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春秋时期,楚国存在一个比较大的世族作家群体。其中,楚伍氏为熊氏分枝,春秋时期世系为:伍参→伍举→伍奢、椒鸣,伍奢→伍尚、伍员;楚观氏为夏禹之孙、帝启庶子五观后裔,出于观丁父,春秋时期世系为:观丁父……观起→观从→观瞻……观射父;桀氏为夏禹之子帝启后裔,春秋时期世系未详;陆氏为熊氏之别,春秋时期世系未详。伍氏、陆氏二族为楚公族,观氏、桀氏二族皆为楚公室异姓贵族。其中,有传世文学作品者为伍参、伍举、伍尚、伍员、观射父、观瞻、桀溺、陆通,伍参、伍举、伍尚、伍员、陆通五子皆属楚公族作家群体,观射父、观瞻、桀溺三子可称之为楚公室异姓贵族作家群体。 相似文献
2.
晋公室为帝喾高辛氏元妃姜嫄子后稷弃之裔,始封君为文王昌之孙、武王发庶子唐叔虞,春秋时期世系为:穆侯→文侯仇、公子成师,文侯仇→昭侯伯→孝侯平→鄂侯郄→哀侯光、晋侯缗(无后)→小子侯(先晋自此绝),公子成师→庄伯、韩万(后别为韩氏)→武公称→献公诡诸→太子申生(无后)、文公重耳、惠公夷吾、公子奚齐(无后)、卓子(无后),文公重耳→襄公讙、成公黑臀、公子雍(无后)、公子乐(无后)、公子儵(无后)、公子刘(无后),惠公夷吾→怀公圉(无后),襄公讙→灵公夷皋(无后)、公子捷→公孙谈→悼公周、扬干(无后)→平公彪、公子慭(奔卫,无后)→昭公夷→顷公去疾→定公午→出公凿,成公黑臀→景公獳→厉公州蒲(无后)。其中,有传世文学作品者为献公诡诸、太子申生、文公重耳、襄公讙、厉公州蒲、悼公周、平公彪、昭公夷、顷公去疾、定公午,献、文、襄、厉、悼、平、昭、顷、定九君可称之为晋诸公作家群体,太子申生属晋公族作家群体。 相似文献
3.
从圆园世纪初至源园年代,中国关于妇女问题的每次讨论都有众多知识分子参与其中,现代作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之一。他们从"五四"时期就一直对女性问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热忱,并把他们的看法贯注到文学创作当中。尽管立场不同,观点各异,但正是他们对女性问题的密切关注及言论的积极发表,才使得妇女解放问题成为社会更加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他们的思想进一步投射和贯注到文学创作当中并由此"传播"开去,影响更多的读者和受众。这些作品的创作与传播都有力地促进了民国时期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确立,对于现代女性解放进程的推进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传播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传媒在建构和传播"食品安全"图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新闻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在食品安全传播中的实化和细化。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食品安全传播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变化。文章旨在对我国转型期食品安全传播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而对我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传播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食品安全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行政审判实践中存在着行政诉讼怠于释明、释明不足、释明过度等乱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现行立法对行政诉讼释明程度规制的乏缺是重要因由之一。当下中国,在重视法官消极释明功能的基础上强调积极释明功能的发挥是必要的,并经由立法明确行政诉讼释明权行使的原则,规制释明权行使的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 相似文献
6.
孔子认为"为政在人",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伦理道德的方式解决"礼坏乐崩"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一系列的为政思想和主张。孔子德治思想的创设和建构,是对周初"敬德保民"等政治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知天命",既是对周初"以德配天"的政治化天命观的转化和超越,也是其德治思想的价值根源。孔子把天人关系的重心从"天道"转向"人道",影响中国政治思想数千年,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并扩张",民族"概念逐渐凸显并成为重要的认识工具。而"民族"概念被作为描述和分析工具广泛使用后,民族群体也从最初的取得国家形式的人群共同体扩展到多样性的历史文化共同体。在原初民族国家影响下,那些存在着多个历史文化群体的国家也将各个民族群体整合为统一的国族而构建民族国家。于是,一大批民族构成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出现了。对于这样的国家来说,民族问题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对国家政治共同体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多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的存续。但迄今为止的历史都表明,多民族国家无法将民族问题"解决"掉。因此,将其置于国家治理的视野中,探讨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有效治理之道,就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热点增长极休闲旅游和小城镇建设,根据两者互动融合的阶段阐述其关系,通过建立休闲旅游与城镇化互动融合的典型相关模型,充分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脉络,以期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旅游型城镇化互动融合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占据市场份额半壁江山的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却陷入有销量、少利润的尴尬境地。本文重点分析了国产智能手机发展中存在的品牌价值缺失、多渠道销售能差、研发能力不足、供应链反应速度慢等问题。国产智能手机厂商要持续发展,需抓质量,创品牌、拼技术,求创新、重体验,善营销、强合作,谋共赢。 相似文献
10.
