下决定作品的高下;人品既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险"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概念,受到历代文人青睐,当然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险"概念在古代诗歌创作中的渗透,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辞险、意险和韵险。就中国古典美学而言,"险"概念的存在和发展,为中国古代诗歌提供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关于诗歌创作和鉴赏方面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美”之本义形成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美”之本义形成新探许龙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研究者大多根据汉代许慎对“美”字的注释,认为中国古代审美意识最早发源于味觉体验,这似乎已成定论。近来,我依据有关古文字资料,重新考查甲骨文、金文中“美”字构成,感觉到“羊”与“大”合成“美”有更为复... 相似文献
7.
8.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古罗马是古代中西方文明的代表,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对人文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究其源差异在于,政治制度的差异影响古代中西方教育的发展方向,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别影响古代中西方人才需求的类型,传统文化的差异孕育了各自不同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省”,本是对宫禁之地的称呼.皇权要限制、控制相权,先用内朝架空丞相,再用近臣架空宰相,从而催生了三省制这个宰相体制,使“省”成了对宰相机构的称呼.分层级治理地方并派员监察本来是一种合理的机制,但由于皇帝过度利用监察官,从而使监察区膨胀为一级地方政权机构.元朝立国,既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行台制度和金朝的行省制度,又继续在唐、宋监察区权力膨胀的链条上行走,使“省”这个中央机构变成宰相在地方上的派驻机构,称“行省”.明初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使当时的宰相机构———中书省撤消,“行省”于是变成了“省”,成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的称呼.这个变化是宰相制度与地方行政机关演变中的一个副产品,也是封建专制的一个畸形成果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亲属名词上所见之中国古代婚姻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进化者莫,不以莫尔根(L.H.Morgan)之社会进化阶段为其立论根。据但莫尔根之社会进化思想,特其表现于古代社会一书之中者,多与近来新发现之事实不合,故现在研究人类之社会进化者,即根本否认普遍之社会的进化有同一固定之程序,有如莫尔根及其它十九世纪中诸社会进化论者所主张者。不过从学术之发展上视之,莫尔根之所以为十九世纪伟大社会学家之一者,并不在其社会进化阶段之划分,而在其发现亲属名词与社会制度之关系;并不在其古代社会一书,而在人类中之血族与姻族之系统一书。不过后者之篇帙繁重,措词专门,下为学者所习知耳。人类中之血族与姻族之系统一书,出版于一八七一年,当是时麦克令南曾力加以反驳,二彼以为亲属名词与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1.
13.
文化与信息传播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正随着意识形态改变转入新的领域。针对表征失控和非法化对现有文化的民族成分进行结构分析,通过社会—群体—个人三者的互动关系阐释心理发展的变化,从"社会标识渐变"、"意识形态转化"、"表征在不同领域的困境"三方面探索群体心理动能释放的因素,同时透过群体无意识的心理建构重塑符号范畴,试建新的动力心理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与“美”与“真”相关的“善” ,道家是以“道”的内在能量并具有“生万物”的能动作用为“善” ;儒家则以“仁”为“善” ,更具有实践作用与“仁”的行为特征。“善”在道家那里与“美”有间接的关系 ,而儒家在孟子那里 ,则将“善”作为“美”的起点和必备的条件 ,“美”的最高境界是“大而化”、“圣而神”。荀子从“人性恶”观念出发 ,又将赤裸的政教功利输入“善”与“美” ,提出“以道制欲” ,“化性起伪” ,使中国古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美学思想之功利观从此成型。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对"道"的阐释基本上展开为三个维度:在哲学的维度上,它多被突出其本体性、形上性及方法论的一面;在科学的维度上,则多被强调其规律性、法则性的一面;而在中国古代艺术中,"道"亦常常从儒家"文以载道"的层面上被解读,进而在近代以来的美学、艺术学视域中,其意义亦往往在与形式相对应的维度上阐释为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然而这些"据西释中"的方式却忽略了"道"作为中华民族深层精神原型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意义,即"道"作为往复之"路"是中国艺术最为内在的普遍而一致的精神。因此,在中国古代,修身、修艺一体,艺境、神境相通。"道"体现了中国民族精神的音乐质性,在这种意义上,道不是规律,而是旋律。 相似文献
16.
古代“奏章”的典范之作──《出师表》方建斌据《后汉书·胡广传注》称:“凡群臣之书,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于此可知,“表”主要是臣下向君王陈述衷情的一种文学形式。其主要特征为强烈的抒情性与说理性,即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17.
18.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把通俗小说基本上等同于白话小说 ;一是视通俗小说囊括全部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这就带来了概念和研究上的混乱。考察白话小说的文人化和文言小说的通俗化轨迹则发现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既不等同于白话小说 ,也非涵盖所有古代小说。判定小说的雅俗分野应考虑到作家的创作动机、作品的传播范围、读者的文化审美水平等综合因素。通俗小说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以娱人为目的 ,审美上追求世俗化 ,传播方式的商业化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