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是舞蹈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包括表情,节奏,造型,构图等方面,其中节奏对舞蹈来说更是必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舞蹈必须在节奏内进行,因为节奏是舞蹈的灵魂,没有节奏的舞蹈也就不能称之为舞蹈。在舞蹈中,音乐旋律和节奏能相应地体现出来,作为一种情感力的表现。音乐节奏在舞蹈当中,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和构成要素,而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是以音乐旋律的节奏为基础的。在舞蹈作品中,一部好的舞蹈作品必定要有一段好的音乐相伴,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节奏。舞蹈动作的韵律美感,是建立在节奏的基础之上的;而音乐的节奏,则会通过优美的舞蹈肢体语言来形象地展现。此篇论文将从舞蹈艺术和音乐节奏的相结合,以及音乐不是舞蹈的一切,过分的强调音乐会对舞蹈形成扼杀两方面来进行分析,探讨舞蹈节奏的完美运用,促进舞蹈艺术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人们通常都称蒙古族乌日汀哆(长调民歌)是中国乃至世界民族音乐之林的奇葩。这个奇特的艺术品种就其音乐形态表象来看具有三大要素。其一是非律动性的自由节奏节拍,其二是多种华彩性装饰技巧,其三是悠长旋律的拖腔。这是蒙古族乌日汀哆所必有的重要音乐因素。然而,除了蒙古族以外在东方一些国家及地区、  相似文献   

3.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移动唱法与固定唱法同时并进的训练方法、移动听觉与绝对听觉的互换以及节奏与旋律的听记训练是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中,唱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有效手段。题材丰富、内容健康、形象鲜明的歌曲,富有表情的歌唱,最能感染教育学生。怎样才能使孩子们人人都爱唱歌并且能唱好歌呢?只有能准确地分辨不同音高和节奏结合起来的旋律,才能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经过大胆的尝试,在教学中我总结出了一套培养节奏和音准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舞蹈艺术当中节奏属于舞蹈的最基本组成要素,在舞蹈艺术表演的过程中,脱离了节奏,舞蹈艺术的魅力也就失去了其魅力。舞蹈最初的节奏来源于音乐节奏的带动。因此,在舞蹈教学环节中重视和加强对音乐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节奏感,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研究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舞蹈教学中音乐节奏感的作用以及音乐影响舞蹈动作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合唱作品《天路》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国权先生以印青作曲的一首赞美青藏铁路的藏族民歌为原型改编而来的,堪称改编合唱作品中的艺术精品。本文通过对陈国权改编的合唱作品《天路》中音乐要素的艺术特点如作品旋律分布、节奏变化、结构扩充等方面进行浅显的评析和研究,旨在探索这部合唱作品的综合艺术特色,让更多热爱合唱艺术的学者来感受改编合唱曲《天路》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间舞蹈主要包含舞蹈律动、音乐旋律、歌词内容等综合艺术形式,探讨了动律体态训练同音乐节奏相结合教学课例,通过"乐舞结合"教学法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使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服装的节奏     
人们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而服装这种创造人体形象的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音乐,一种流动的音乐,它在人体起伏动荡的运行中,在伫立沉默的静态中,无声地咏唱着一曲人体的永恒美丽的旋律。细细的审读服装,即使我们还不能清晰地欣赏服饰的细微变迁的旋律,至少,我们可以感受到服饰中的那些背景的基本节奏:繁与简、刚与柔、紧与松、暴露与封闭、冷色与暖色、流畅与间断……繁与简:繁花锦簇,是令人兴奋的美丽;清爽淡泊,是令人恬然的美丽.服饰的节奏中,也自有它繁极简极相交替的韵律,比如婚纱,就是繁与简的混然天成…  相似文献   

