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依靠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其中包括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思想是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显密宗佛教,它的心性哲学,对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实践以及对现实人生的高度关注,都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是藏族古代文化与古老佛教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佛教的藏族化和在藏族社会的民间化的漫长过程。其中佛教的藏族化体现了古代藏族社会发展中意识形态整合的客观需要,也为其民间化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藏传佛教在藏族社会的民间化过程使藏传佛教作为体系化宗教,成为藏族文化最富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成为藏族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核心部分。藏传佛教传记文学名著《米拉日巴传》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藏传佛教民间化的这一历史进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对正确认识宗教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科学领域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我省也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地区。各民族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藏族、土族、蒙古族群众基本上是全民族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回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群众基本上是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汉族有一些群众信仰佛、道教和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在青海有悠久的历史,对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宗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甚至被一些虔诚的教徒视为“命根子”。因此,正确认识和妥善  相似文献   

4.
论植物与藏族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宗教对藏族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综观藏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藏传佛教和苯教,但不论是藏传佛教,还是苯教,都与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植物成为藏族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藏族宗教信仰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藏传佛教对汉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最早传入西藏是在公元 5世纪 ,大规模正式地传入则是在松赞干布时期 ,从唐朝和印度两个方向传入的。其后藏传佛教对汉族发生了长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唐、宋、元、明、清诸朝统治者 ,都崇奉藏传佛教 ,因此而影响到大量汉族群众。其具体表现是 :1 在汉族地区兴建了众多藏传佛教寺院 ;2 汉族人入藏传佛寺当僧人 ;3 部分普通汉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这些对提高汉族群众的文化素养 ,对促进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对促进汉族和藏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藏族宗教仪式的类别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藏族以藏传佛教和本教为主体的宗教仪式的类别和功能作了分析,认为藏族宗教仪式对藏族个人和社会具有正向的心理慰藉和社会整合功能,也具有一定的负功能。  相似文献   

7.
藏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靠政府的不断努力,同时更要考虑到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因藏传佛教高僧在藏区备受尊敬,有崇高的地位和较大的影响力,他们可以对藏族社会进行控制,并不断调适和整合各方力量,对和谐藏区构建有重要影响。高僧们的特殊地位和贡献,给我国当前更好地建设和谐藏区以启示。当今,必须努力引导高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充分调动高僧在建设和谐藏区过程中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藏区。  相似文献   

8.
论藏族习惯法的宗教哲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习惯法在藏族社会秩序的构建和藏民行为规范的调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藏族习惯法长期浸润于藏传佛教中并从中获得超越世俗的神圣性和符合世俗道德的合理性,藏传佛教的和谐观、平等观和自律观为藏族习惯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在民众的世俗生活和终极追求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宗教是解读藏区秩序的关键,因此它必然成为藏族习惯法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藏族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藏族人口已达45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41%。藏族在早期信仰本地宗教。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与本土宗教长期斗争和渗透,于公元10世纪形成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藏传佛教。青藏高原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给藏传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致使宗教和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宗教信仰成为藏族群众社会生活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自70年代以来,某些西方大国极力推行所谓“人权外交”,把…  相似文献   

10.
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地处滇藏茶马古道咽喉位置,境内居住着藏族、怒族、独龙族、白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文化涵化中,藏传佛教逐渐渗透并融合进境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藏族文化丛。藏族文化主导下的多元文化共存产生了融洽的民族关系,不断促进察瓦龙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佛教自传入西藏后,就不断适应藏民族的心理、习俗,并在西藏政治、经济的封建化过程中实现了藏族化,这说明藏传佛教不仅能适应某一特定的社会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而且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从教规、教义、仪轨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在社会主义时期,只有坚持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团结、教育、引导的方针,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不断进行宗教自身的革新,发挥藏传佛教和广大信教群众积极作用,才能真正实现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宗教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包括苯教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这种文化以信仰对象的神圣者为中心,即以信仰为本位,以宗教道德为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以神佛的观念解释世界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对神佛、菩萨、高僧的信仰崇拜是希望的寄托,以解脱成佛为最高理想,即追求精神的解脱。在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黏合剂和道德资源,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发挥了社会控制、稳定秩序、凝聚力量等重要的为政治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是从噶玛噶举派初创,并从此开始在整个藏区各教派形成和发展,进而成为藏传佛教的一种显著特征,对后世的藏族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青海地区藏传佛教与社会稳定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 ,其中藏族、土族、蒙古族和少部分汉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考察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的演变过程 ,搞清藏传佛教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总结历代中央政府处理藏传佛教与社会稳定问题的经验教训 ,对于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宗教工作、维护青海地区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青海在历史上受西藏吐蕃王朝的重大影响 ,今海西、青南的一部分地区曾经由吐蕃直接控制 ,唐朝安史之乱时吐蕃势力进据海东河湟地区。据史籍记载 ,佛教最早传入吐蕃大约在公元 5世纪拉脱脱聂赞普时期 ,到了公元 7世纪时吐蕃王朝政治恢宏、国力强…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生死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古印度梵我同一与轮回说的基础上,分析了佛教生死观的思想渊源,说明了其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佛教在藏区长期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藏族本土文化,也借鉴苯教的宗教哲学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其中藏传佛教生死观以慈悲为怀的教化,对生死的认知和解脱轮回的阐释满足了历史上藏族饱尝贫困和战乱之苦的精神需求,成为藏族普遍皈依佛教的最根本成因。  相似文献   

16.
杜永彬 《中国学术》2001,3(3):280-288
藏传佛教的西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在十九至二十世纪这100多年中,藏传佛教的西渐掀起了几次高潮。先是进入西藏的西方探险家、传教士、旅行家、记者、学者的“东引”,将藏传佛教介绍给西方人;后是藏族高僧的“西传”,到西方讲经说法、著书立说,把藏传佛教带给了西方人。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藏族高僧在西方的讲、辩、著和西方进入西藏“取经”的互动,奠定了藏传佛教西渐的格局。藏传佛教要在西方社会生存和发展,必然要融入西方社会,被“西化”;西方人认同和信仰藏传佛教,不知不觉地被“藏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藏传佛教中各种女性形象的分析描述,展示在藏族历史上广大藏族女性所发挥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藏传佛教的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藏族的饮食禁忌不是完全顺从宗教的行为,而是藏族与高原环境相适应的结果,是藏族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策略。藏族饮食禁忌虽然笼罩在藏传佛教的氛围里,但其中蕴含着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和善待动物、珍爱生命等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相一致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在甘青川藏族牧区,随着藏传佛教寺院的重建、部落习惯法的恢复运用,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一度被废除的藏区旧的社会基层组织--部落组织正在不断地复兴蔓延,并逐渐成为基层社会的控制力量.西仓十二部落即为此类藏族部落代表,本文通过对西仓藏族旧头人、老年人的深度访谈和调查,解析了1949年以前的藏族部落组织与部落制度.  相似文献   

20.
产生于雪域高原的藏传佛教,自古以来就深受青海一些民族所信仰。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大佛寺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为例,从民族、年龄段、社会身份以及信仰目的等角度分析了当前藏传佛教信教群众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