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武故里考析宋书其杨祥林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其《孙子兵法》不仅仍是当今世界的兵学圣典,而且在工商业诸多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孙子热”的出现,对孙武里籍身世问题的探讨也愈益受到了世人的关注。本来,在官修正史中对此事有明确记载的是成书于宋代的...  相似文献   

2.
曾子是儒家学派孔门大贤,对于儒学的传承发挥了极大作用。关于曾子的生平.前人或偶有提及,但多无详细论析,今试作讨论,提出一些看法供专家参考。关于曾子生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谓其“少孔子四十六岁”,生于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曾参的少年时期,随父亲曾晰耕种于故里①。其早期教育,应为曾晰对其进行启蒙,以后才入孔门学习。曾参何时入孔门学习.前人对于这一问题尚有不同记载和看法。(颜氏家训·勉学)篇谓“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苟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如果将文中的“曾子七十乃学”视为曾参入孔…  相似文献   

3.
伪满宫廷祭祀活动,在规模上虽简化了一些,但形式上仍旧沿袭清朝北京故宫的祭祀方式,同时还揉杂进殖民地化的祭神祀色彩。伪满初期,溥仪即在缉熙楼的寝宫旁设“佛堂”,供奉各路神、佛;在勤民楼北侧设“奉先殿”;在怀远楼供奉列祖列宗的神位。现仅存的乙酉年(1945)《礼节恭记本》,真实反映了伪满宫廷的日常祭祀活动。此本从农历1月记到7月,虽在伪满垮台前的动荡日子里,宫中祭祀活动仍照常进行。伪宫中的祭祀,逢年过节最为隆重。除夕要向列祖列宗以及各神位行礼辞岁,春节当天又要举行奉迎、贺年的仪式。每月的初一、十五都…  相似文献   

4.
《中文信息》2007,(12):72-72
黄大仙,原名皇初平,相传他15岁外出牧羊时被仙翁带至赤松山金华洞中修炼,40年不食人间烟火,终于修得法道。而按照比较正统的说法,金华国家级风景区的黄大仙祖宫是最正宗的,因此每年都会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来祖宫祭祖。农历八月二十三是黄大仙实诞,在此举行的祭祀仪式十分隆重。  相似文献   

5.
51 祭祀谷神     
《中文信息》2007,(12):73-73
福建长汀县路湖村湖洋背的村民们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举行传统的祭祀谷神迎三神活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活动中还有“颠轿”“九连环”等项目。颠轿是民间悠久的民俗活动,在颠轿比赛中胜利的。队来年能多福,湖洋背颠轿轿子里坐的是请来的谷神。九连环,表演形式多是且歌且舞,曲调大都是本地区的民歌,内容多为表现男女爱情。  相似文献   

6.
清华简《楚居》和传世文献提供了楚先祖的年代信息。楚先祖在性质上是传说人物而非是历史人物。季连的年代上限为虞夏之时,下限为商代晚期,具体为武丁后期至祖庚、祖甲时期,考古年代大致为殷墟二期。穴熊的年代上限为廪辛、康丁时期,考古年代为殷墟三期,下限为帝乙时期或周文王早期,考古年代为殷墟四期偏早。丽季出现于穴熊晚期,与穴熊的时代有部分重合,约当殷墟三期偏晚,商武乙、文丁时期,其下限为周文王晚期或帝辛时期,考古年代为殷墟四期偏晚。熊狂的年代应为周初武、成之交。  相似文献   

7.
许多专家沿用汉末学者观点,认为今山西闻喜乃古曲沃。但结合考古资料以及史籍人文地理资料分析,在晋国早期就出现的古曲沃应在晋国始封地内,即只能位于司马迁《史记》所记载的:“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唐地,而闻喜并不在晋始封地之内。  相似文献   

8.
对于什么是诉讼契约,当前理论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于诉讼契约的内涵,只有在洞悉实践中诉讼契约的不同类型、诉讼契约与私法契约之差异以及诉讼契约之特征基础上来把握,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军费支绌是清军甲午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对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如何筹款?筹了多少款用于战争?还鲜有人考察。本文试图考证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筹款的情况,并略加分析造成清廷筹款困难的原因,以使人们对甲午战争失败有更全面的认识,并求教于史学界同仁。一、筹款的措施与实效甲午战争即将爆发之际,李鸿章请求产部拨款二、三百万两,以作战费,清政府竟仅拿出18万两以充军费(l)。随着中日战争的爆发,清政府才手忙脚乱地开始筹措经费。1894年8月14日,户部提出四条等切紧急措施,即:一、停止工程;二、核扣俸廉;王,预缴盐厘;四、酌…  相似文献   

