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门巴族、珞巴族研究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巴族和珞巴族是居住在我国西藏东南部的两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原因。门巴族和珞巴族的情况长期以来外界鲜为人知。我国民族学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在门巴族和珞巴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和藏门珞民族关系的考察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以西藏民族史、文化学视角,梳理了门巴族、珞巴族传统体育与藏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在分析门珞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基础上,认为由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门珞族传统体育在流动频频的现代社会中发生变迁,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传统体育正在走向消亡。提出要加强对门巴族、珞巴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尊重传统体育存在的载体与民风民俗,以旅游业带动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把学校体育作为传统体育传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门巴族、珞巴族是中国西藏东南边境的两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信息传播载体和方式,这些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地印刻和影响着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米林珞巴族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珞巴族与藏族及其他民族密切交流的结果。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这种文化变迁,采用文化功能和变迁的理论客观描述珞巴族文化变迁现状,勾勒珞、藏文化涵化的过程,同时提出珞巴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适应机制,探讨在保存珞巴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促进珞巴族社会文化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西藏地域民族生存状态,是植根于西藏高原上的一种文化。藏族是西藏高原的多数民族,但是生活在西藏高原的不只是藏族,还有门巴族、珞巴族和人。即便是藏族,也因地域环境差异分为农区和牧区,导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他们共同创造了西藏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使西藏人文旅游资源既有整体特色,又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和奇特性,成为发展西藏旅游的坚实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近几年学术界关于“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专题的学术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就西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及特点,西藏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西藏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的构想及西藏传统文化与西藏社会经济现代化和西藏教育现代化等问题进行分析评述,指出这一专题的研究对西藏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编写《门巴族文学史》和《珞巴族文学史》,是国家下达的哲学社会科学 “七·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现就门、珞文学史编写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谈 谈认识。 一、关于写史应坚持的基本理论原则问题 写好门巴族、珞巴族文学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最基本的理论 原则。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一般地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 活的过程。”(《政治经济学批判》)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和 变革,应该从特定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中分析出它的终极原因。但是,我们应当摈除以  相似文献   

8.
由我国著名学者关东升主编,由丹增任西藏自治区分编辑委员会主编,拉巴平措、吉普·平措次登、高延祥担任副主编的学术巨著《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以下简称《藏门珞卷》)已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西藏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全书共152万字  相似文献   

9.
西藏的门巴、珞巴族是我国22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门巴、珞巴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面临诸多困难,是西藏乃至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国家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门巴、珞巴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和西藏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门巴、珞巴族的发展,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门巴、珞巴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门珞人民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群众回信精神。基于玉麦,全面展示我国边陲牧业文化和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的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方案以"自然—人文""家—国"为核心主线,通过时间与空间、生态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空间设计手法,集中展示玉麦乡的文脉、地理和民族文化以及玉麦的地方感和固守边疆的爱国情怀,使历史—人文—生态的整体性在展馆内统一呈现。  相似文献   

11.
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是世居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十分密切。本文根据调查材料和文献资料梳理论述了藏门珞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家庭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家庭物质文化生活形态和精神文化生活形态。家庭的物质文化表现为家庭的建筑、陈设、生活资料、服饰形式、饮食状况、家庭结构、种族等物质性内容。家庭的精神文化表现为家庭功能,伦理原则、家庭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精神活动特点,以及社会关于家庭的法制。家庭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家庭与社会文化具有同质进化的紧密关系。因此社会的变革也引起家庭生活的变革。 一、家庭是社会的“文化集成” 不同时代的家庭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载体和表现。家庭文化与社会、民族、历史的文化具有趋同性。因为家庭生活是社会的物质文  相似文献   

13.
一、门巴族的宗教信仰 在门巴族信仰的心灵土地上,生长着两棵宗教之树,这就是笨教和佛教。这种本是相异和对立的宗教却在信仰心灵上共生,是由门巴族的社会形态的特殊性决定的。 解放前,门巴族社会制度呈现出一种复合形态,这是门巴族社会的突出特点。从门巴族社会内部结构来看,还完整地保存着原始社会末期的村公社的组织形式,家庭私有制已经出现,阶级开始萌芽。而从门巴族社会外部关系来看,早在七世纪时,门巴族全体成员就沦为吐蕃王朝的奴隶,自十三世纪始,整个门巴民族又成为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农奴。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人类群体的生存显然有赖于从自然环境提供的多种可供食用的食物中进行选择,并以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手段来获得这些食物,有赖于能满足自身营养需要的饮食。饮食不但与人类群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与生产方式、社会习俗、文化观念有直接关系。生活在喜玛拉雅山区的珞巴族,是我国西藏民族的一员,其饮食习俗富有传统的特色。本文拟对珞巴族饮食习俗惯制略作论述,以图为西藏民族饮食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5.
墨脱县地处西藏东南,至今仍未通公路。在那里居住着门巴族、珞巴族、藏族、汉族等,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高山大河的阻隔,居住在那里的人们都保留着自己民族的生活习俗,语言习惯,特有的民族文化成果。但是,我们在深入调查时也惊奇地发现,即便是如此封闭的地区,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印记亦随处可见,尤其在民间文学现象中表现得更加突出,这种渗透和融合在民族交往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将从民间故事、情歌的比较入手,探究民族间的文化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西藏传统饮食缘于西藏独特的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缘于藏民族在宗教信仰与文化禁忌心理作用下对于自然物的多样性分类区别,缘于与周边区域民族间的经济贸易交往与文化互动。作为文化生活的西藏日常饮食并不是简单满足生理需求的过程,它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权力、经济交换、社会阶层、文化信仰与宗教禁忌等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现代西藏饮食文化的历史过程,是全球化时期文化多样性的地方发展结果,是族群差异生成与认同的外部表现,是地方文化在历史建构过程中的文化生成与更新。是全球化时期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旅游文化、商业传媒等“市场化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青藏铁路这一现代化交通工具恰是影响西藏饮食文化习俗变革的重要“推手”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藏族是这个大家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一员。西藏是藏族的主要发源地。勤劳勇敢的藏族和珞巴族、门巴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在西藏高原生息、蕃衍、劳动、开拓,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中其他成员团结互助,共同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土,并一起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源远流长,特别是唐代以来,西藏与内地的关系日趋密切。自元以来,历经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政治历史虽有曲折变化,但西藏已是隶属于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区域,与祖国内地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本文试图对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关系发展的历史,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舅权”制度是门巴族制度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文化事象,也是门巴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极为特殊的民间“权力制度”,至今仍在墨脱门巴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某些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舅权”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环境来看,“舅权”制度源于门巴族氏族社会,伴随着门巴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贡山怒族(阿怒)社会至今已形成了在同一个社会、村落,甚至同一个家庭中藏传佛教①、天主教、基督教②等多种宗教信仰共存的事实。形成和维持这一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其特殊的历史机缘及政治、经济等外部动因,而以阿怒文化,特别是原生信仰为认知模式的对各种外来宗教在其生计模式、文化系统、社会系统及社会生活中的动态调适则是多种不同宗教信仰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锡伯族传统文化是锡伯族民众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表现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其内涵丰富多彩、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等。考察多元文化格局下的锡伯族传统文化,探讨如何继承、发展和完善锡伯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