9.
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运动者在明快的节奏中进行全身各关节、各部位的节律运动,沉入节奏的美境,融化在物我两忘的艺术审美境界、陶醉于音乐的旋律之中,在欢乐中健身、美体、减肥。健美操正以它强大的生命力风靡世界,人们对健美操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10.
视唱练耳是各音乐学院、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近年来音乐听觉考试在我省联考中占比重也较大,主要以三到五个音的音组、音程、和弦听以2/4、3/8拍子的节奏与旋律听写形式检查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以及音乐记忆力,以此来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与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教育适当,节奏与和声比什么都深入人的心灵,比什么都扣人心弦。人人知道,当我们的耳朵感受音乐旋律的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起变化。”音乐能启迪人的智慧。科学家达尔文说过:“读一些诗篇,听相当数量的音乐。用这种方法,或许能使正在衰退的脑子增强活力。”  相似文献   

12.
隋鸿斌 《现代交际》2013,(11):94-94
在群众文化活动和文艺表演中,合唱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表演形式。合唱要求演唱者集体创造音响来表达歌曲内容和塑造音乐形象,因此,合唱追求"合",而不是"个"。不仅要求音色统一、节奏规范、呼吸一致、歌唱状态、表达情感同步,更要求不同声部旋律音准的精确等。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生活中的艺术,同时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教育,尤其是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帮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提高音乐感悟、实现音乐表达的前提与基础,更是实现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节奏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节奏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少儿音乐教学的质量。本文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音乐节奏培养为论述核心,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思想与理念,探究幼儿音乐教学中队节奏培养的过程及升华。基于此,旨在为幼儿节奏教学培养方面提供些许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视唱练耳是基本乐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音乐的必修基础课,它肩负着能否更好地聆听音乐、欣赏音乐和学习音乐的重要使命。它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试唱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积累音乐语言;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音乐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度,从而更好地在学习乐器及声乐过程中积累表演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音乐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音乐结构是理解音乐的基础,是音乐分析的重要途径。音乐的音色、节奏以及音高等要素在音乐创作中构成了多层网状结构,从而使音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深入分析音乐的结构,有助于掌握音乐的复杂构造及其动态痕迹,从而实现对音乐作品多维度与多层次的深入理解,以推动音乐创作实践的发展。本文在概述了音乐分析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音乐创作与形态分析两方面论述了基于结构的音乐分析即为音乐分析学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16.
节奏感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心理表达的完美方式,也是提升自我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大学生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对大学生节奏感的整体培养,从思维引导、旋律变化、节奏培养等综合渠道进行整体运用,更好的提升整个节奏感的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大学生节奏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并从教师角度、学生自我培养等渠道进行探讨,阐述培养大学生节奏感的有效途径,更好的为大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注入更多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7.
节奏训练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节奏训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乐感,提升学生 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还能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基于此,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增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养,提高音乐课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莫扎特的音乐旋律明快绚丽,风格积极阳光,闪烁着自由的光芒。他的音乐是单纯热情内心的情感抒发,具有优美独特的音乐语言。本文以莫扎特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为例,详细分析了每一部分的音乐语言、旋律及织体型态,并通过对莫扎特音乐特点和性格特点的分析,研究了作曲家内心的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19.
廖静文  周婧 《现代妇女》2014,(3):240-240
钢琴演奏是音乐的一部分,而舞蹈与音乐本身就是姊妹艺术,把舞蹈训练与钢琴培训相结合,从另一角度去探索如何做好钢琴演奏;而且两者关系相辅相成,舞蹈训练在节奏、节拍上有很严格要求,钢琴教学对节奏、节拍也要求甚严,而节奏、节拍是音乐整体的骨架。  相似文献   

20.
宝婵 《现代交际》2014,(5):76-76
没有音乐就没有舞蹈,可见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紧密至极。它们在众多的方面有着同一性,由于舞蹈的"解读"音乐,又可称其为可视音乐。音乐的曲式与节奏决定着舞蹈的结构与节奏,同时,音乐也是舞蹈风格的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