10.
刘备“借荆州”一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均有记载,其后由于小说、戏曲的渲染和传播,遂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谈资。然而,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却历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是信其有,一是疑其无。说有者均无专文论及,只是在讨论其它问题时偶然涉及而已。言无者则有专文论述,其中又以清代著名学者赵翼最有代表性。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七《借荊州之非》中力辨其妄,认为“借荆州”一事,实乃“吴君臣之狡词诡说”,属“耳食之论”。刘光亮、陈显远二同志亦有专文质疑、辨正此事,不过他们的见解并未超出赵翼多少。从陈志和裴注中有关记载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的生态伦理思想包括三个部分:生态存在论、异化统治论和诗意栖居论.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与存在共在"、"技术的本质是框架"、"人是存在的看护者"、"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等卓越思想对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启蒙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北方面具文化考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方面具文化是北亚、东北亚众多原居住民族固有的信仰文化特征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渊源。在北方原始文化遗存和岩画中,假面造型艺术或实物屡有发现。我国古文献《山海经》、《白虎通》所载“九面人首”、“人面鸟首”、“其人翕形”,恰是北方古人类习用的民族徽记或原始宗教行为的某种假面造形反映古人原始崇拜与信仰心理观念。北方面具形态,可分为萨满祝赞面具与各民族民间娱乐欢舞面具两大类。这在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蒙族、满族中,均可见到。了解分析满族及其先世传统的面具舞蹈的传承与演进状况,特别是《清史稿》所述面具舞的特征以及后来在民间的广泛传播情况,对于深入探考北亚和中国北方面具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陆游《钗头凤》考析刘成锡国营亚西光电仪器厂陆放翁的《钗头凤》,自南宋陈鹊、周密相继在《耆旧续闻》、《齐东野语》记作诗人为怀念青年时代迫于母命而离异的唐婉而作以来.似乎已成定论,人们释意、评注、赏析……均以此为本。文学史告知我们,以古人所记载的诗本事阐...  相似文献   

14.
敖包祭祀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锁  王磊 《西域研究》2006,9(2):76-82
本文利用有关历史文献和民族志资料,分析了敖包的基本形制和祭祀方式的起源,可以看出在其作为蒙古族的一种传统信仰方式出现之前,具有相似性的一种“灵石”信仰的早期形式则在北方草原地区已经出现,可以认为,无论从形制上还是从祭祀的形式上,敖包都是这种草原文化传统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杜鹃 《兰州学刊》2006,(3):60-62
较之于西汉,东汉的祭祀乐舞体系更系统化、规范化。东汉建立乐舞伊始就以复古为总的指导方针,但它是以王莽元始改制时所建立的制度为蓝本。单就体制而言,东汉祭祀乐舞分为郊祀乐舞、祭祖乐舞和其他祭祀乐舞三大类。郊祀乐舞大体与西汉元始时期相同。祭祖乐舞,东汉历代帝王有所兴作。由于东汉提倡节俭,故东汉各皇帝的庙乐制度与西汉大不相同。关于其他祭祀乐舞的记载并不很多,我们只知其有乐舞,不确知为何。从总体来看,东汉祭祀乐舞的建设分为光武帝草创时期和明帝之后的完善期,其中,汉明帝时期是东汉礼乐制度建立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6.
贵州清水江两岸散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苗族村落。清水江流域的台江县施洞地区,以每年举行龙船节(五月二十四——二十七日)和姐妹节(三月十四——十五日)这两个盛大的祭祀活动而著称。每逢龙船节,四方苗民云集的人数常达四万之众。参加姐妹节活动的也常有一万多人。这两个祭祀活动,都有各自的由来,分别举行不同的仪礼,它们表现出了不同的情趣。本文通过探索它们各  相似文献   

17.
韩愈贬阳山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和《论今年权停举选状》以及其他言论中,说了一些不得体的话被他人作为攻击他的把柄,这些话“鲠言无所忌”,被本已视他为眼中钉的韦执谊等人利用,皇帝听信了谗言,韩愈因而遭贬。韩愈起初否认被贬是由于上天旱人饥状之故,但后来他还是认识到此状中有“得罪德宗朝”之处,其实也就是承认了被贬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8.
【题记】关于“祁门”县名的由来,明清以来,学者囿于成见,往往望文生义。本文从词义和字音上考证,力求正确体会先人取名和改名的意图。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献中即有对南海命名的记载,宋代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民间对南海诸岛的命名更趋实用化。明清时期《更路簿》对南海诸岛名称有详细准确的记载。清末和民国时期政府对南海诸岛有新的命名,但渔民命名的岛屿多被重视,渔民习用地名与古籍记载地名有一定渊源关系,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渔民对南海诸岛的命名对近现代政府命名南海诸岛有着程度不一同的影响,更是当代南海诸岛标准命名的源泉,也证明了南海诸岛与中国大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始建于晋太康年间的温麻县的存在,以及其县治在今霞浦县南的古县村的看法,经史学界长期考证,均无庸置疑.但有关史书,对于温麻县在历史上废置的情况,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元和郡县图志》(下称《元和志》)、《旧唐书》以及现存的明《福宁州志》、清《福宁府志》、民国《霞浦县志》以及明弘治《八闽通志》、崇祯《闽书》、民国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等地方史志,都一致认定在唐代压根儿没有以“温麻”命名的县城,或即以“唐改置温麻县于今连江县境”、“寻省入连江为宁远镇”、“嗣圣十九年(实为长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