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时空尺度与偶然性及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传统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的、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它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持久的趋势;而偶然性是一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个别表现,属于过程的外部原因,只对过程的发展产生种种摇摆和偏离的、不居支配地位的、不稳定的和暂时的趋势。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耗散结构理论的问世,有关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问题重新又引起了人们在哲学上的思索和争论。按照普里戈金的观点,当涨落迫使一个现存耗散结构系统进入远离平衡的状态并威胁其结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影响绿色交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DPSIR(驱动力 压力 状态 影响 响应)模型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模型框架,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群和城市尺度下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合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讨论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城市群尺度下关中平原绿色交通水平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呈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空间格局,城市尺度下各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不均衡,且主要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充分发挥西安市核心城市作用,推动绿色交通一体化发展,推进和完善城市立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还要针对城市所处绿色交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持续稳定的响应举措,并随着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的需要息息相关的,建筑具有强烈的属人性.当代建筑的投资者过多地追求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导致了建筑根本功能的缺失,即对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的遗忘.只有重建建筑的人文尺度,才能使建筑行为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倡导"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面对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社会挑战,城市规划应在自我反思和对城市规划的社会学传统的充分认知基础上,将对社会需求与社会公正的关注纳入传统空间规划,并赋予城市规划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政策内涵,实现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转向".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客体及相对人发生了相应变化,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面临着创新的压力和机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存在的本质问题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相应的问题表象就反映于城市规划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反馈系统,使规划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低效率.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的目的是增强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民主性和法制性,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协调,而创新的具体方法则是不断完善三个规划子系统:从决策系统分析,应强化规划咨询,调整编制主体、程序和规划体系;从执行系统分析,应改进规划审批权限及程序,改革开发控制模式,实现城市精明增长;从反馈系统分析,应健全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力.以上三个子系统应在创新的过程中实现整体上的有机统一,通过决策、执行、反馈的循环往复,促使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应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建设部管理干部学院之邀,今年3至4月为来自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规划师们讲授了系统工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为配合讲课,作者写出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一书,约90余万字.由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发现这一新兴学科分支的同名专著,本文即以此书为背景,探讨建立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相应的方法论问题,建模与仿真问题,城市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问题等.文中的一些观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该书章节里,文中未注明出处的数据均见原书.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对生产力概念做全面的科学解释,认为生产力不仅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而且也包含了调节和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内容。着重论述实现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与生态标准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经济支持与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耦合协调模型的构建,对山东省17地市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时空双维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进一步探索区域经济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均处于耦合协调状态,但协调质量不高,主要集中于初级协调与中级协调阶段,总体表现为区域经济滞后状态;2006—2013年各地市耦合协调度变化差异较大,少数地市因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促进作用的不足而出现逆发展。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货运量、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政策在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政策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各个地区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设计/方法】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在剔除了环境因素影响后对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效率进行了测算,再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DSA)方法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政策效率值做空间相关性分析。【结论/发现】我国科技创新政策效率存在明显空间特征和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区域之间呈现出东部高高集聚和西部低低集聚的两种集群,空间时空跃迁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稳定性,空间分布格局不易变化。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一直在扩大,尤其是在1990-1995、2003-2010两个时间段扩大最为迅速。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的变化呈现"倒U"型结构。从空间格局来看,经济总量差异显著,而经济增长速度却出现了一些趋同的现象。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对新疆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应通过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培育区域增长极、加大扶持等措施,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2.
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笔者认为人们常用的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只是衡量某一社会形态某一方面进步与否的两个辩证统一的具体尺度,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尺度。因为历史尺度只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化表现形式,道德尺度则只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表现形  相似文献   

13.
14.
论时空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都是时空割裂的简单性静态时空观。如果将演化和信息的观点引入对时空结构关系的考察,我们将会发现时空的具体的内在融合的复杂性关系。这就是事物在普遍的相互作用中所实现的时空转化中的信息凝结效应,并进而导致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当代分形几何学以及超弦理论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结构的多层级缠绕、跌宕起伏的不规则、非均匀、非连续、非光滑的分维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趋势的拓展使东亚各国必不可免的步入到消费社会中。在以往对消费尺度的界定中普遍遵循着生产力尺度、国民生产总值尺度和幸福尺度三个标准。但东亚各国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的现实问题和价值准则,因此,在进行东亚消费社会转型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进行消费尺度的转变。东亚各国应秉承生存论尺度和伦理关系尺度确立新的消费社会模式,以适应东亚各国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图书馆时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不承认“图书馆学”是一门科学,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的图书馆学理论还缺乏一种哲学的高度和理性的深度。已经发行的几部专著都太偏重于图书馆工作的内部流程,而忽视了图书馆运动规律的探讨,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几乎变成了图书馆工作的技术规范,丧失了它作为一种理论的“理论性”。然而,对图书馆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性,图书馆的未来形态问题,对图书馆与社会、与人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却没有作出具有理论意义的概括。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原本有着最优越的发  相似文献   

17.
时空整体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现代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对时间的连续性与空间的广延性的科学概括与反映。时空整体观念是把物的存在与时间、空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把握。树立时空整体观念,培养立体思维习惯,对于正确认识事物与科学处理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已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决策法定程序,然而现行法律制度在公众参与机制方面可具体操作和有效执行的制度并不多见,那么,如何界定城市规划决策中的公众参与事项与功能、建立什么样的方式和机制以及怎样保证公众参与程序有针对性和有实效等都是当下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我国特大城市中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进行剖析,总结和提炼参与阶段、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决策主体和参与效果五个要素并通过与纽约这一全球城市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分类分层的创新城市规划决策中公众参与模式、路径和政策的制度设计,以期对城市规划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将城市生态系统划分为若干生态单元或街区 ,以生态学K值研究为出发点 ,对城市人口规模及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各个族群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在审美尺度上的互相影响常常在所难免。这种影响会导致审美尺度的变迁。审美尺度的变迁或植根于本民族传统而嫁接了外来文化,或因接纳新生活而重新阐释了自我文化,或因殖民背景而导致了文化阉割,或因表达政治意愿的需要而重建自我文化去抗衡强势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