11.
胡绪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8)
承运人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项下的货物享有留置权是保护其运费等合法债权的重要法律救济途径,其物权性保护在实质上具有国际统一性趋向,需要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合理的成分。论文结合民商事留置权理论、国外判例、立法例与发展趋势,对我国《海商法》下承运人留置货物的范围、程序和效力,以及立法目的与局限性进行了研究,从维护船货双方合同目的利益均衡、充分发挥留置权的担保功能角度,对留置标的物是否应属债务人所有、留置权与债权发生的牵连关系、留置权与租约运费、责任终止条款关系等存在问题与分歧较为突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阐释,明确了货物留置权在承运人合法债权救济体系中的地位,保护承运人与债务人需要在航运秩序功能上的相互协调,提出了更加公平的保护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与利益平衡的立法价值取向,对我国《海商法》的部分条款进行适当的修改与完善具有参考性,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差异,促进我国航运事业与国际贸易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乐爱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
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唐文治的安身立命之根本在于朱子学研究。他的《紫阳学术发微》是当时重要的朱子学研究专著,内容包括朱子学术思想历程研究,朱子心性学与工夫论研究,朱子经学研究,朱子政治学研究,朱子与陆王、浙东学派关系研究,清代朱子学研究述评等诸多方面。他的朱子学研究之深入而扎实,甚至有些成就为当今朱子学研究者所不及。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研究还与当时的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朱子学研究,坚守民族气节,“以兴起吾人爱国之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追溯方法论的历史演进为逻辑起点,阐明理论思维方式的两种类型,即分析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并对以往研究生态的人类主义范式、自然主义范式、经济主义范式和科技主义范式等几种常见范式作了分析和评价,揭示其根本缺陷。力图阐发生态研究需要转变思维方式,抛弃旧的分析性思维方式,代之以一种新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其核心内涵应当包括系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多元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范忠信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8)
在传统中国的法秩序下,人民自己认为正当权益受到官员或官府损害时,可以采取法定的或习惯的方式进行救济。古代中国法制中的很多规定,虽然不一定明确以人民权益救济为目标,但它们可以作为人民权益救济的途径或渠道,客观上可以满足人民权益救济的部分需要,这是没有疑问的。古代中国人民权益救济的主要方式,包括个人单独进行、个人携社会力量进行的个人权益救济,以及以大众群体为公益目的进行的集体权益救济等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朱熹持道文统一并以道为本的道文观念,注重对作文者的道德行为加以考察,并以此对《楚辞集注》篇目进行安排。他因推崇屈原之道德行为而将其二十五篇划分为"离骚"类,奉为经;将宋玉等人的作品划分为"续离骚"类,归为传;将作者道德不合儒家理想规范的东方朔、王褒、刘向及王逸等人的作品删去,增加有经世之才的贾谊所作赋两篇。 相似文献
17.
两岸四地相互间签订的三项经贸合作协议,属于世界贸易组织原则和章程规制的其成员之间分别成立的自由贸易协议。在两岸四地尚未形成一个整体的、制度化的经济一体化区域。世贸组织是近现代的国家法与国际法相伴结构发展到20世纪中期的产物,在应对20世纪后半期以来经济社会全球化对法律的需求方面有所局限。超国家法是现代法制的新现象,欧盟的成功运作和不断扩展是这种新法律模式生命力的最好验证。两岸四地经贸合作的深化,特别是经贸之外其他领域合作的拓展与深入,以及对全面一体化前景的努力,须以法律模式的全新探索和求证为必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针对抗战时期人们对抗战诗歌和五四新诗传统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以及抗战诗歌呈现出来的与五四新诗之间的差异,很多学者认为抗战诗歌是对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的背离。其实,抗战诗歌与五四新诗之间并非背离的关系,在形式、内容和品格等方面,抗战诗歌与五四新诗之间都具有明显的承续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行动式"路径呈突显趋向,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强调个体的自主选择与理性行动;"回流式"路径呈扩散趋向,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对自身能力和生活境遇的评估,选择回流到中小城镇实现市民化;"非均衡式"路径呈强化趋向,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先赋差异、能力差异等主客观因素而选择不同的市民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模型中都涉及到了光,而格罗斯泰斯特则进一步把光作为宇宙生成的发生论基础,光作为第一形式散发自身时扩张质料并赋予其三维形式而形成空间,由于其发散而凝聚的疏密程度的差异而形成万物,这与现代物理学热力学宇宙生成论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