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语遗产     
所有人几乎都有一个梦在他死后,这个世界能记得住他。这成为人的核心动力,我即使是有这种想法,也理解不了。有神论的话,人死了,到了一个更纯粹的地方,只有至善至美,琐碎丑陋的尘世根本不值得记忆,无神论的话,人死了,就分解掉了,或者被烧掉了,别人记不记得,又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2.
腐乳吾爱     
在超市里转悠,最喜欢摆弄那些瓶瓶罐罐。辣椒酱,竟有十几种之多,有蒜蓉的、豆豉的、牛肉的、猪肉的、香菇的、鲜剁的、发酵的、油炸的、水泡的,还不算辣萝卜、辣白菜、泡菜等等,琳琅满目。跟辣椒酱有一拼的是方便面,按照牛肉味、猪肉味、  相似文献   

3.
血型星座     
任何人的朋友圈中都会有这么一两个怪人,张口闭口尽是“星座血型”。有时候众人正谈到舒服,这位就会冒出一句“是呀没错我早看出来了因为她是水瓶座的人“,把一切起伏跌宕的发展归纳成命中注定顺理成章,十分莫名其妙兼无趣。  相似文献   

4.
我猜我的前生一定是个诗人,在几百年前,我一定是那个四处游山逛水的浪子,在诗性大发的时候,丝毫不顾自己拙劣的字迹,遇墙便在墙上题字,遇壁僵在壁上写诗,很有可能,因为才思短路,我的五言绝句写成了三句半,也很有可能,涉嫌乱涂乱画。被衙门以污染环境为由驾着双臂托走,但这些,都不能阻止我自己前生是诗人的幻想。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做人     
有个加拿大人,满脸大胡子,名字却取得女里女气,唤做唐娜。唐娜的脑子不错,编了一本《初经人道》,讲述西方各界名流第一次做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说真话的嘴     
去罗马遇到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比较难跟当地入沟通。这里所说的当地人包括对外地游客扮演重要服务角色的出租车司机们。意大利人说英语普遍没有德国人和荷兰人那么好,而我自己也该受到关于诚意不足的批评,因为我没有听从旅游指南的建议,于进人意大利之前速成一点意大利语日常会话,只寄望于罗马是欧洲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之一,总不会让一个可怜的外地人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平心而论,我并不是一个喜欢追赶流行的人。但有一样却是例外,那就是流行性感冒,每次潮流一到,我就会奋不顾身地投人其中,欲仙欲死,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8.
天气不好,在下雨,很冷。我们坐在一家小牛肉馆的楼上吃饭。忽然听得一句“我忧郁的时候喜欢蓝颜色,蓝颜色能让我安静下来,心情好起来。”  相似文献   

9.
哈代相当喜爱在小说中体现偶然性对命运的影响,他也因为这点,饱受平庸批评家的骚扰,加上其他种种不快,他在55岁以后的三十年内不再写小说了。把精力放在诗歌创作。结果,他写出了最优秀的英文诗歌。  相似文献   

10.
在报纸上看过一则小消息:有一对男女相亲,男方觉得不满意,尿遁,在外面打女方手机,让她付账。据说在北京,男女第一次见面,有些男人会挑选上午九点这样的时腔,好回避掉中饭也回避掉咖啡馆,据说如果不幸卡在饭点上了,饭毕,很多女人会奋袖出臂,争夺埋单权;还据说,真有些男人,若无其事任她们付了。  相似文献   

11.
不知道我算不算“哈韩”,因为从外表来看,我没有把头发染黄,也没有一件肥大、宽松的衣服。  相似文献   

12.
战床。我第一次昕到这个词的时候,大家谈论它,都一副很时尚,很有见识的样子。我不敢轻易地问大家。暴露自己的落伍实在不好。  相似文献   

13.
唐浩明是当代一位重要的历史小说家,他始终秉承着知识分子自觉的使命感,把历史小说创作视为介入社会精神现实的一种途径,有效发掘民族历史的优质资源,激活其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深层精神內核,接续晚清与今天中国社会之间的精神纽带.他力图抛开史学定论的成见和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跳出以往简单的二元思维阉割历史的陈规,对晚清历史作出了新的阐释和表述,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思潮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每当我因为口味不合而拒绝进食什么“营养物质”的时候,我那当了一辈子语文老师的妈就会如此这般地对我念经“啊呀呀,有什么好吃不好吃的?食物从来都是有营养才吃.没营养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多吃,有营养的东西都不会好吃,你就闭着眼忍着吃下去,总比药好吧!”  相似文献   

15.
圆圆的月饼在办公室间传来递去,该赴明月之约。  相似文献   

16.
韩玺吾 《唐都学刊》2006,22(3):135-139
周民族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民族。农业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形成了周人定居的农耕文化。作为周文化遗存的《诗经》,正是这一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这可以从《诗经》所流露出的农业生产的乡土情怀、宗族伦理与宗国感情、以文为本的人文精神,以及基于现实的创作精神上清晰地见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诗经》就是我国一部充分体现中国农业文化的诗集,它是中国上古文化诗的总结和艺术升华,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超出了诗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就法权关系而言,也和国家一样,是所有制关系的表现,是一定经济基础的派生物.法权概念也是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尽管伦理精神作为一定社会道德的观念形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它也是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它不仅是一定社会内在秩序的体现,而且它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人一社会一自然系统的内在秩序的协调状况;不仅体现人的目的--人们如何安顿作为社会人的人生,如何调节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内在自然生命秩序,同时能认识和体悟自然的目的--自然包括人在内的生态价值、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对人一社会一自然系统的内在秩序的责任与使命,进而确立相应的伦理规范和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求是学刊》2017,(6):8-16
黑格尔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中分析了启蒙和信仰之间的关系。按照黑格尔的分析,当启蒙批判信仰的时候,启蒙和信仰在意识上结构是一样的,因此启蒙批判信仰实际上是启蒙的自我批判,但是启蒙认识不到这一点,这是因为启蒙误识了自己。而启蒙对于信仰的批判导致了精神失落。它把有用性作为基本概念,在有用的世界中,手段被排除在目的之外,有用性全凭主观意志来确立。在这里个人的意志自由被确立起来了。而个人的意志自由是与一切社会组织形式相对立的。自由意志和社会组织的对立最终导致了恐怖。启蒙理性实际上是工具理性,被工具理性充实了的人是不会考虑真理的,他们所关注的只是有用性。这种只关注有用性的人也是乐于成为工具的人。这种人就是极权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时人 《求是学刊》2002,29(4):90-96
文章从成书、精神蕴含和数百年来对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等方面论述《三国演义》是一部“史诗”性质的作品 ,是一部代表我们民族一定历史时期“文化精神”的“文化经典”。《三国演义》凝聚了中古以来中国广大民众的历史观、伦理观和道德观 ,反映着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人群观念意识的折衷 ,尤其是在继承传统“经典文化”的同时 ,又对其道德伦理观念进行了解构和新的阐释 ,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这正是其作为民族文化“亚经典”存在的根据和为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人群所接受的原因。而作为比较近古的民族文化“经典” ,《三国演义》的成书、传播及其巨大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精神现象 ,仅仅将《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 ,或仅以文学批评的方式来研究、解读《三国演义》是远远不够、甚至是不得要领的  相似文献   

20.
邵之茜 《唐都学刊》2002,18(1):35-38
汉赋无论从其内容还是文体特征来看 ,都表现迥然有异于其他文学的独特风貌。其文化源头决不是单一的 ,是在先秦文学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庄子》艺术精神对汉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铺陈的手法和语言风格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